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农村危房改造是改善和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的一项惠民政策,是一项情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2023年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抗震)改造工作,对磨憨镇6个行政村480户实施改造,共计投入资金720.8万元,竣工率达到100%。
让越来越多的边疆农村群众从“忧居”变“安居”,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开启新生活。
民生工程暖人心
“能住上安全又稳固、安心又舒心的新房子,我们家实在是太幸福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磨憨镇曼庄村委会大龙哈小组建档立卡户波香燕,见到每一位前来参观新宅的村民及干部,都会激动地说。
他们家三口人过去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干栏式傣族木楼中,由于建造时间久远,房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风。
2023年,波香燕家的房子被评定为C级危房,在了解到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方案这个政策后,她向村委会递交了农房抗震改造申请。经过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县区审批等流程后,波香燕家取得了抗震改造的资格,政府还将提供补助资金。
昆明市各相关单位和磨憨镇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30余名,大家齐心协力帮助波香燕更换全屋面的檩条、瓦片、承重木柱以及围护结构,对危房进行改造、加固。经对象认定、房屋鉴定、改造施工、竣工验收等程序,她家的房屋得到了全面修复,曾经破旧的危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磨憨镇村干部岩温香说,危房改造,“改”出了幸福感,“造”出了满意度。许多符合条件的村民在了解到危房改造这个政策后,纷纷申请进行改造。
村民自筹加上社会帮扶,大家在去年都住进了更加安全、稳固的房子,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改造前
改造中
改造后
建设环节严管控
从“忧居”变宜居,波香燕家住房的变化,是昆明市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农村危房(抗震)改造的一个范例,也是昆明市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抗震)改造的一个缩影。
2023年伊始,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以解决住房安全为目标导向,不断强化帮扶力度,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年度农村危房(抗震)改造任务。
针对磨憨镇的农村危房(抗震)改造,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隐患摸排,从源头上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切实筑牢群众住房安全防线。
以村为单位开展危房和抗震改造帮扶工作。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聚焦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推荐被鉴定为C级和D级的农户,开展系统录入申报工作,及时纳入农村危房(抗震)改造范围,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群众无异议。同时,乡镇、村组干部逐村逐户建立农村危房(抗震)改造台账,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应改尽改、应保尽保。
为保证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强化督促指导,采取现场调研、视频调度、电话催报等形式,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危房(抗震)改造。
在磨憨镇实施农村危房(抗震)改造过程中,健全动态监测机制。
施工前,审核施工单位,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提升农房建设管理水平。
施工中,加强建筑施工设计,严格建筑材料使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施工后,按标准组织竣工验收、填写群众满意度调查表等。
通过事前介入、事中监管、事后验收“三步走”改造策略,确保改造后房屋符合安全要求,让边疆人民实现安居梦。
傣家民居焕新貌
磨憨傣族木楼属于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特色民居建筑之一,集聚傣族民族智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
为留住“乡愁”,守住村落“特色”,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在磨憨镇推进农村危房(抗震)改造过程中,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传承文化底蕴、留住乡土风貌的原则,结合地域特征、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气候的实际,在保留优秀传统建筑风格和满足安全稳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当地特色的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之路。
村庄建筑新风貌
通过科学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聘用传统建筑工匠,按照当地建筑风格开展农村危房(抗震)改造,活化利用民族特色元素,补齐房屋硬件设施短板,打造具有传统风格的特色民居,在保持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让房屋安全稳固,居住舒心暖心。
通过有效管控,留住乡土风貌,有效地激活了民族村落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今天,磨憨镇一个个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栋栋干栏式傣楼建筑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勾勒出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图景。
村庄建筑新风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