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4: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长安,马球场。

一位年少英俊的贵族公子正在赛场上纵横驰骋,他手中的马球杆左挥右挡,不一会就打出一个漂亮的进球。

一旁的侍从们顿时彩声雷动,可这位贵族公子却只是关心的看着他的爱驹,对四周的嘈杂之声毫不理会。

"永王殿下",随着侍从的呼唤,一心伺候马匹的贵族公子方才转过身来,原来这位贵族公子便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

一,大权在握

《资治通鉴》上面记载:"永王璘,幼失母,为上所鞠养,常抱之以眠",永王李璘虽然生在帝王家,可他家庭生活却并不美满。严厉的父皇忙于工作,慈爱的母妃又早早离世,幸好皇兄李亨抚养照顾着他,李璘才能平安的长大成人。

深宫的岁月将李璘与人间世事彻底隔绝,可命运就像一位高明的编剧,它即将通过一场战乱,把李璘推向烽火连天的人世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带着贵妃仓皇西遁,途中唐玄宗突然觉得还是用自己的儿子来平叛最为可靠。

于是,唐玄宗分封诸子为节度使,其中李璘被任命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外加江陵郡大都督。

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于是李璘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前往江陵,或许是官军一路上声势太过浩大,就连大诗人李白都闻讯赶来投奔这支王师了。

二,起兵造反

李璘到了江陵后,本应该为朝廷修筑江淮防线,防止安史之乱的战火向江南蔓延。

然而,江南无尽的繁华动摇了李璘的心志,李璘突然觉得,现在天下大乱,我又手握重兵,若能割据江南,也不失为另一个东晋呀。

或许是这个想法太过危险,就连《资治通鉴》上也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当李璘产生这个想法时,李白是毫不知情的。

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此时的诗仙还想象着自己辅助贤王,弹笑间便平定了这场叛乱,越想越兴奋的李白甚至开心的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的诗作写好后不久,李璘就擅自出兵大举东进,兵锋直指广陵,正式扯起了反叛的大旗。

但天真的李白却以为李璘是要去和叛军交战,于是李白本着他幕僚的职责写下了《永王东巡歌》组诗,准备以笔为戈为李璘打好舆论战。

可惜,才华过人的大诗人李白,这次失手了。

因为,这些赞扬李璘的诗中,有一首是这样的:"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的本意是吹捧李璘大军勇武非凡,必然旗开得胜,然而,诗中却把李璘比作汉武帝和唐太宗。

如果结合李璘本来就是造反的行为看,这首诗就成了一首反诗。

李白就这么无意间成了逆党,但他吹捧的李璘却远远不具备造反的实力。

攻打广陵时,李璘杀丹徒太守阎敬之,一时间震动江淮。唐玄宗急忙下诏将李璘废为庶人,李亨也立刻派兵前来围剿李璘。

公元757年,李亨派来的李成式等人到达广陵。

李成式抵达后立刻派裴戎带三千士卒死守瓜步洲伊娄埭,并且在城墙上插满旗帜,举行了一场大阅兵。

李璘隔江看到对岸人头攒动,旗帜遮天,以为朝廷派了大军来,一时间便有些慌了手脚。

等到当天晚上,唐军又点起了无数火把,火光倒映在江上,星星点点一片璀璨。

恰好此时李璘派人去打探情况。探子看到对岸的火把发出无数星光,一时竟没发现是水中的倒影,结果回报了李璘一个双倍的敌人人数。

李璘听后,以为朝廷大军已经渡江而来,吓得连夜逃跑了。

三,兵败身死

第二天一早,朝廷大军发现李璘逃跑,众将立刻一起追了上去。

此时,还有一人也在苦苦寻找李璘的身影,那就是想跟着李璘建功立业的大诗人李白。

从始至终,李璘都没把李白当成过心腹,可怜李白还怀揣着辅助贤王平定叛乱的美好梦想,结果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残酷事实。

可惜,李白没有找到坑了自己的李璘,却遇到了朝廷的大军。

永王李璘曾坑李白写“反诗”,最后他结局如何

凭借那首著名的《永王东巡歌》诗,李白被认定为附逆,险些处死,后来经朋友求情改判为发配夜郎。

与此同时,李璘也被朝廷的大军追上了。他坚决不降,与江西采访使皇甫侁大战于大庾岭,结果不幸被皇甫侁所杀。

其实江南虽好,终非李璘之物,可惜李璘不信,偏要用他单薄的实力,去支撑他膨胀的野心,却不幸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为相,开创了“开元盛世”,让大唐的繁荣走向了巅峰。晚年的时候,变得昏聩了起来,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佞臣为相,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
2023-10-10 07:40:00
李白与高适,同为唐朝一代诗人,人生却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了不同的道路,走向了对立,结局也截然不同。高适深受唐玄宗、肃宗、代宗的宠爱。他建立了肃宗王朝的功绩,被提升为贵族和侯爵。虽然李白一度是曾荣耀,但最终还是被玄宗驱逐出朝廷。 “
2023-10-19 16:22:00
李白是唐玄宗的供奉翰林,他为何罢官请职?
...在这方面花费了半生的时间,拜谒过宰相张说,也拜访过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可以说是走遍了长安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也留下和很大的名声。在这些达官贵人中,对李白做官影响最大的
2023-05-13 10:02:00
...川盆地可是唐朝数一数二的钱粮袋子,是不能出问题的。唐玄宗派和杨国忠穿一条裤子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图-南诏鼎盛时期面对唐军两路八万大军的征讨,阁罗凤服软求饶。当然阁罗
2023-04-19 20:54:00
李白曾经被唐玄宗逐出朝廷,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下面这段故事吧。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
2023-10-22 21:02:00
《长安三万里》为何不直接拍李白而要拍高适呢
...的站到唐朝这一边,并辅佐哥舒翰守卫潼关。但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听信谗言,下令让哥舒翰贸然出战,这导致潼关乃至于长安都落入到安史叛军中。三长安失陷后,高适赶到唐玄宗身边,上《陈
2023-07-24 22:10:00
一心收复失土的永王李璘为何谋反?
...伟计划。可悲的是,他的脚步还没有迈进扬州,就被父亲唐玄宗和哥哥唐肃宗同时宣布为“谋逆”,最后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场。李璘谋反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谁才是这场悲剧的责任人?我们先从“
2023-02-10 21:22:00
杨国忠出一讽刺上联,让李白三步对出下联,结局如何
...李白终究是个平常人,无法彻底摆脱世俗的困扰,当面对唐玄宗的召见时,李白也只得进宫做个御用文人,但他的才气还是让权贵们自叹不如,为了让李白难堪,杨国忠出了一个暗含讥讽的上联。他
2024-06-22 17:23:00
《长安三万里》:李白为什么就混不出头
...纳闷的,李白和高适的命运为什么反差这么大?或者说,唐玄宗为何不重用李白呢?第一,李白的性格并不适宜。说起李白人们想起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仰天大笑出门去
2023-07-17 12: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