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贵州铜仁:
奋楫向前扬碧波
作者:本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本报通讯员 田爱丽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0日 04版)
【文化中国行】
五月端阳,贵州省铜仁市的锦江河如约涨起了“龙舟水”,伴随着锣鼓响起,69支龙舟队争先恐后,碧水上划出条条白色浪痕。2024年中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碧江)开场了。
“划起,划起!”呼喊声、锣鼓声响彻河川,划手们扬桨击水,掀起的浪花一浪高过一浪。
发源自梵净山的大小两江,于铜仁城中交汇成一湾碧水,滋养了千百年来“黔东门户”的繁华盛景,孕育出世代相传的龙舟文化。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千家万户便会扶老携幼来到锦江河畔,划着精心制作的七彩龙船游弋江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碧江区坝黄镇居民杨华说:“这是我们共同的节日,不论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都积极得很嘞!”
“过了50米‘红头标’,打大桨!”一位皮肤黝黑、身体硬朗的老人挥动着鼓棒,不断敲击出有力的节奏,引导划手们奋楫向前。77岁的胡通云回忆说:“从第一次看见龙船的那天起,就喜欢上喽!”
从17岁那年开始上船执桨,划龙船、当鼓手、参与龙舟制作、带徒授艺,胡通云始终活跃在锦江河上。2012年,他被列入碧江区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赛龙舟是铜仁人的传统运动,无论名次如何,大家都打心底享受。”胡通云乐呵呵地说,“我会继续把龙舟技艺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本报通讯员 田爱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