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究竟有多少人在甘肃当野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3 13:43: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网易上流

(ID: heyupflow )

作者 | 上流工作室

进入春天了,你是否会在睡前摸摸自己过年期间长起来的小肚腩,流下悔恨的泪水?

此时的甘肃人:明天开始,我要天天吃野菜!

但跟都市丽人为了减肥吃难吃的沙拉不同,甘肃人吃野菜,是有那么一些野菜情结在身上的——“野菜这么好吃,不吃怪可惜的。”

没有办法,甘肃人的野菜魂,总是会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刻熊熊燃烧。

燃烧吧,甘肃人的野菜魂

如果说南方省份可以给全国人民花式展示“青菜的八十一种吃法”,那么甘肃人民就可以展示“野菜百科全书”、“野菜的四十八种处理方法”、“我在甘肃当野人”……

王宝钏如果在甘肃挖野菜十八年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不管薛平贵出不出轨,但肯定跟恋爱脑没有关系。

因为在别的地方挖野菜那叫“苦守寒窑”,在甘肃挖野菜那叫“野菜十级爱好者钻研野菜终成一代素食大师”。野菜名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甘肃人对野菜的爱首先就体现在野菜的名字上,尤其喜欢取叠字名,什么苦苦菜、灰灰菜、芨芨菜、筒筒菜、胖娃娃、花花浪……

这些名字乍一听可能觉得好嗲,但是一旦揭晓它们的正经学名,你就会发现还是小名好听多了。

比如胖娃娃其实是马齿苋,花花浪就是蒲公英,苦苦菜的学名是苦苣菜,但是甘肃人习惯称之为苦苦菜,而且会非常认真地把“凉拌苦苦菜”这种可可爱爱的名字写在菜单上。

除了可爱的叠字名,还有像老虎刺、六月雪这种从名字来看,完全不能联想到野菜的野菜。

事实上,这两种植物的确不是野菜,大部分的时候它们会作为中药被采摘,但在甘肃,都可以算作能吃的野菜。长相奇奇怪怪

在甘肃,能吃的野菜不仅名字可可爱爱,长相更是奇奇怪怪。

比如鸡娃菜,看图应该就知道它是一种蕨类植物,“鸡娃”指的是它长得像鸡头,头大身子细长,单看顶部有点像被含羞草包裹着的绿色向日葵。可炒可凉拌,是绝佳的下酒神菜。

长在树上的乌龙头也不能避免被甘肃人吃掉的命运,每年的春末夏初,乌龙头树上会长出紫红色子弹头状的幼芽,它的形状和颜色很像还没有绽开的花苞。不仅入口清脆,而且热量低,既可以鲜食,也可晒干成干菜或者腌制成咸菜。

甘肃的野菜,长得几乎都不像是野菜,尤其是地皮菜,在看到它之前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有植物会叫这种名字,但看到它之后你会发现,人民群众的每一分智慧都是恰如其分的。

地皮菜整体呈藻体丝状,长在地上丝毫不惹人注意,不仔细看都不会被发现,但一旦进入甘肃人的视野范围,地皮菜也将会在下一个小时被端上餐桌。

究竟有多少人在甘肃当野人?

地皮菜。图/@农村小桦

还有鹿角菜,也属于藻类野菜,本体呈线性,多数茎扁平且圆形,看起来像是软体版的针叶林。比起生长在甘肃,它更像是长在沿海地带的藻类。药用价值高

千万不要小看了甘肃的这些野菜,因为它们在拥有一个看似可爱的名字和奇怪外表的背后,还富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几乎每一样叫得上名字的野菜,都是中药。

看起来可可爱爱的苦苦菜,背地里其实是一种效果极好的降压良药。

长相奇葩的羊肚菌,其实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作用。

鹿角菜看起来奇奇怪怪,但是它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对消化很有帮助,可以对肠胃道疾病和促进结缔组织增生方面起到作用。

就连看起来像咸菜的地皮菜都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据说对夜盲和脱肛也有奇效。

或许在甘肃随便拔一根草,可能都在《本草纲目》中有收录。

野菜的一百种吃法

判断一个甘肃人是不是土著的关键就在于,看他们过年吃不吃野菜。不管是什么家庭,只要是在甘肃长大,年夜饭必然离不开一盘野菜。

最常见的是凉拌野菜,只需清水洗净,热锅焯水再放入冷水,沥干水分后根据口味随意撒上蒜泥、辣椒等爱吃的调料,最后用热油一泼,那股野菜的鲜香瞬间被激活,香味从厨房飘到餐桌。

在过年的大鱼大肉间隙,来上这么一盘野菜,那它势必会被最先空盘。

不过可惜的是,新鲜的凉拌野菜最多吃到5月,冬天要是想吃上一口野菜,那还得靠腌制这门祖传手艺。在甘肃人的年夜饭上吃到的野菜,多是在春天就已经腌制好或者冻好的。

是的,甘肃人的冰箱冷冻室不只用来冻肉,留一半用来冻野菜才是一贯作风。比如前面曾经提到过的乌龙头,就可以把它们冻起来,想吃的时候再随时解冻就行。

不管是用发酵的浆水拌一碗野菜,又或是将野菜解冻拿出来拌点胡麻油,简简单单,却有滋有味。

在甘肃,野菜和浆水互相成就。一般来说,做浆水离不开荠荠菜、苦苦菜、苜蓿、蒲公英等野菜原料,不同的野菜做出来的风味也不同。

腌好的浆水菜,蔬菜可以当酸菜吃,汤水便是可以常吃常新的浆水了。拿来做浆水火锅,或是煮一碗浆水面,在外的甘肃人都要流下乡愁的眼泪。

究竟有多少人在甘肃当野人?

浆水粉鱼。图/图虫创意

对于不同习性和形态的野菜,甘肃人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沙葱,又叫蒙古韭菜。看着和葱非常像,只不过葱是空心的,但沙葱是实心的。正因为这个特质,有些甘肃人喜欢用擀面杖把沙葱的汁水挤出来拌馒头或者就面条吃。

做配角,它不仅是顶级下酒菜,作为佐料还有去腥的奇效;做主角,直接清炒就足够美味,何况花和叶子都能入药,有开胃消食、治消化不良的作用。沙葱还能作为观赏植物种在家里,毕竟它还有一个外号叫“荒漠里的艺术品”。

一斤能卖到50块钱,绝对是“葱”中极品了。

再比如地皮菜,又叫地软。虽然看着有点卖相差了点,可是架不住地软馅的包子实在好吃。尤其是雨后捡的新鲜地软,剁成馅料包进包子里,多少肉都不换。

甘肃的野菜多到什么程度?连甘肃的猪也爱吃。

听过蕨麻猪吗?它又叫高原藏香猪,也就是俗称的“人参猪”。因为它真的是吃“人参”长大的猪。

不同于一般的圈养猪,蕨麻猪是放养的,喜欢自己找吃的,喝的是雪山水,吃的是中草药,什么人参果、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这些珍贵的野生菜,都有可能是它每天会找的口粮。

这也使得这种猪的身价比普通猪高了好几倍,每公斤猪肉甚至可以卖到100块,还时常供不应求。

肉食大省VS蔬菜大户

说起甘肃,普遍的印象往往是兰州拉面这样的碳水炸弹或是烤羊排这样的硬核肉菜,但其实,甘肃还是个低调的蔬菜大省。

论产量,中国十大蔬菜种植县市里,兰州市和张掖市分别以产量192万吨和250万吨位列其中。除了这两大基地,甘肃还有五个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的蔬菜大县。2021年,甘肃蔬菜产量已经达到1655.3万吨。

论种类,每年从兰州出发的200多个品种蔬菜源源不断地走上了东南沿海人的餐桌上,其中娃娃菜、甘蓝、菜花都非常受欢迎。

一个冷知识:不管是上海人还是广东人,他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青菜很可能都是产自甘肃。

很多人只听过南水北调,却没有听说过“西菜东运”、“西菜南调”。

甘肃,不仅仅是“东运”“南调”的主角,位于北纬38度黄金种植带和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更是“西菜东运”的五大基地之一。

尤其是“高原夏菜”,也就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由于甘肃位于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高原夏菜”不仅蔬菜产量高,质量更高。

比如榆中县生产的娃娃菜里含有的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分别高出其他产区同类产品 64.58%和 66.67%。

可以说,多年发展下来,高原夏菜已经成为了甘肃省蔬菜产业中的“老字号”了。

甘谷辣椒、武山韭菜、正宁大葱、康县黑木耳、榆中大白菜、永昌胡萝卜、酒泉洋葱、嘉峪关胡萝卜、兰州百合……

究竟有多少人在甘肃当野人?

每一种产自甘肃的蔬菜单拎出来,都是响彻一方的蔬菜霸主,不仅跨越千里卖到了我国的东南沿海,还跨越海洋走向了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际市场。

什么肉食大省、碳水大户,那才是对甘肃最大的误解。

早已晋升为全国蔬菜基地的甘肃,绝对担得起一句“轻食滴神”。

作者 | 钟亦可

编辑 | 豌豆

看更多优质内容,点击名片????????,星标我们!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甘肃人的面,“绿”了!
...载自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 | 后果如果你要问一个甘肃人春天最馋的那一口是什么。他/她会告诉你,不是洋芋,不是牛肉面与手抓羊肉,而是与 面条、馍馍、饼饼
2023-03-02 22:23:00
碳水炸弹配肉食,甘肃人的年味有多“攒劲”?
...阳的平凉市静宁县,静宁烧鸡有数百年历史,如今依旧是甘肃人少不了的年味。而兰州肥而不腻的糟肉,实则来自于随明代肃王,带到兰州的江南酒酿蒸肉。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革新,糟肉红得浓艳
2023-01-29 15:23:00
敦煌的骆驼上一次这么累,还是在汉朝
... 古代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没错,在2000多年前,甘肃人是第一批接触外国人的中国人,是时刻走在潮流尖端的弄潮儿。 “对外开放”,这个在今天似乎特指沿海城市的词汇,在陆路
2023-07-22 15:02:00
甘肃天水麻辣烫走红,网友: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路公交专线直达兰天城市广场。一碗碗飘香的麻辣烫,是甘肃人唾手可得的快乐。网友们也纷纷在相关话题下留言,“天水麻辣烫确实好吃,麻辣鲜香”“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甘肃还有什么好
2024-03-15 09:26:00
演员孙茜:把家乡讲给你听
...慢慢走,所到之处都值得慢慢品味。”在她看来,每一个甘肃人都要树立“我为甘肃扛大旗”的主人翁意识,争当家乡的宣传员。想说的话还很多,总也讲不完,但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一直宣传兰州
2024-04-09 02:30:00
天水浆水面:历史韵味与夏日清凉的完美邂逅
...一道充满历史韵味和地方特色的美食——天水浆水面。在甘肃天水,炎炎夏日里,一碗酸爽清香的浆水面,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清凉之选。这浆水面啊,可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面食小吃,它可是承载
2024-11-02 09:03:00
为何甘肃人喜欢去新疆打工,工资高只是一个原因,这几点很关键
在我国的新疆的外来人口中甘肃人的占比也越来越多,在新疆定居的甘肃人越来越多。这时候就有人疑惑,为什么不去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呢?以下这几点可能就是他们选择新疆的原因。一、地理位置
2024-02-05 13:59:00
甘肃麻辣烫只能远远“种草”?安排!
...一起来试试。”市民张女士说。市民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趁着清明假期带着家人朋友从市区来嘉定,“没让我失望,吃出了童年的味道!”厨师长周金龙表示,甘谷辣椒、陇南花椒和定西土
2024-04-07 17:15:00
甘肃麻辣烫火了,上海嘉定这个甘肃大厨的作息也改了
...,甘肃麻辣烫走红,店里上了这道网红套餐,没想到这份甘肃人眼里的小吃在上海也火得不得了,上班时间硬是往前推了3个小时,早上7点就要起来熬“密料”。 甘谷的辣椒,陇南的花椒更是
2024-03-27 11: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太极拳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可,简橙教育以赛事协办深化银龄健康服务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修订版)》,在服务项目中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
2025-10-10 09:48:00
大润发28周年公司庆:从烟火气到新鲜感,爱与实惠无处不在
10月9日,大润发迎来28周年公司庆,围绕“老朋友有新花young 8大惊喜等你来逛”的主题,推出满额抽奖、跨品类满减等系列活动
2025-10-10 11:41:00
对成人肠道健康好的益生菌有哪些?2025国际权威排行榜最新出炉
日常生活中,各类人群的肠道健康都需益生菌提供关键支持。中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肠道蠕动减缓、菌群多样性下降,易受便秘、消化不良困扰
2025-10-10 12:09:00
年度口碑保肝护肝品牌第一名评选,Livereliv旗舰店销量领跑
如今,大家都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所困扰,这导致很多朋友的习惯都不太健康。通宵打游戏,为了开单熬到后半夜,频繁的内卷都成了常态
2025-10-10 12:11:00
节后上班身心都需“缓缓” 医生支招应对“节后综合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假期的余温还未散去,不少上班族却已被“节后综合征”困住:白天提不起精神,晚上迟迟睡不着
2025-10-10 14:43:00
孩子得了白癜风,家长需要注意什么?济南哪家医院治疗效果比较好
面对孩子突然得了白癜风,许多家长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以下梳理4个清晰、可落地的步骤,帮助家长理清思路,陪伴孩子科学、平稳地度过治疗期
2025-10-10 15:06:00
2025年NMN十大品牌排名与推荐:从成分之争到系统抗衰解决方案的全面解析
当“断崖式衰老”成为当代健康领域的热议焦点,科学界与公众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NAD+。随着其关键前体NMN补充剂的普及
2025-10-10 15:47:00
小孩子吃什么有营养又长高快?2025八大口碑长高产品专业测评与解析
历经 3 个月市场调研、整合 28 万份家长反馈及 15 家实验室(含 Intertek、SGS)数据,2025 儿童赖氨酸优选榜单正式出炉
2025-10-10 15:50:00
短托养老是补齐家庭照护断点的有效方式
唐传艳“我们想带孩子出去看世界,但家里老人出行不方便,独自留在家里又不放心。”每逢长假,家住杭州市滨江区的张女士总会面临“难以两头兼顾”的困境
2025-10-10 15:59:00
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创新治疗方式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高发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全球超过 200 多万名患者被诊断为乳腺癌
2025-10-10 17:00:00
毓璜顶医院成功实施TACE联合晚期肝癌患者迎来手术根治新希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介入放射科姜文进副主任医师团队,为一名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成功开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同步门静脉栓塞术(PVE)
2025-10-10 17:22:00
健康多壹点丨体重关联多种疾病,避免超重与肥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 年版)第二十五条: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025-10-10 17:23:00
太和夜话 | 曾写下三封遗书!太和医生一出手,这波“神操作”绝了!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十堰广播电台《太和夜话》,我是主持人张昊。今晚,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绝处逢生”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2025-10-10 17:28:00
健康问太和|精准诊断迎来新突破:检测技术让IgA肾病“无处遁形”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IgA肾病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中青年发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然而,多数肾脏疾病早期症状隐匿
2025-10-10 17:58:00
酒精肝、脂肪肝的即时修护推荐,Livereliv质检严格使用更安心
市面上的护肝品类五花八门,每款的功效都宣传得让人眼花缭乱,谁都不知道实际用起来的效力如何。因此哪款护肝片效力好,成了大家最难解决的问题
2025-10-10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