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甄长虹
没有华丽的外表,无需繁杂的配料。做功极其简单明了,端上餐桌常常是“一扫而光”。大饭店难觅踪影,却为农家人津津乐道。每年大年三十,老家长丰必不可少的一道开心美味“隆重登场”——炒“粘圆”。
外焦里粘的“粘圆”,因与“年”字关联,备受老家人喜爱和珍视。成为过年家家户户的一盘充满喜庆欢乐的年味菜。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初,人们生活有了不小改善。餐桌之上,尤其是逢年过节的“大菜”,比之从前丰富了许多。但无外乎多是些以“咸品”为主的荤菜,几乎每家每户餐桌上,都少不了咸鸭、咸肉、咸鱼、咸鸭胗、咸鸭爪、咸鸭肠之类。蔬菜少得可怜,咸汤炒黄心乌、大白菜炒猪油渣、清炒豆芽,是为数不多的蔬菜主打品种。
炒“粘圆”创制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它带给老家人的开心欢愉却是久久不能忘记的。大年三十,刚吃过午饭,母亲就将自家磨制的糯米粉倒入盆中,用水和好。尔后,用手搓成比玻璃球弹子稍大些的圆子。再将已经成型的圆子在半碗白芝麻里来回滚动,好让圆子充分沾满芝麻。锅中备少许热油,伺油烟渐起,放入少量圆子,快速翻炒;待圆子面表微黄定型,逐渐递加,这样,便可最大限度避免粘锅和圆子相互粘连。圆子趁热装盘,撒上薄薄一层白糖。介于“油腻”的荤菜与清淡的蔬菜之间,“粘圆”外脆里糯、色泽焦黄,备受家人的喜爱,小孩子更是喜不自持,纷纷伸出筷子,大有要“抢”之势,即便嘴巴烫的直吸溜,两眼还直勾勾盯着盘子。看着“风卷残云”般迅即被吃完的空盘,母亲往往会再炒上一盘,给家人好好解馋。
近些年,回老家次数不少,可惜没有再见“粘圆”了。是俗不可耐,难登大雅之堂?还是人们口味日渐提高?只是,带着年味和母亲味道的“粘圆”,已经深深映入脑际,挥之不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