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引技术 助推乡村振兴 何乾 周清志 杨光红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3 07: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亮点二

引技术 助推乡村振兴 何乾 周清志 杨光红

引技术 助推乡村振兴 何乾 周清志 杨光红

高枧村辣椒喜获丰收。 孙煜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科技兴农的“生力军”,“新农人”有知识、有技术、有情怀,为传统农业注入全新的元素和能量,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耕地有耕地机,打药有无人机,学会利用科技种地,轻松多了。”看到农业逐步进入现代化,赵祥榕很是感慨。

今年37岁的赵祥榕,是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村民。高中肄业后到江苏打工,发现沿海优质米售价高、销路好,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5年,赵祥榕回到家乡,利用麻江“中国锌硒米之乡”的品牌优势,开始发展种植优质水稻。

不同于老一辈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方式,赵祥榕创新加入了现代化机械种植,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需求。

“现在种粮从育苗到秧苗移栽,到后期的收割、烘烤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赵祥榕说道。

除了现代化耕作模式,赵祥榕也深知专业知识对农业的重要性,经常外出学习询请专家指导。

2018年,麻江发生特大洪水,沿河梯田里种植的水稻秧苗全部被淹。得益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帮助,给予排水、补肥技术指导,赵祥榕迎难而上创造了平均亩产666.1公斤的高产纪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听了也是深有感触,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其中,让更多的百姓日子好起来。”赵祥榕说道。

如今,赵祥榕成了麻江县闻名的水稻种植大户,2022年种植的800余亩水稻也获得了丰收,产品远销广东、南京等地,年销售收入30余万元。

在谷硐镇黄泥村,生态养猪女孩杨光珍,一边种植牧草、野生苎麻等为原料,制作青饲料喂养黑毛猪,一边又用养猪产生的粪便种植果蔬和牧草,把农场变成了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闯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的致富路子。

2019年,杨光珍带领9名“90后”大学生,到麻江县谷硐镇黄泥村,租下100亩土地,创办了贵州三珍牧业有限公司和三珍牧业有机农场,开始喂养黑毛猪。由于理念先进,养殖技术过硬,短短三年间,养殖的猪从最初的年出栏100头,增加到了现在的1000头,年产值达200万元,还带动当地40余人就业。

“在创业路上,要坚定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地干,做敢担当肯吃苦肯奋斗的新青年。”杨光珍坚定地说道。

在麻江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正是因为有像赵祥榕、杨光珍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彼此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为麻江高质量发展拼搏奋斗,才让麻江发展得更加美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侨商吴剑平:以产业发展助推贵州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贵州麻江5月7日电 (袁超 熊俊 李洁)5月7日,百孚实业集团董事长吴剑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开心地说,他所开设的桃花岛民宿在2024年的“五一”假期
2024-05-07 21:26:00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亮丽缩影。 (杨光红 刘勇)
2023-09-06 05:46:00
...实现旅游收入23亿多元。不变的“村味”,蓬勃的赛事,助推着当地文体旅三产融合不断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关注易地搬迁小区 让群众心安有盼头“以前一家人住在偏僻山
2024-05-29 06:08:00
向新黔行︱打造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已经构建起山地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蔬菜累计种植面积7.3521万亩,其中商品
2024-08-01 10:53:00
【山海同心·粤黔同行】佛黔协作“全链赋能” 麻江蓝莓结出产业振兴“甜蜜果”
...自2021年起的全链条帮扶——累计投入1.0664亿元打造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种植端的基础设施升级,到加工端的技术赋能,再到销售端的渠道拓宽,构建起“从田间到市场”的产
2025-09-24 02:36:00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工”绘黔东南民族新画卷
...探索“金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创新金融服务,助推世界级民族文化品牌焕新升级。围绕肇兴侗寨、西江千户苗寨等核心景区,该行推出“黔旅快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投放8019
2025-03-19 21:50:00
...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秉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努力助推麻江支行成为当地“群众最满意的银行”。通讯员:罗帷编辑:金星编审:李懿审签:雷晓明
2024-09-13 17:05:00
...游景区,更是一个将古老非遗与现代产业巧妙融合的乡村振兴典范。走进瑶之韵成秀文化工坊,非遗技艺传承人曹顶秀正用枫香油和牛油绘制图案,手腕轻转间,蝴蝶、花鸟等图腾跃然布上。枫香印
2025-09-19 17:01:00
...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对旱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等传统技术,钵体育秧秧苗整齐、均匀、壮实,秧苗存活率更高、生长更快,能
2023-02-09 05: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
2025年度益生菌8大品牌详细解析与选购指南便秘口臭
肠道健康问题正成为国民健康改善的关键议题 —— 中国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心 2025 年联合 28 家三甲医院发布的《国民肠道微生态健康白皮书(年度版)》显示
2025-10-13 17:14:00
跨国寻美终圆梦!崔昌墉院长以“定制化美胸”技艺,助其重拾自信光芒
2025年10月4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氛围肃穆且专注,一场关乎美丽重塑的精密隆胸手术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接受手术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伟大妈妈索菲亚(化名)
2025-10-13 17:15:00
腱鞘巨细胞瘤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正式启动
为提升腱鞘巨细胞瘤(TGCT)患者群体的生活品质,全国首个TGCT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近日正式启动。该计划由蔻德罕见病中心与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
2025-10-13 17:15:00
高三学生考军校请收下!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
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近视手术,宿迁爱尔眼科医院蒋乐文院长特别推出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军校要求高考当年3月1号前完成手术,寒假成“黄金窗口”“军校招生对视力要求严格
2025-10-13 17:17:00
健康问太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用怕!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破解康复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对于家中的老年人而言,摔跤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不慎摔倒髋部
2025-10-13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