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他们说我们的脱水南瓜条品质非常好,当地食品加工厂以它为基本原料做出来的糕点、面包等产品深受当地市民喜爱,所以愿意和我们一直合作。”回忆起韩国客商金川子和李佑华的考察场景,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操仍难掩自豪,“他们最看重原料的天然与安全,我们的南瓜产自织金深山的生态种植基地,不施农药、不催熟,加工过程零添加,所以他们选择和我们合作。”
正是这次考察,让织金南瓜从乌蒙田间走向了韩国餐桌,也让“黔货”出海的故事多了一段生动注脚。

作为西南地区规模领先的南瓜加工企业,2019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累计投入近2亿元,建成20万吨智能仓储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将新鲜南瓜加工成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脱水南瓜条。
刘操介绍,目前,公司的产品已实现对韩国、日本、德国的常态化出口。今年年底,预计出口额将达8000万元。
该公司南瓜“出海”的背后,是一条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该公司在毕节建立了18万亩的南瓜订单种植基地,结合“保底+市场”的价格机制进行收购,每年带动3万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让产业红利顺着产业链直抵田间。
从田间地头的普通作物,到漂洋过海的“优质原料”,织金南瓜的“出海路”,正是毕节农产品以质取胜、链接全球的缩影,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乌蒙大地生态农产的广阔潜力。
同样出口正热的还有来自威宁自治县的“高原小甜心”——苹果。
作为西南冷凉高地苹果适宜区,同时也是贵州唯一的优质苹果生态种植适宜区,威宁自治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照、气候与生态资源,孕育出品质出众的苹果,该产品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7次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

眼下,在威宁,一批又一批贴着“威宁苹果”商标的苹果正经过清洗、分拣、包装,“出山入湾”,发往国内外各大市场。
从事外贸的贵州贵茂贸易有限公司也派代表守着分选线分装苹果。“去年我们的出口订单是1000余吨,市场反馈很好,今天订单特意增加到了2000吨。”贵茂公司总经理段仕文表示。
近年来,威宁苹果出口成绩斐然,2024年实现出口2374吨,出口额1176万元,占贵州水果出口总量的95%以上;2025年预计苹果出口额1500万元,同比增长27.55%。
在“出山”方面,毕节通过“走出去拓渠道、引进来促合作”双向发力,在主动摸排农特产品生产企业产能的基础上,组织参与各类产销对接活动,重点推介“天马牛”(天麻、马铃薯、黄牛肉)等特色品牌,让毕节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深化东西部协作,邀请广州企业实地考察肉牛产业,探索“毕节牛”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直供模式,推动优势产品精准对接高端市场。创新“三进”宣传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进机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让“毕节好物”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今年上半年,毕节市天麻销售9305吨、创收3.8亿元,马铃薯销售1.4万吨、创收4525.7万元,牛肉销售2.5万吨、创收10.3亿元,让销售“势头”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出山”“拓海”双双火爆的背后,体现了藏于深山的特色农产品凭借生态优势、科技赋能与政策护航,成功敲开国际市场大门,实现了从“山间好物”到“全球热品”的华丽蜕变。
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一条条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提振了企业的信心和动力。
在威宁、大方获批“乡村外贸”试点县后,毕节市紧抓机遇,在助力农产品企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乡村外贸跑出“加速度”,优质农产品加速“出圈”全球。
今年以来,毕节乡村外贸成绩亮眼,共有23种农产品实现出口,1-8月,全市农产品出口0.9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出口总值的15.43%。在畅销的毕节农产品中,辣椒、海鲜菇、鲜鸡蛋分别出口2473万元、592万元、351万元,占全省该类别出口的65.83%、93.57%、91.12%;此外,鲜苹果、脱水南瓜条、脱水蒜颗粒出口业务为毕节独有,威宁党参、黄芪及织金加工灵芝茶等新增出口产品也分别走俏国内外市场。

目前,毕节先后培育了46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4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产业企业集群,实现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带动74.4万户农户增收。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二品一标”产品250个,其中绿色农产品44个、有机农产品19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累计认证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49个。
满载刺梨汁、核桃乳的货车驶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封装好的脱水南瓜条、苹果通过报关查验发往韩国、东南亚——金秋时节的毕节,农产品“出山”与“出海”的画卷同步铺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的发展之路。
如今的毕节,正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农产品从“卖原品”向“售精品”跨越,让更多乌蒙好货既“走得出”深山,更“站得稳”全球市场,在“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杨锦焘
二审 汪瑞梁
三审 谢朝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