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宝八年(975年)十月,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率军攻破金陵(今南京),称霸江南数十年的南唐灭亡,北宋尽取江南之地,南方遂平(割据浙江的吴越国和割据闽南的陈洪进,早就向北宋称臣纳贡)。环顾天下,只有割据河东(今山西)的北汉未平,以及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未纳入大宋版图。
根据宰相王朴制定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赵匡胤在解决南方割据势力后,开始将目光移到北方,他要重新恢复汉唐的荣光。公元976年八月,赵匡胤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等分兵五路,会攻北汉。五路宋军进展迅猛,很快就推进到了北汉都城晋阳(今太原)城下。宋军还在太原城下击败援助北汉的辽国骑兵,又将太原团团围困,北汉似乎就要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就在太原即日可下的关键时刻,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年仅49岁。因为生前没有册立太子,赵匡胤的弟弟、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趁机夺取皇位,是为“烛影斧声”事件。赵光义上位后,于当年十二月下诏班师,暂停了对北汉的军事行动,北汉由此逃过一劫。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割据闽南的陈洪进“纳土”以及割据浙江的吴越国主动献出土地户籍,北宋彻底统一南方,再无后顾之忧。于是,赵光义开始重新思索对北汉的军事行动。赵光义吸取此前对北汉作战的经验得失,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进兵战略。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正式下令进攻北汉,宋军的部署为:
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今山西忻县南)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陡、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面对宋军的大举攻势,北汉国主刘继元迅速派人到辽国请求增援。辽国方面也知道,一旦北宋解决了北汉,势必会对燕云十六州用兵,况且北汉是辽国牵制北宋的一颗重要棋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于是,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驰援北汉。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耶律沙率军抵进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宋将郭进率部与辽军展开会战,斩杀敌烈等五员大将,辽军大败。而后,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亲至,郭进再败之。
白马岭一战,辽军再不敢与宋军正面交锋,宋军阻援任务顺利完成,于是赵光义下令宋军全线进攻,并亲率宋军主力抵达太原前线,再次将太原合围。四月二十三日,赵光义巡城抚慰诸将,并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遭到拒绝。次日夜,赵光义指挥宋军对太原发动总攻,五月初北汉宣徽使范超、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相继出城投降。五月初六,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打开太原城门投降赵光义,同日,宋军进入太原,北汉灭亡,立国36年,赵光义加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以高官厚禄养在开封。
北汉的灭亡,是北宋统一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从公元908年大唐帝国灭亡到979年,赵光义攻灭北汉,分裂了71年的天下终于重归一统。攻灭北汉后的赵光义开始盯向了最后一个目标燕云十六州,但也就是这个最后一个目标,却彻底改变了北宋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