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拒做旁观者 反家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5 12:29: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王娟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家暴”是一个全球性、普遍性、突出性的社会问题。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1/4以上女性遭受过家庭暴力,在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家暴。

今年8月,我国首部反家暴题材电影《我经过风暴》上映,海报上的“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尤为惹人注目。导演在深入了解了数百个家庭暴力案件,并将这些真实经历融入剧本之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演员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家庭暴力的残酷现实。对于身处“家暴旋涡”的他们来说,家不再是避风。更可悲的是,主角“徐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她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女性。这不由得引人深思,该如何防止家暴呢?

反家暴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施行,让“清官难断家务事”成为过去式,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那些饱受摧残的家暴受害者有了底气,他们收集家暴证据,用法律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最终走出了家暴阴霾,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

反家暴离不开德治的教育感化。法律是事后救济,要走出“立法万能论”的误区,摆脱“一法解千愁”的思维定式。反家庭暴力仅有立法还不够,还要注重德治。将反家暴宣传教育渗透到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转变人们“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增强反家暴意识,谴责家庭暴力行为,倡导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进而影响和规范人的言行,有效预防、制止家暴的发生。

反家暴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暴”从来不是“家务事”,反对家暴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作为国家,要高度重视反家庭暴力工作,积极构建集预防、处置、救助于一体的反家庭暴力制度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反家庭暴力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作为家庭的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共同营造温馨、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筑牢反家暴“防火墙”。

面对身边的“哭声”,请伸出“援手”、多点关怀。愿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避风港,愿所有人都能沐浴在阳光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保护孩子远离暴力伤害,没有旁观者
...子,避免他们成为加害者。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全社会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人民)
2024-03-28 03:19:00
幸福路小学教育集团:远离暴力 健康成长
...校园欺凌不仅会给被欺凌者带来深深的伤害,对欺凌者和旁观者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直观地感受到了校园欺凌是不可为的。本次反校园欺凌主题教育讲座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法治意
2023-06-21 16:13:00
“关起门来打孩子”绝不是家务事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
2023-06-27 16:05:00
...道德法治老师的教育课。学校应该教育所有的学生,作为旁观者,他们应该及时将欺凌事件报告老师、家长或者警察。郗培植:目前法律对于校园欺凌规定得还是比较健全的,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加强
2023-06-20 02:49:00
...行严肃谴责并希望其受到法律制裁,付出相应代价。可见家庭暴力已经不仅是家庭的内部问题,更成为了社会议题,牵动着公众的心。家庭暴力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家庭暴力难以根除的原因却有迹
2023-11-17 14:29:00
...报遏制校园欺凌重在日常预防□朱红亮 “不做施暴者、旁观者和受害者”“不带较多的钱去学校”……连日来,“清阳宣讲团”成员两度走进清徐县实验小学校,宣讲预防校园欺凌知识。(“并州
2024-03-28 07:21:00
拉姆们最想要的保护令,为何就那么难
...身安全保护令”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常与婚姻关系中的家庭暴力联系在一起,大家很难想到,恋爱分手后也可以申请。3个月以来,多地法院都签发了针对“恋爱分手后骚扰”的保护令。/新闻截
2023-03-16 08:44:00
“我没挨打,却比挨打还难受”
...程序,反馈报告结果,并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不做‘旁观者’。将反校园欺凌内容纳入师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的基本方法、早期干预途径及后期处置程序等内容。”张晓冰说
2023-05-29 01:48:00
...欺凌时要积极向家长、老师、同学寻求帮助;不做欺凌的旁观者,发现存在欺凌行为要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实施帮助,并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或公安机关。家庭教育通过“育行”为防范学
2024-03-28 09: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