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端午节临近,王兴龙变得更加忙碌起来。近段时间,只要有空,他都会拖着双腿,与同样下肢残疾的妻子许兴义来到自己的创办的贵州臭香缘豆制品有限公司加工厂里转转。
安装好的设备擦了又擦,地面清扫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走进厂房,夫妻二人总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这个总投资30余万元的豆腐加工厂在5月21日已开始试生产,产品正送相关部门监测,待产品监测合格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后,便可正式投产了。
蹲在地上,双手握住双脚,交错往前挪动,再麻利坐上轮椅,王兴龙满是笑容的脸颊上,一对酒窝更加显眼。妻子许兴义杵着双拐偎在一旁,同样笑容满面。在位于兴义市捧乍镇黄泥堡村的贵州臭香缘豆制品有限公司见到王兴龙夫妇时,记者顿时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执着和力量。
“如果被命运薄待,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逆袭它。我失去的,只不过是正常行走的功能,但我依然拥有梦想的权利。不断从一个个渡口上岸,我又重新奔赴新的码头……”在王兴龙拍摄的一个短视频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家住兴义市捧乍镇槟榔村的王兴龙在1岁多时,一场莫名的高烧之后,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双腿残疾的王兴龙只能蹲着行走。
“蹲着并不意味着要趴下”。王兴龙告诉记者,自从明白不再拥有正常行走能力后,自己就暗下决心:要用信心与勇气作为自己的双翅,不断飞越人生路上坎坷,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父亲背着上了12年的学,高中毕业后先后开小卖部、小酒馆,到当后来当货郎走乡串寨卖臭豆腐、开烙锅店,再到如今创业办豆腐加工厂,虽然没有行走自如的双腿,王兴龙36年走过的人生路上并不缺乏精彩。靠着超越常人的坚韧,他实现了自己一个个梦想。
单薄的父亲并不厚实的背,对童年的王兴龙来说,一直是自己爱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患上小儿麻痹症后,家人都担心王兴龙将来怎么活下来,只要打听到哪里有治疗的方法,父母都会背着他去求医,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把王兴龙送进了学校。在同龄人眼中看似平常的上学读书,对王兴龙来说却非易事。上学期间,他每天靠父亲背着前往学校,一天来回4趟,这一背就是12年,直到他高中毕业。
有父母的陪伴和鼓励,打小就不服输的王兴龙学习十分刻苦,不仅学会了用双手支撑身体行走,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三名。
2008年,王兴龙高中毕业,回顾父母和家人12年来照顾自己上学的种种艰辛,一直怀着作家梦的王兴龙不忍再拖累家人,不顾家人再三劝阻,毅然决定放弃参加高考。
第一次选择向实现妥协,心中虽有太多不甘,经过短暂痛苦彷徨的王兴龙再次振作起来,尝试靠双手养活自己。高中毕业半年后,他筹资3000元开办的小卖部在家门正式开张营业。因资金有限,货品不多,加上竞争大,小卖部很快便难以为继。不久,王兴龙将小卖部改造为小酒馆,为来镇上赶集的人提供歇脚、喝茶、喝酒的场所。
然而,小酒馆在惨淡经营半年之后,最终还是关闭了。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王兴龙再次陷入迷茫之中。
捧乍臭豆腐是兴义享誉盛名的地方小吃,一片铁锅柴火臭豆腐,承载着无数人记忆中的老味道,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臭豆腐。王兴龙从小耳濡目染,对臭豆腐制作流程了如指掌,他的母亲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臭豆腐制作高手。
两次创业失败后。“不信邪”的王兴龙决定转型推销自家产的臭豆腐。 2009年初,他买来三轮车,安装上喇叭,开始走乡串寨卖臭豆腐。从此,捧乍的各地乡村间,多了一个叫卖臭豆腐的货郎,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王兴龙的豆腐物美价廉,很受欢迎。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卖500多块钱。虽扣除成本后,利润并不高,但靠自己双手赚得的钱,让王兴龙很有成就感。
走乡串寨卖豆腐给王兴龙带来的最大困难是行动不便,每天出发前,他都要把豆腐整理打包放在车上,由顾客自行拿货。常年在路上奔忙,时常会遭遇各种危险。2011年的一天,王兴龙在卖豆腐的路上翻车受了伤。幸好被人及时发现及时送医。伤愈后,他又开着三轮车坚持卖豆腐。在王兴龙的带动下,捧乍镇上很多制作臭豆腐的人家,也纷纷开始四处推销臭豆腐,捧乍臭豆腐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当串乡货郎不仅为王兴龙带来经济收入,也让他收获了爱情。2010年,在卖豆腐过程中,他认识了同样幼时患小儿麻痹症的许兴义,相同的遭遇让两个人走在了一起。2011年后,两人结婚后陆续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随着销路不断打开,王兴龙的臭豆腐知名度不越来越大。2015年,王兴龙决定不再推销臭豆腐,在家开起了烙锅店,专营自家的臭豆腐。
家庭的温情和火红的生意,让王兴龙的日子充满阳光。2018年,得知镇上有位残疾人考得了汽车驾照后,王兴龙“不安分”的基因再次被激发。“以前三轮车就是我的腿,让我能够自食其力。现在我也想找到一双新的腿,让我和家人走得更快更远一些。”
关闭了生意红火的烙锅店,王兴龙和父亲来到贵阳,报考残疾人驾驶证,经过43天时间的勤学苦练,王兴龙顺利拿到了驾驶证。
有了驾驶证的王兴龙不久买了车,并搬到了兴义生活。有了汽车这双“新腿”,王兴龙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宽。摆摊、搞运输,闲暇的日子,还开车带着家人外出游玩,在兴义生活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在兴义生活的王兴龙并没有忘记家乡的臭豆腐。
不断兴起的网上直播电商热潮,让王兴龙变得又不安分起来。“捧乍臭豆腐虽然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在外面的知名度并不高。”在他看来,电商为捧乍臭豆腐走向更大的市场提供了可能。“现在大家对食品安全很重视,目前捧乍臭豆腐大多数都是小作坊生产,只有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才能走得更远。”
王兴龙于是萌生了开臭豆腐加工厂的想法。在注册了“捧乍王氏”系列商标后,他把开办臭豆腐加工厂的想法逐渐变为行动。
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不仅缺少资金,传统的臭豆腐制作技艺一旦变成流水线生产后,是否还能保留原来的味道?万一创业失败,自己将如何承担这一后果?
正当王兴龙犹豫不决之际,正在规划把小豆腐做成大产业的捧乍镇找上门来。在了解了王兴龙的投资困难及顾虑后,镇里协调了位于黄泥堡村的2000平方米闲置厂房用于王兴龙创办臭豆腐加工厂,并协调有关金融机构贷款2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
有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王兴龙顿时信心满满,2023年底,他注册成立了贵州臭香缘豆制品有限公司,购置生产设备,全镇第一家机械化臭豆腐生产企业就此诞生。
走进贵州臭香缘豆制品有限公司标准化生产车间,磨浆、煮浆、摇浆、压制设备等一应俱全。据王兴龙介绍,加工厂将以臭豆腐作为主营,还兼营生产豆腐果、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日生产豆腐1000斤左右,后期将会根据订单量逐步提升产量,年产值预计超过700万元。
“我们夫妻二人作为残疾人,一直都在享受国家的低保各种等保障政策,基本的生活保障根本不用担心,其实完全可以选择‘躺平’。但是,我还是不甘心,因为不想成为社会的负担,也不能辜负自己的梦想。”展望未来,王兴龙信心满怀。他说一路走来,是因为自己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双翅膀,一边是执着,一边是梦想。在未来的路上,自己还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了这双翅膀,一切终究都能跨越。
捧乍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副镇长林克勇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共有臭豆腐生产作坊20余家,下步将以王兴龙的加工厂为引领,让臭豆腐从“簸箕小卖”到线上线下齐销售,打造特色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诚克 钱星星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