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向科研最高峰迈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13 06:29: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钱红艳王怀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建设教育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在人才。”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南京高校、职业院校的广大师生、科研人员纷纷表示,作为科研创新的主阵地、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将勇挑重担,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攀登一个又一个科研高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成功落地转化,并通过精准发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瞄准前沿领域攻关,创新科研人才培养

9月12日,在东南大学“分子铁电科学与应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游雨蒙教授团队的博士生姚婕正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薄膜的形貌,准备进行器件制备。姚婕的研究方向是分子基铁电、压电材料的合成及器件制备。在导师游雨蒙的指导下,她近日设计合成了一例多重铁性相变的分子铁电体,为多通道存储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分子基铁电、压电材料在信息处理、传感技术、检测仪器、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这一领域的攻关过程中,游雨蒙和熊仁根院士所在的团队甘坐20年“冷板凳”。

“在近百年间,化学家们对分子铁电材料领域的研究基本是在做一些大规模的试错和尝试,研究进展非常缓慢。经过20年的研究,在熊仁根院士提出铁电化学的理论体系后,我们带动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走出大海捞针式的盲目探索,进入化学设计、可控合成和精准调控的新阶段,实现铁电物理到铁电化学的‘从0到1’创新。”游雨蒙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增添了动力、增强了信心。”游雨蒙表示,未来,他们将朝着两个方向努力:挖掘分子铁电材料中更深层次的化学机理和物理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向应用对分子铁电材料进行开发。“这一领域需要化学、物理学、电子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他说。

校企携手科研攻关,更多成果“落地生花”

近日,巴西圣保罗地铁6号线总包方Acciona、运营公司CLU以及专业顾问公司等组成的代表团一行来到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尼机电”),对公司的站台安全门样机进行检查和验收。在代表团的全程见证下,各类试验一次性通过。

康尼机电是一家专注于机电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2019年,南京工程学院与康尼机电合作,成立了康尼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拉开该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的大幕。

研究院成立后,聚焦企业急需,学校与康尼机电围绕轨道门系统、电机与驱控、智能健康装备等组建团队、共同攻关,攻克“轨道列车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完全国产化和知识产权自主化,助力康尼门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年营收超35亿元。

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爱武表示,学校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将学校事业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坚定不移地走校地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为国家、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平台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接地气有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

新学期伊始,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迎来几位金鹰国际商贸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

座谈中,企业详细介绍了对新型商贸人才的需求,希望与学校在直播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最终,双方明确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直播人才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是职教人才培养的‘硬道理’。”金陵高职校党委书记周乐山说,“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方式探索、‘一带一路’职教出海等方面不断发力,特别是多年来在人才培养转型上精准发力,先后创建了‘金陵宝马学院’‘金陵营养健康学院’等7个专业学院,力争成为校企合作‘新标杆’。”

周乐山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全面融入南京“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抓住南部新城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与秦淮传统历史文化内涵深度融合,为南京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
2024-07-01 06:18: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记者 高志民《&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3年08月10日 &
2023-08-10 01:33: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我科研人员设计合成新分子铁电体科技日报讯 (记者魏依晨)10月22日记者获悉,南昌大学艾勇教授与廖伟强教授在分子铁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他们根据“多则异”
2023-10-24 02:26:00
...的金征宇、南京农业大学的张绍铃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追求卓越、砥砺奋进的动人群像。在他们看来,个人的创新追求与服务
2023-11-23 05:45:00
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创制无疲劳铁电材料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6月7日,中国科研机构联合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fatigue-resist
2024-06-07 17:03:00
...月7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7日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中国科研人员依据新颖的二维滑移铁电机制,提出一种性能优异的抗疲劳铁电体系,为解决类脑智能芯片的理想材料——铁电材料领域长
2024-06-07 17:19:00
...成人占比40%左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更是超过80%。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均是“80后”;“90后”青年科学家冯毅所在的之江实验
2024-06-27 06:11:00
...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的科研成果——在全球率先研发出兼具弹性回复与铁电性的新型高分子铁电材料,有效解决传统铁电材料难以在大形变下保持稳定性能的难题,
2023-08-07 09:09:00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超百家,近三年累计招收博士后708人南京致力打造青年科技人才“蓄水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读博期间,我的想法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移动通信方面,紫金山实验室
2023-06-26 09: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