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青龙湖现“捡菌热”,专家提醒:有危险,别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9 09:56:00 来源:极目新闻
青龙湖现“捡菌热”,专家提醒:有危险,别吃

“这周末去青龙湖湿地公园组队‘打野’(挖野菜、捡野生菌、摘野生果蔬等),希望不会‘空军’(空手而归)。”“主打一个体验,不敢吃。因为看到菌子脑海里会响起那首民谣‘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周末的快乐是捡菌子给的”……

最近,成都人的周末很忙,不仅忙着露营、去龙泉山追日出,还忙着去公园里捡菌子。甚至有“捡菌人”在网络平台分享了“捡菌攻略”,更有好奇的市民通过网络组队加入到“捡菌大军”中,感受“打野”的乐趣。一时间成都掀起了一股“捡菌子”的热潮。

捡菌子体验如何?有没有安全风险?有哪些注意事项?8月27日凌晨5时30分许,记者来到青龙湖湿地公园,寻找“捡菌人”的身影,并实地体验在公园里捡菌子。

公园里的“捡菌人”天不亮就开捡

凌晨5点40分,青龙湖湿地公园绿道旁边的树林里,不时有手电光束在晃动。“他们来捡菌子,凌晨三四点就来了。头天晚上下过雨,第二天土里会冒出野生菌子。”经常早起锻炼的市民朱常贵说。一旁锻炼身体的林祥国表示,8月初开始,来青龙湖湿地公园捡菌子的人变多了,“有些懂菌子生长规律的人,一早上可以捡3—4斤菌子。”

记者注意到,穿着长裤,裤腿、鞋子上布满泥点,手提塑料筐的人,基本都是来捡菌子的。这群“捡菌人”之间似乎有种默契,开口第一句话便是“捡到菌子了吗?”。

“我们在树林里找了2个多小时,看到几朵颜色鲜艳一看就有毒的菌子,能食用的菌子是一朵也没捡到。”为捡菌子,许饼饼和同伴组了个群结伴而来,队友佳佳说,“菌子没捡到,却在树林里看到日出了。”他们向记者展示了自带的捡菌工具,其中包括塑料筐、铁铲、钉耙和线手套。在靠近龙纹岛的树林里,出现了另一拨捡菌人,“我们凌晨5点就到了,菌子可能都被上一拨4点多来的人挖完了。我看到他们捡了半筐菌子呢。”市民陈可帆有些失落地说,他特意早起从郫都区开车过来捡菌子,结果当了一盘“空军”,“网上看人捡菌子满载而归,现实却告诉我,重在参与。”

记者实地体验

未找到鸡枞菌却遇到蛇

上午7时许,记者来到“捡菌攻略”上分享的青龙湖湿地公园绿道边的野道,背阴的大树脚下有多处用小铁铲、钉耙挖过的痕迹。记者在一株腐木附近的草堆旁发现几朵菌子。通过识图辨物,记者发现此菌或为马勃菌,有毒性。越往树林深处走,光线越暗。在一个山坡靠近小水潭的地方,记者还遇到一条花蛇。随着太阳的升起,地表温度开始升高,树林里越发闷热,若没有准备防晒降温物品很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沿途的树丛里还有棕红色的菌,经识图辨别均为有毒菌类。期间,记者在树林里还看到青花椒树及笋子,几乎都有人为采摘过的痕迹。

记者在不同的树林里遇到近10拨“捡菌人”,其中8组空手而归,有2组人挖到笋子、木耳和青花椒等。市民陈先生介绍,“早上7点多到的,从双流开车过来,带家人来体验‘打野’。不过没什么收获。”在历时3小时的捡菌体验中,记者并未找到网友所说的鸡枞菌,且从记者的个人体验感来看,捡菌过程存在一定风险。青龙湖湿地公园现场管理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注意到这一现象(捡菌子),目前已加强现场管理力度。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这类情况(捡菌子),会及时进行劝导。”不仅如此,园区内部分地方还有安全警示牌,提示有蛇出没。

专家提醒

基本都是剧毒菌坚决杜绝食用

作为全球范围内海拔落差最大的特大城市,成都生物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特有、珍稀物种异常丰富。据多位有经验的“捡菌人”透露,成都的天府大道附近、龙泉山(百工堰公园)、双流牧马山等地也能捡到菌子。

那么,成都“捡菌人”捡到的这些菌子到底是什么菌?经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强教授鉴别,部分人捡到的确实是鸡枞菌,以青龙湖湿地公园里捡到的鸡枞菌为例,这个季节(气温高、雨水多)其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容易被采摘到。不过,“采摘野生菌类,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是很危险的,应坚决杜绝食用。”至于记者在青龙湖湿地公园里看到的菌类,林强表示,基本都是有毒的,其中包括环柄菇类、雪白鬼伞以及丝盖伞类。“成都周边常见的菌类有条纹盔孢伞、大青褶菌、白毒鹅膏菌等,都是剧毒致死的菌类。”以鹅膏菌类举例,鹅膏属形态是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而有此形态的菌子大多有毒甚至剧毒。

对成都公园里捡菌子变得火热这一现象,林强表示担忧,他提醒大家在捡菌的同时要注意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并建议市民理性参与捡菌体验,且尽量不食用自己采摘和不认识的菌类,因为可能存在无毒与有毒菌子混淆的危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赵雨欣摄影报道部分图据受访者

(来源:红星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青龙: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高端品牌产业链
...倒逼供应链”为思路的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主动入驻青龙湖物流产业园,高效解决了多家快递同机混拣、同仓共配到村的问题。充分发挥协同的优势,为青龙板栗种植合作社提供惠农的“极速贷
2023-10-12 14:24:00
网友建议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延长到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 官方回复:将充分考虑
...京地铁1号线支线的开通建设大大方便了地区发展,房山青龙湖紧邻一号线支线丰台青龙湖东站,并且大熊猫繁育基地也落户房山青龙湖,建议一号线支线延长到房山大熊猫基地,方便周边交通,带
2023-03-15 14:28:00
实探洪水退去后的北京村庄:一切正渐渐恢复
...约一半的位置,现在还能清晰地看到水线。”北京房山区青龙湖镇上万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华这样告诉记者。洪水退去的青龙湖镇,电线杆上的水线清晰可见。宋宇晟 摄1日下午,记者来到洪水已退
2023-08-03 09:53:00
...自:北京晚报本报讯(记者褚英硕)4月8日,本报刊发《青龙湖森林公园惊现“垃圾沟”》的报道,房山区园林绿化局、青龙湖镇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及机械对垃圾进行了清理。此前记者在青龙
2024-04-11 13:58:00
本文转自:新华社北京市房山区是此轮强降雨北京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记者在房山区青龙湖镇上万村看到,洪水给这里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雨停后,村民正在清理道路,重建家园。记者:郭沛然、张晨
2023-08-02 21:48:00
有人在钓野生小龙虾?
...末时还会组团去湖边钓小龙虾。有网友反映,在兴隆湖、青龙湖附近,有许多市民拿着木竿和抄网,挂上猪肝、猪肺做饵,等待小龙虾上钩。湖边野钓小龙虾是否符合管理规定?吃野生的小龙虾是否
2024-04-03 02:21:00
燕山青龙湖进城能省半小时
...本报记者 程功摄本报讯(记者 李博)昨天10时30分,随着青龙湖收费站车道逐一放行,京良路西段正式通车。今后市民驾车从京昆高速进京,可沿京昆联络线和京良路直达西五环,通行时间
2024-02-08 10:24:00
舞动青龙湖
...北京晚报五一假期,春节“火出圈”的潮汕英歌舞在丰台青龙湖公园亮相,来自广东潮汕的“00后”英歌少年们,展现了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英姿飒爽的精彩表演,引得现场游
2024-05-02 14:11:00
...肥沃的农田。拖拉机联盟亲子乐园就在牤牛河两岸,紧邻青龙湖。
2023-08-25 20: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