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从“打工妹”到“新农人” 泥土中的青春正开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4 07: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她曾是一个“打工妹”,返乡创办蔬菜基地,带领村民共走致富路,并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

从“打工妹”到“新农人” 泥土中的青春正开花

从“打工妹”到“新农人”    泥土中的青春正开花

2022年3月,刘娟和合作社的工人准备给种到地里的土豆覆膜。受访者供图

从“打工妹”到“新农人”    泥土中的青春正开花

2022年11月,蔬菜基地的包菜迎来大丰收。刘娟举起刚刚从地里收割的包菜。受访者供图

从“打工妹”到“新农人”    泥土中的青春正开花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身精致的穿搭,说话做事风风火火,爱说爱笑,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生活。这是刘娟呈现在外人面前的样子。

工作中,刘娟身上有股不怕苦的精神、不服输的性格,认定一件事就努力做到极致,正如她认准了种西兰花就义无反顾。

如今在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有一片著名的西兰花基地,充实着当地人的口袋,丰富着上海等地市民的餐桌。最近,西兰花已收割完毕,刘娟正忙着用机器给地里松土、翻耕,开始准备下一季的西兰花种植。

不认命

“厂妹”的人生也有无限可能

1978年5月,刘娟出生在蒙城县板桥集镇的一个村子。2001年,23岁的刘娟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去浙江温州打工。在一家制鞋厂,刘娟从一个普工开始,一路做到车间主任,收入也从月薪600元升至年薪10万元。

然而,工厂不是刘娟的归宿,她始终牵挂着家乡。2009年,刘娟结束了在温州的8年生活,回到家乡,“既能照顾到家人,又能为家乡的发展作点贡献。”回乡后的刘娟进入村“两委”,担任计生专干。

刘娟深知不断学习对于开阔眼界、干事创业的重要性,先后获得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学历和安徽科技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学历,成了一名“大学生”。

在农村工作,刘娟很少碰到年轻人。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两个小朋友,背着书包走在路边,没有大人接送。刘娟便和孩子攀谈起来,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而年迈的爷爷奶奶又下田干活。刘娟很受触动:“靠种田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吗?”她把这个疑问埋在心里。

2017年,刘娟当选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党委书记,于同年11月成立刘娟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蔬菜种植。“刚流转土地的时候,我们种植白菜、萝卜、土豆等普通蔬菜,工作很辛苦,由于缺乏经验,挣的钱只够给工人发工资。”刘娟回忆着过往。靠着种植蔬菜,刘娟每年带动80余人务工就业。

后来规模逐渐扩大,合作社建了冷库和制冰厂,基地开始以种植西兰花为主,前景越来越好。如今,刘娟蔬菜种植基地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万元,每年带动周边600余名村民务工就业。

2600亩西兰花第一天采摘上来,第二天就运到长三角的市场。刘娟也从一个“厂妹”变成干事创业的“老板”。

不服输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成立合作社之初,刘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流转土地。“有些村民觉得我收了他们的地后会以更高的价格租给浙江老板,觉得我从中赚取差价,对我不信任。”刘娟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家一次不同意,我就去两次,两次不同意,我去第三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这样,一户态度最坚决的农户在刘娟上门第十次后终于同意了。

流转了土地,可以集中连片种植了,蔬菜也种上了!可是没有冷库。“西兰花特别讲究新鲜,采摘下来不及时进入冷库,菜心就会变黄。”看着西兰花因为没有及时入库,品质受到影响,刘娟急得团团转。她开车跑到北淝河边大哭一场,心想做事怎么这么难。

刘娟擦干眼泪,为了解决冷库问题,四处筹集资金。她一方面向县里申请项目,一方面自筹资金,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建成了村里第一个冷库,西兰花终于可以第一时间入库保鲜了。来自浙江的商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没想到我可以这么快建成冷库,都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刘娟笑呵呵地说。

如今,从蔬菜基地釆摘下来的西兰花,第一时间入库拣选,经过品质把关,工人将基地自己的制冰厂制造出来的碎冰覆盖在蔬菜上,随后封箱保鲜、装车起运。“有了冷库,我们基地只管生产蔬菜,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刘娟话语中带着轻松和自信。

作为村党委书记,如何带领双鹿村全体村民实现乡村振兴是刘娟时刻思考的问题。“乡村要振兴,首先必须要有产业。”刘娟说。为此,她带队去浙江温州考察学习,引入连片种植蔬菜模式,打造村级西兰花产业。

“靠种田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吗?”几年前埋在心里的那个疑问成为刘娟的动力,“我就想看到年轻人留在村里,种田致富,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为此,刘娟和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了西兰花系列副食品:西兰花脆、西兰花面条、西兰花果干等,并试水网络直播带货。“我们的产业发展思路是,同高校合作,研发新型产品,建设蔬菜深加工车间,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蔬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一体化。促进村企共建,带动村民自主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刘娟告诉记者。

产业类型丰富了,分工越来越精细。乡村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工作岗位,年轻人就能留得下来。“产业和人才都有了,乡村想不振兴都难。”刘娟说。她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父母接送上学放学,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像她一样,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发展。

不怕苦

光鲜的背后是起早贪黑地忙碌

“她每天和我们一样干活,我们在地里多久她就待多久。我们在厂里打包装车,她也不会缺席。”蔬菜基地员工王莹如此评价她的老板,“她非常能干,能吃苦,身上和我们一样,不断有泥,一般人干不了她这活。”

去年夏天,有一次下大雨,工人们还在地里采摘蔬菜。菜地被雨水一浇,土质松软,踩下去都是泥坑。刘娟没有退却,深一脚浅一脚地和工人们一起抢收蔬菜,裤腿沾满泥泞。

“种菜这一行,辛苦加班是常态。每次菜收上来,白天打包做不完,就得加班加点到深夜。大货车在那儿等着,必须把菜装满,尽早发车,才能保证新鲜的蔬菜及时送达消费者的餐桌。”刘娟告诉记者。

西兰花一年可以种两季,一季的收获期大概两个月。那些日子里,刘娟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忙碌。“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打电话安排工人的工作。工人们6点多就下地干活了。晚上我通常和工人一起加班装车,回到家经常是凌晨一两点了,很难顾及家庭。”刘娟说。

看到刘娟整日呕心沥血为蔬菜基地忙碌,当初流转土地时一些村民的担心和不信任早已烟消云散了。

辛苦的背后,刘娟解决了周边留守妇女、老人的就近工作问题。刘娟笑言,“别人不要的劳动力,我都要。”在刘娟的蔬菜基地,有很多老年女性。她们把此前自己种地的经验都用在蔬菜基地上。“蔬菜长得好,离不开她们的付出。”刘娟说。基地上也有20%的男性,负责做一些管理工作和重活。“一年光工资就要发出去200多万元。”

依靠刘娟的蔬菜种植基地,双鹿村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比2019年翻一番。同年,双鹿村还开了一次分红大会,刘娟拿出6万块钱,分给流转土地的村民。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村民们都很开心。“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刘娟欣慰地说。

刘娟先后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百名农村产业女性带头人、安徽省创业之星、安徽省劳动模范。

刘娟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她的种菜生活:“你只管努力,该来的都在路上。”“种菜的日子很辛苦,但是,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工妹”转型“新农人”:直播寄乡味 家门口年销500万元“贵州味道”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贵州长顺5月24日电 题:“打工妹”转型“新农人”:直播寄乡味家门口年销500万元“贵州味道”作者 刘美伶“让老乡吃到贵州味道,有任何质量问题找菊妹。”
2024-05-24 20:39:00
江西宁都“新农人”宋小兰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的眷恋。1992年,宋小兰走出大山,前往深圳,开启了“打工妹”生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光明幼儿园当老师,之后转行做会计。最开始,宋小兰连借贷都难以分清,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
2025-04-01 06:53:00
从远方到家乡,播撒新农人青春力量
...抱质朴,扎根地头做电商,服务农业人。4月29日,“对话新农人,见证青春力量”直播访谈活动于蓬莱区北沟镇苹果生产基地中成功举办,在苹果花的见证下,4位“新农人”围桌倾谈,讲述了
2024-04-30 12:04:00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分子的她,如今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更高的目标,“从一个打工妹到直播达人,变的是我的职业,不变的是我依然热爱家乡的心。我的希望通过直播带动一些人把农业做成事业,把事业做成产业,产业
2024-01-22 17:02:00
“新农人”筑梦田野,“新乡贤”归巢创业
从泥土到云端,“新农人”如何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藏在湘南深山600多年的古村落,如何在“新乡贤”的手中焕发活力?9月9日20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
2023-09-08 21:49:00
女子东莞打工,老公却在老家找“女友”,女子:都是花我的钱
好女人遇不到好男人。近日,一位广西打工妹遇到了人生最大的难题,无法抉择。广西妹子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劳,之前曾经在网上有这样的说法,娶老婆就要娶广西的。可是就有男人不懂得珍惜,老婆在
2024-08-12 10:45:00
四大平台推出重温“年代剧”沧桑变迁与温暖记忆,哪部的白月光?
...便从大学退学,辗到深圳打工,与李娟、郝倩倩,三人从打工妹到外贸加工、之后自主创业玩具品牌,历经事业风波和背叛,提升自我和不断清零的人生前进奋斗。当步入中年、公司顺利上市,她将
2025-05-22 15:36:00
他跳楼自杀,但故事没有结束
...的出租屋这里狭窄,逼仄,终年不见天日 挤压着打工仔打工妹失足妇女异地丈夫卖麻辣烫的四川小伙摆地滩的河南老人以及白天为生活而奔波黑夜里睁着眼睛写诗的我许立志2011年,许立志
2023-06-10 13:27:00
河北打工妹为省钱,和男同事合租,坦言:过两年回老家嫁个好人家
...择都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独特光芒。小梦是一个长相甜美的打工妹,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一头乌黑的长发总是随风飘动。她的笑容总能轻易地感染周围的人,让人感受到一种阳光般的温暖。由于
2024-01-12 15: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堤路送油、小区里寻车、路口还失物——蓝田公安国庆假期“暖心日志”
国庆黄金周,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出游赏景、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蓝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岗位一线:从清晨的街头巡逻,到深夜的点位驻守
2025-10-08 14:34:00
大皖新闻讯 日前,“晓华理发店已没了爆火时的人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10-08 15:49:00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返程高峰仍在持续。安徽交控集团宣城中心广德收费站出口车道出现异常一幕:一辆小轿车以极低速度缓缓驶入车道
2025-10-08 15:51: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郭宝强 万里山河披锦绣,九州同庆贺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有一种选择叫“我在岗”
2025-10-08 17:54:00
河北新闻网讯(赵继坤)10月8日,从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中心获悉,14时至21时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波返程小高峰,首都环线高速密云方向
2025-10-08 18:29:00
国庆假日,楼上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社区网格员放弃假日出行,上门劝导。10月8日,迎泽街道双塔西街二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2025-10-08 18:32:00
动身前,让AI一键生成行程规划和攻略;游玩中,边逛边听AI的景点讲解;逛完后,用AI制作精美的旅行Vlog……双节假期
2025-10-08 18:32:00
68岁老人扭伤了腿,无法起身,情急之下向网格员求助。国庆假期,网格员带娃去二龙山游玩,途中接到电话立刻折返,与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到医院
2025-10-08 18:32:00
一张冒充燃气公司的通知,让江阳小区居民王师傅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新型燃气设备。网格员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异常,及时介入,协助核实情况并报警
2025-10-08 18:33:00
国庆假期,我市一对新人结婚时,在酒席上摆了“敬老席”,免费宴请小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场婚宴办得浪漫且热闹,还增添了浓浓的邻里情
2025-10-08 18:33:00
“太原之行太棒了,下次还会来!”10月8日在太原机场候机楼内,广西游客柳思晓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附带几张景点打卡的照片
2025-10-08 18:33:00
连续阴雨天,担心校服干不了,10月7日,居民王女士给孩子清洗校服后,将其搭在“小太阳”取暖器上烘干,没想到衣服被烤焦,差点引发火灾
2025-10-08 18:33:00
老人有高血压,未按时服药,很快出现不适症状。这样的情况,网格员多次遇到。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和泽苑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的知识讲座上
2025-10-08 18:33:00
长假期间,居民高女士陪护生病住院的母亲,独自在家的高龄父亲却电话联系不到,分身无术的她求助社区。天朗美域社区网格员每日入户帮忙照顾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水库管理处:加强巡查监测 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受连日降雨影响,十堰市水库管理处管辖的7座水库水位明显上升。节日期间管理处职工节日期间坚守一线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2025-10-08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