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22 17:02: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真诚是必杀技,商品过硬的品质也是。”说起直播带货成功的原因,身着深蓝色布依族服饰的菊妹侧头思索了片刻,郑重地说。

菊妹今年37岁,本名熊永菊,抖音名为“贵州菊妹”。直播带货一年来,她直播间的商品一直很接地气,都是绿壳鸡蛋、腊肉、霉豆腐、折耳根之类的土特产,必要时她还现场起锅烧油将土特产炒成菜展示。

同样接地气的,还有她的直播间——杂草丛生的空地上,一丛近两米高的芦苇成为直播间的背景,芦苇后是连片的耕地,再远一些是连绵的大山。

不过谁能想到呢,这样一个称得上简陋的地方,却成了菊妹“事业腾飞”的关键。

“菊妹直播的场地让人莫名亲切,炒的菜看上去很有食欲。”从手机上看过菊妹直播的欧阳先生,2024年1月10日带着妻子开车半个多小时,从惠水县城直奔菊妹位于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的家中,一口气买了8斤香肠和11斤腊肉,“我长在农村,工作在城里,菊妹卖的土特产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突然就想买来尝一尝。”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菊妹正在化妆,为直播做准备(谢佳杰/摄)

购买菊妹卖的土特产的人绝大部分是贵州人,距离近的等不及发货会直接跑来,距离远的和省外工作的就通过在线上购买。这些粉丝有一个共性,只要买过一次,大部分人就会成为回头客。

这与菊妹的“执拗”有关。

尽管每日全国各地找上门的商家不计其数,但菊妹固执地只卖长顺本地的土特产,“我是本地人,我知道哪种土特产好,外地的商品我不了解,即便再赚钱我也不卖。”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实诚,才令她直播间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每天下午4点,不少人会定时守在菊妹的直播间,不买东西时与她聊上几句,买起东西来格外干脆。

这“泼天的流量”让菊妹受宠若惊:“在‘家人们’的关爱下,2023年我的营业额超过了500万元!”

“虽然生活工作的环境变了,但是他们热爱家乡的心始终未变,因此看到一个说着贵州本地方言,介绍本地土特产的人,就会停下来看一看。”菊妹认为“泼天的流量”得益于身在异乡的贵州人的爱乡心切。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菊妹正在准备土特产(谢佳杰/摄)

菊妹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她曾在外省务工十几年,很了解这个群体的心声。

“那时候在省外打工,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家乡口味始终不变。”菊妹告诉记者,她将带货的产品定位于土特产,一来可以慰藉远在省外的乡亲,二来可以助推家乡的土特产走出贵州。

外出务工的经历是菊妹直播卖土特产的原因,整个国家托举着人民往上走的力度则是促使她成功的关键。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到贵州看望慰问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并赋予贵州“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光荣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贵州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发挥新媒体电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培育孵化直播带货新农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帮助老百姓搭上新媒体数字快车,把网络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闯出了一条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全省各地成功的新农人激励着菊妹,2021年她自费去重庆、广东、浙江等电商发达省份学习电商直播知识。2022年,北京邮电大学在长顺县投资建成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政产学研实践基地,菊妹作为第一批学员,被当地政府邀请到基地免费培训。长达一年的手把手教学,菊妹更透彻地掌握了直播带货的要领。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菊妹向粉丝推荐土特产(谢佳杰/摄)

2022年12月初,菊妹回家开始了第一次直播。

“当时直播间只有3个人,一单都没卖出去。”时值隆冬,在田间地头直播2个小时,菊妹冷得瑟瑟发抖,直播大半个月也没有起色,但她却没有灰心,“我不能辜负政府对我的培养。”

一个多月后,直播间渐渐“热闹”起来,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菊妹把在外打零工的母亲李永翠找来帮忙。

李永翠只有小学文化,来女儿的直播间帮忙也说不上什么话,经常干的活就是跑腿,展示商品,或者在直播间里一言不发地炒菜。

有意思的是,网友对李永翠格外感兴趣,会问菊妹她是谁,一来二去直播间的流量越来越好。

在菊妹家,被带动参加直播带货的不仅仅是李永翠,还有妹妹熊永兰一家。熊永兰和丈夫是做沙发套生意的,姐姐直播带货成功后,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卖货的思路,如今他们一边直播制作沙发套,一边通过直播线上卖货,生意比从前好了几倍。

菊妹:在变与不变中收获美好生活

菊妹正在直播(谢佳杰/摄)

“我们卖的东西不变,卖东西的方式改变了一下,效果超乎寻常。”菊妹感叹,直播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菊妹带货成功的连锁效应不止如此。

家住惠水县涟江街道的黎玲峰刷到熊永菊的视频后,特意从惠水赶来长顺向她学习,从直播开始要讲什么话,卖货的技巧,以及购物车如何上链接菊妹都倾囊相授,跟菊妹学习4次后,黎玲峰学会了开橱窗、拍短视频。

向菊妹取经的人源源不断,2022年以来,通过长顺县妇联帮忙搭建平台,菊妹为来自云南、龙里、贵定等地的200余名妇女免费培训,让她们在广顺巾帼众创空间实操,助推长顺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2023年菊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注册成立了贵州菊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当地群众提供近20个工作岗位。

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她,如今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更高的目标,“从一个打工妹到直播达人,变的是我的职业,不变的是我依然热爱家乡的心。我的希望通过直播带动一些人把农业做成事业,把事业做成产业,产业再带动一批人就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惠 马红梅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各地找上门的商家络绎不绝,但熊永菊固执地只卖长顺的土特产,“我是本地人,我知道哪种土特产好,外地的商品我不了解,所以不卖。”凭着这份实诚,2023年熊永菊直播间的营业额超过5
2024-01-18 06:06:00
见证贵州山乡巨变|“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接、影响最深远的省份之一。以路兴产,乡亲们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晨,浓雾散尽,凤凰山下的黔北民居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茶农邹世凤把农具和肥料搬上电动三轮车
2024-06-30 02:57:00
专访|山峰:我听着摇滚写作“贵州乡恋三部曲”
...匀的人文风俗,非遗文化,链接过去和未来,突显都匀慢生活的清欢之美。《云在江口》则是通过两个人在江口三天两夜的偶遇,让梵净山的空灵之美跃然纸上。《长顺如意 十二背后》,你、我、
2023-08-21 15:30:00
贵州长顺:避险搬迁“暖心房” 群众实现“安居梦”
...衬下格外靓丽,6户群众住进了“暖心房”,开启了新的美好生活。举行搬迁入住仪式。86岁老人班桃花激动地说:“我家搬两趟了,再次搬三趟了,这里条件好,以后再也不用搬了。现在国家政
2024-11-27 17:55:00
“粤”过山海 丨 看黄埔与长顺的双向奔赴!
...有限公司、广东新农人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来生活网广州仓相关负责同志举行座谈,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深入交流。罗仕凯率队赴黄埔区对接工作并考察招商。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通过
2024-10-22 13:03:00
长顺乡村戏剧节开幕!朱刚日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剧节的举办,旨在通过戏剧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生活真实面貌,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在接下来的戏剧节活动中,来自各地的优秀戏剧作品将精彩呈现,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戏剧艺术的传承
2024-08-09 09:54:00
黔南州全面消除“小水窖”饮水 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域供水保障能力不高,且水质得不到保证,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长顺县鼓扬镇交麻村干龙洞提水站长顺县鼓扬镇交麻村高寨组供水管道为彻底解决小水窖(池)饮水历史遗留问题
2024-12-17 09:52:00
【多彩新论】快递进村非“小事”
...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等因素的短板和堵点,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快递进村非“小事”,各地要加强党建引领,主动对接邮政、快递物流企业,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整合各村(
2025-08-01 03:03:00
【黔言】丰收的意义不只是五谷丰登
...人们盘点收获、展望未来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丰收不仅仅是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富足,更是产业之丰、民生之丰、精神之丰的交响乐章。当农村群众靠投身农业
2025-09-25 05: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