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逯亚群
一、初临胜境
鹿门山,亦名苏岭山,坐落于湖北襄阳市东南约15公里处,与襄阳的岘山隔江对望。其海拔300余米,山势平缓,相较于岘山的秀丽景色,以及毗邻的香炉山、狮子山、霸王山、李家山,景致略显逊色。然而我一直以来心怀探访孟浩然隐居地之愿,幸得此次学会采风契机,终可如愿以偿。
鹿门山这片土地灵秀非凡。山前,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漾水、沮水、玉带河后汇聚于此,奔腾东行,流经陕、鄂多地,串起汉中、安康、十堰、丹江口、襄阳、荆门等城市,于武汉汇入长江。襄阳段两岸,群山荟萃,鹿门山与岘山隔江相峙,狮子山、香炉山、霸王山、李家山环绕四周,仿若众星捧月。
初冬时节,风轻云淡,气候宜人,山径偶有黄叶飘零。我们搭乘旅游车驶向鹿门山,导游介绍道:此地森林广袤,约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2.6%,乃国家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如今,景区露营、郊游者渐多,青年人居多,中老年亦常来养生休憩。
“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古人便晓若至襄阳而未游鹿门山,实属憾事。为给游客更佳体验,鹿门景区推陈出新,持续举办孟浩然读书文化交流活动,着力完善休闲旅游环境,增设文化旅游设施与科普教育文化展览,以便游客尽览鹿门山山水人文之美。对襄阳人而言,此山蕴含着独特的乡情。
二、人文渊薮
鹿门山形成于何时,已难考索。汉末庞德公、盛唐孟浩然、晚唐皮日休相继隐居于此,使其声名远扬,如今是国家森林公园与湖北省风景名胜。其中,孟浩然的隐居之举所衍生的文化影响力,远超鹿门山的传奇神话。
公元734年,孟浩然的《洞庭湖赠张丞相》触动张九龄,张九龄遂向唐玄宗举荐。然当时李林甫专权,把控官员升迁,张九龄亦受其抑,孟浩然自难获任用。次年正月,朝廷诏令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举荐一人入仕,襄州刺史韩朝宗欲举荐孟浩然应制举并约其同行。岂料临行之际,孟浩然因与老友畅饮,竟爽约,韩朝宗愤而独往。
设想若孟浩然彼时随韩朝宗入京且功成名就,鹿门山或仍默默无闻。总归是孟浩然的隐居,让鹿门山与诗文化革新紧密联系,是历史的机缘使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皆栖身于此,成就了鹿门山的美誉。诚如所言,人因山而超凡脱俗,山因人而名传千古。
三、景区新貌
现代城市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令鹿门山脚下形成一片初具规模的繁华服务区。旅游大巴徐徐驶入景区,停于山门牌坊右侧空地。
远眺鹿门山牌坊,高大巍峨,雄踞山谷。牌坊额首“鹿门山”三字赫然醒目,下侧中联镌刻“风流天下”,两侧分别铭有“鸿浩高林”“鹿门隐书”字样,字里行间饱含对鹿门隐士的盛赞。牌坊前空地的大舞台上,仿若“李白、王维、孟浩然”三位诗坛宗师雅聚,举杯畅饮、吟诗论道之声似于山谷间回荡。
自山门牌坊沿路而上,道旁绿树成荫。行至鹿门山文化体验馆,其内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漆扇、编织扇、传统香囊、拓印等挂满墙、摆满桌案,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四、浩然遗韵
浩然诗院位于鹿门山北麓山腰,为三进式庭院仿古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调,兼具唐代建筑特色,飞檐与松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院正门两侧银杏树并立,冬日微风拂过,金黄杏叶翩跹而舞。
诗院内遍植松、竹、梅等孟浩然所爱之物。松下有一石雕,置于梅亭旁草坪,长约2.3米,宽1.4米,以整块大青石雕琢而成。雕像中的孟夫子手捧长卷,醉卧山林,神态悠然,仿若沉睡于诗韵之中,名为“白首卧松云”。
徐步迈入“孟园”,迎面一方照壁,上书孟浩然《春晓》,行书笔意洒脱,似可遥想孟夫子悠然吟诵之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诗照壁一侧的“浩然居”为两层古建筑,依山而筑。一楼五间大厅陈列着孟浩然生平简介、诗集诠释文本等。穿中庭而过,“浩然居”正殿现于眼前,此殿为五开间二层建筑,琉璃飞檐,庄重典雅,古朴威严。中堂高悬孟浩然挂像,侧厅展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著名诗人与孟浩然的唱和诗稿、对孟浩然的诗评以及孟浩然描绘襄阳的诗作。
五、古寺禅光
鹿门寺位于鹿门山半山腰,据《襄阳县志》载:汉光武帝刘秀与侍郎习郁巡游苏岭山,君臣同梦神鹿朝拜,习郁遂于山上建祠,并于道口刻二石鹿,百姓称其为鹿门庙,山亦因此得名。鹿门寺初建时规模宏大,西晋曾易名万寿宫,亦名万寿禅寺,唐代复旧称。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鼎盛之时,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共500余间。
鹿门寺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文化发祥地之一。昔日诸葛亮拜庞德公为师,庞德公常邀庞统、诸葛亮、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等人于此纵论天下大事,诸多三国传奇故事于此演绎。
鹿门寺兴盛之际,建筑宏伟壮观,工艺精巧绝伦,古朴而不失雅致。虽历经沧桑,屡遭损毁,但在政府扶持下,自1980年起逐步修缮复原。现存鹿门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龙头池等与佛寺相关景点,另有“庞公制药洞”“浩然亭”“三高祠”(塑庞统、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余块等。
沿山间林荫道拾级而上,便至鹿门寺。寺院规模不大,红墙环绕。山门庄严肃穆,匾额上“鹿门寺”三个镏金大字乃赵朴初所题。山门两侧左钟右鼓,如护院神祇守护寺院香火。
鹿门寺大雄宝殿香火旺盛,殿前香炉烟雾缭绕,游客纷至沓来,合掌祈愿平安。
出大殿沿石级而上,过拱形小门,有寺院功德碑。碑文虽字迹斑驳,然可知其为铭记对佛事有功之人。
六、归思随想
旅游大巴已在鹿门寺前平台静候良久。时近正午,学会领导召唤众人返程。一阵喧嚣过后,鹿门寺重归宁静。大巴启动,踏上归途。透过车窗,仍见三两游人于林荫间漫步。我不禁思忖:何为千古风流人物?能被历史铭记者,如孟夫子这般,以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传世之人便属其中之一。来鹿门山之游客,无论身份,皆为游乐而来,尽情畅享“春眠不觉晓”之妙境,暂抛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纷扰,沉醉于游玩之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