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注射类医美项目成为维权“重灾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05 08: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国内医美维权舆情报告(2023)》发布

注射类医美项目成为维权“重灾区”□ 本报记者 张晓航

近日,由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消费者网联合发布的《国内医美维权舆情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3年1~5月,医美行业维权舆情总计90769条,医疗资质问题以及注射类项目、吸脂手术维权舆情尤为明显,华美、美莱、联合丽格、伊美尔等头部企业消费维权舆情突出。

医疗资质问题成关注重点

每年夏季来临时,医美消费都会迎来一波热潮,暑期前后更是不少求美者启动美白、抗衰“面子工程”的时间。然而在医美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与合法权益。《报告》显示,医美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机构资质、医疗效果不佳和宣传问题3个方面。

《报告》有关医美行业维权舆情的数据中,医疗资质问题的数据有30021条,占比33.1%,其中有关人员机构资质问题的数据占比26.8%,有关药品器械资质问题的数据占比6.3%;医疗质量问题的数据有28259条,占比31.1%,其中有关医疗效果不佳问题的数据占比28.3%,有关医疗感受不佳问题的数据占比2.9%;营销问题的数据有32029条,占比35.3%,其中有关虚假宣传问题的数据占比20.4%,有关价格问题的数据占比5.5%,有关消费问题的数据占比9.4%。

《报告》指出,目前,医美市场上尚存有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师执业证书的黑心机构和从业人员,并非法从事医美服务,加之一些生活性医美机构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注射类和光电类项目舆情占比超50%

《报告》参考医美行业分类标准,选择了在市场上消费者客群量较大的两大类项目,即手术类项目(又称重整形)和非手术类项目(又称轻医美)进行分析,其中非手术类项目包括注射类项目(如玻尿酸、瘦脸针、肉毒素、嗨体、美白针等)和光电类项目(如光子嫩肤、热玛吉、黄金微针、皮秒、热提拉等)。

《报告》数据显示,因医美效果明显、恢复期短、价格低廉而备受追捧的注射类项目舆情占比接近40%,占比在众多项目中最高。不专业的执业行为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伪劣产品鱼龙混杂,也导致伤害案例不断出现。

光电类项目舆情占比为17.4%。现阶段,光电类项目服务机构掺杂了大量无资质的生活性美容机构。此外,光电类项目的虚假宣传与消费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手术类项目中,吸脂手术舆情占比最高,占比为15.8%,其次为胸部手术与鼻部手术,占比也均超过8%。

目前医美机构众多,且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医美行业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头部效应,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报告》在今年前5个月的医美行业整体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基础上,进一步甄别出医美机构舆情情况。经分析发现,消费维权舆情占比较高的医美机构分别是华美、美莱和联合丽格,舆情占比分别为20.2%、18.7%、16.2%。伊美尔、曙光医院、艺星医疗、华韩整形等知名医美机构舆情也居于前列。

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医美乱象频出的原因是什么?《报告》分析认为,我国医美行业是一个新兴市场,监管力度相对薄弱。一些医美机构和从业人员利用监管缺失和行业标准不统一的漏洞,从事非法活动或者违规操作,导致医疗质量问题的出现。

其次,医美行业缺乏标准化的服务管理体系和规范化操作流程,导致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不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需求过高使得一些机构和从业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医美行业的风险认识不够,以及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等原因都助长了行业乱象的出现。

《报告》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定期根据医美领域新变化,修改补充相关政策法规,例如针对医美项目的新变化及时补充新医美项目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对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强细节补充,如细化执业人员资格获取条件的审核办法,考虑美容外科项目对应的从业资格,确保准入标准更加清晰。此外,还要加强利用数字化平台和高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医美行业信息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消费者对医美的了解和认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交通出行成吐槽重灾区,“买长乘短”等话题引热议。中消协对5月1日至5月6日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数据显示,消费者吐
2024-05-11 20:09:00
...“轻医美”项目。为什么“轻医美”项目会成为医美乱象重灾区?虽然“轻医美”也是医美,按相关规定,操作人员也需要具备《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等专业资质,但是,因为“轻医美”
2023-02-16 14:31:00
美国加紧研发生物武器,非洲成受害“重灾区”,中国也要提高警惕
...体试验场,是“三赢”。而倒霉的,只有成为病毒受害“重灾区”的非洲国家,以及被蒙在鼓里的非洲老百姓。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美国这几年吃相这么难看,大举开展对病毒生物武器
2024-12-29 01:58:00
《保健品企业危机公关与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报告》在济发布
...关注度较高,但这一领域却成为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重灾区”。在此行业背景下,柠檬兄弟发布的管理报告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报告首先对保健品行业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研究,通过对社交平台
2025-07-31 13:39:00
农商行成违规“重灾区” 2024年银行持续严监管
...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开出515.5万元罚单。信贷与内控为罚单重灾区综合来看,监管机构的处罚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公司治理以及内控合规案件防范等领域。在2023年所开罚单中,涉及信贷
2024-01-02 12:39:00
无效开会被认为是职场形式主义“重灾区”
2024年,新质生产力在千行百业势如破竹,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4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新质职场重构增长路径》显示,灵活就业已成为当代职场的一大亮点,据统计,74.1%的受访者
2024-12-20 20:51:00
裁员潮席卷全球汽车业 欧洲成重灾区
缓慢的电动化转型和不振的市场需求,正在对欧洲传统车企和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9月23日,欧洲车企Stellantis称,公司在部分国家可能会出现更多裁员。早在今年7月,该公司就传出
2024-09-27 07:31:00
杏林整形医院:垮脸“重灾区”盘点
虽然同龄,有人像被岁月优待,面部一直维持较好的紧致状态;而有人却更早遭遇衰老危机,松垂、臃肿、法令纹早早就找了上门。为何有人老得快,有人老得慢?可能是这种你常听到的说法,影响了外
2025-05-30 13:17:00
年内28股重组折戟 跨界成重灾区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7月4日,随着强瑞技术(301128)、盛洋科技两股同时宣布终止重组,年内重组失败个股数量达28只。筹划时长最短不足一个月,最长超过两年。北京商报记
2023-07-05 00:1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的种类也日渐丰富,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车损险、医疗险、航空险等,依托宠物经济应运而生的宠物保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5-11-14 12:19:00
携程商旅设立千万级保障金,推动行业迈向\
11月9日,2025年携程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商旅分论坛暨携程商旅伙伴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会上,携程商旅顺应行业"高品质服务"及"全球化发展"两大趋势
2025-11-14 12:59:00
大华股份亮相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近日,2025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全栈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围绕城市安全
2025-11-14 12:59:00
虹软科技AI视觉赋能BOLON AI Glasses重磅发布,与Rokid乐奇深度合作打造创新体验
BOLON AI Glasses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领先的 AR 眼镜制造商 Rokid 乐奇与 BOLON 眼镜联合打造的全新一代 AI 眼镜
2025-11-14 12:5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星鲨研究院探索“具身智能”前沿
鲁网11月14日讯“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绿洲”的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无限可能
2025-11-14 10:18: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乱象。近期
2025-11-14 10:30:00
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品牌“大麦国际” 提供全球演出购票、观演服务
购买海外演出门票,现在有了新选择。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
2025-11-14 10:45:00
大河网讯 11月11日,全省数字影像检查“云胶片”联盟采购工作顺利开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拟中选
2025-11-14 10:53:00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3日,山东瑞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学院联合攻关的“多模态肉品AI快检系统”核心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2025-11-14 10:54:00
记者走基层|“黑科技”上线,让温暖精准入户
11月12日,河北邢襄热力集团邢台供热分公司二工区三班班长丁帅,在三义庙换热站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随着11月15日临近
2025-11-14 08:02:00
11月13日,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公交”)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4 07:50:00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