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金融为民谱新篇,守护权益防风险
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
网络诈骗需防范
案例背景
四川宜宾女子张某接到一个自称是"物流客服"的陌生来电,称因张某快递丢失需要进行理赔。张某随即查看某购物APP,发现一件商品未更新物流情况,便信以为真,添加了客服微信。随后"客服"发给张某一个链接,要求下载某聊天APP和银行APP,进行"理赔"操作。张某根据要求操作后,"客服"称其操作错误账户被冻结,需在银行APP里输入"代码"解冻,而这实际上是诈骗分子诱骗张某进行转账操作。张某收到银行转账短信后发现异常,遂发现被骗。
风险分析
1、钓鱼邮件诈骗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伪造的电子邮件,冒充银行、支付平台、购物平台等机构,诱骗消费者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从而窃取账户信息。
2、信息泄露风险
在本案中,张女士的银行账户信息很可能被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进而进行盗刷。
3、安全意识不足
张女士在收到来电后,没有核实信息的真实性,轻易点击了链接并输入了敏感信息,导致资金损失。
案例警示
1、提高警惕
收到涉及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的邮件或短信时,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
2、核实信息
在提供银行账户信息之前,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访问银行官方网站等方式进行核实。
3、保护隐私
不要随意透露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等敏感信,同时定期更换密码、启用账户安全保护功能等安全措施,以降低风险。
网络诈骗是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遇到陌生链接不点击,加强个人信息保密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资金安全。
来源:贵州省保险行业协会
一审:王静怡
二审:李懿
三审:雷晓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