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婧)1月21日,漳州闽南书院举办专题讲座,特邀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非遗项目“闽台青草药”传习中心总顾问陈耕,主讲《千古流传的保生青草药养生文化》。50余名闽南文化爱好者聆听了讲座。
讲座上,陈耕从保生青草药的历史及保生青草药文化的内涵、当代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讲述了保生青草药文化的发展过程及重要影响。
保生青草药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黄帝。炎帝又称神农氏,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蕴含着几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中原医药南传到闽南,经保生大帝吴夲及孙思邈、许逊等人的创新发展,衍生出保生青草药文化。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生青草药文化不仅开启了闽南因时因地因人的中医药医疗体系,更创造发展出重在防病、治未病、保健康的保生青草药养生文化体系。明清到民国初,闽南人大批地过台湾、下南洋,也把世代传承的保生青草药养生文化体系带到了台湾和南洋。
陈耕表示,保生青草药文化逐渐融入闽南人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习俗。他着重从德、智、诊、药、术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其中,“德”指修身育德、以文化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智”指保生青草药汇聚了世代闽南先人养生健康的智慧,最重要的是把“生病—治病—健康”理念改变为“防病—祛病—健康”,将以治病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让每一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术”指常见多发伤病的非药物治疗法,即抓痧、放筋、剔疳、正骨、针灸、按摩、点穴等外治法。
近五十年来,保生青草药文化日渐流失,亟须抢救保护与传承传播。陈耕建议,推动保生青草药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医院、进公园、进千家万户,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12: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