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康瑞珍)琴声悠扬,经典重现。5月19日晚,“尚艺·传承”李新星小提琴经典作品独奏音乐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奏响,一段段动听的旋律缓缓流淌,让观众在重温经典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与传承。当天恰逢中国旅游日,一首首引人入胜的乐曲,带观众共赴诗和远方,感受一场文旅融合的心灵盛宴!
音乐会由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教师李新星主奏,音乐系相关教师及管弦专业学生组成的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交响乐团协奏。整场音乐会演奏曲目丰富多彩,经典与原创荟萃,古典与现代并举,西洋与民族交融,高雅与通俗共赏,突出了教学相长、师生同台的学院特色。
当晚演出在小提琴协奏曲《出太行》中奏响,轻柔舒缓的旋律一响起,就把观众带入巍巍太行之中,领略壁立千仞的壮美风光和慷慨燕赵的精神风骨。这首乐曲也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原创小提琴协奏曲,该曲被列入2017年河北省舞台精品工程建设项目,李新星为项目负责人并担任独奏。
一首曲闭,音乐厅掌声雷动。随后,《思乡曲》旋律优美感人,传递出浓浓的思乡之情,《丰收渔歌》以小提琴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传达了渔民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肖斯塔科维奇的《为双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五首小品》在李新星与同事和学生的完美配合下,将一曲曲或节奏明快或浪漫感伤的经典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沉思》《当小号遇上小提琴》以及弦乐四重奏《采茶扑蝶》《快乐的萨利哈》等,小提琴与钢琴、竖琴、小号等不同的乐器的碰撞,展现了音乐的多重魅力,观众沉醉其中,跟着旋律轻叩节拍。
特别是下半场,李新星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泣如诉,荡气回肠,耳熟能详的旋律被他们演绎得动人心弦,充满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演出在管弦乐曲《我的中国心》澎湃昂扬的旋律中落下帷幕,观众起立鼓掌叫好,动人的旋律久久回响。
”太好听了,特别是现场第一次听完整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特别过瘾。李新星老师专业,学生们也都很棒,这样的演出形式新颖别致,也是一场视听盛宴。”观众何先生说,他和妻子带着正在学习小提琴的儿子一起来到现场,希望让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学到舞台实践的知识,树立榜样,更加坚定他对小提琴的爱好和学习的信心。
据悉,这场音乐会是“艺路风华”——2024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师生演出季重点活动之一,由河北省艺术中心协办。
“艺路风华”—2024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师生演出季系列活动于5月-6月期间举办,旨在展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薪火相传的艺术传统和新时代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成果,搭建学院与行业、企业、社会交流的平台,提供师生艺术实践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和舞台表演能力,助力“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宣传推广。
“演出季活动坚持教学与演出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在5月至6月两个月时间内共计安排28场演出,其中校内演出15场、校外演出13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冯彦瑞介绍,演出季活动坚持“学演结合”“以剧目驱动教学”,将演出的过程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互动、同步提升的过程,将课堂和排练场搬上舞台,全面提升师生的实践性、职业化演出实践能力水平,集中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推动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整合各表演专业系教学资源和演出活动安排,打破各自为战的分隔,实现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在百花齐放中共同擦亮艺术职业教育品牌。同时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模式、实践方式与舞台、社会、产业、市场深入对接,拓展合作办学、实训实践、志愿服务等渠道,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和招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此次演出季演出单位包括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舞蹈系、戏曲系、影视系等表演专业系,涉及20多个专业艺术门类,参演师生共计 899人次。通过校企合作、市场运作方式,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安排了“尚艺·传承”李新星小提琴经典作品音乐会、“弦歌不辍育芳华”孟史娜古筝专场音乐会、“漫音奇妙夜”动漫互动主题普及音乐会等3场大型音乐会演出。此外还与石家庄大剧院、天缘剧场、河北文艺家之家秀林剧院合作,演出京剧传统剧目《八大锤》、“为祖国而舞”舞蹈系师生同台舞蹈专场、舞剧《无字家书》等大型演出,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步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