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嫦娥六号中法氡气测量仪完成探测任务 已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01 12:02:00 来源:光明网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7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地球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法国同行共同组成的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Radon,Rn)测量仪合作团队,已顺利完成中法氡气测量仪的探测任务,完成使命的氡气测量仪也已成为月球背面的“永久居民”。

圆满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共携带4个国际载荷,氡气测量仪是其中之一,也是法国在月球表面部署的第一个探测仪器。该载荷是用硅基检测器测量月球表面的电离辐射,主要探测目标是月壤中氡222和氡220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发出的5.3兆电子伏特至8.8兆电子伏特的阿尔法(α)粒子,并测量太阳高能粒子、银河系宇宙射线和月球表面的反向散射粒子等来自空间环境的带电粒子。

嫦娥六号中法氡气测量仪完成探测任务 已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嫦娥六号任务氡气测量仪及其工作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供图

嫦娥六号氡气测量仪探测任务旨在研究非常稀薄的月球大气层的起源和动态,月壤的热和物理特性以及表面尘埃的运移情况,同时首次测量月球表面的氡和钋,从而改进对铀的遥感测量精度。

据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介绍,嫦娥六号氡气测量仪载荷设备发射前已暴露在地面大气中数月,5月6日在距地球32.7万公里的月球巡航期间首次开机,持续工作10个小时,首次开机测量的目的,是测量空间环境的背景噪声和任何地面自然污染;5月17日,即5月10日至11日历史性太阳风暴过去几天后,该仪器再次开机,开始在环月轨道上进行测量,共持续32个小时。通过传回地球的数据,合作团队确定氡气测量仪的16个探测器都正常工作,获取太阳风中带电粒子通量的数据,并跟踪它们随时间的衰减情况,还观测到月球对这些粒子通量的屏蔽效应。

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后,氡气测量仪5月23日晚重新开机,对月球上的氡和钋分布进行连续111小时轨道测量;6月2日,嫦娥六号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环形山完美成功着陆,在采集第一批样品后不久,氡气测量仪就开始对月球表面的测量,直至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样品在月背起飞升空,其结束探测任务并永久留在月球背面。

嫦娥六号中法氡气测量仪完成探测任务 已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代表合影。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供图

嫦娥六号任务期间,来自法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与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的科技人员组成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参与氡气测量仪的运行工作。这是中法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首次合作,双方强强联合使得氡气测量仪探测任务取得成功。

据了解,中法2019年6月签署月球与深空探测协议,当年底开始合作进行月表氡气探测。嫦娥六号搭载的月表氡气测量仪由法国天体物理与行星研究所负责研制,法方首席科学家为梅斯林(Pierre-Yves Meslin)教授、项目经理为黄京花(King Wah Wong)和奥莱莉·慕斯(Aurélie Moussi);中方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贺怀宇研究员、李健楠工程师。此次任务的合作和科学伙伴,还包括中法及德国的多所高校与航天研究机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跟中国走没错,法国又将创历史:嫦娥六号登月后,天文卫星也来了
...首次登月之后,又将创历史了,天文卫星也来了,这也是中法之间的重大合作项目,此前没有过,这是什么情况?的确,中国与法国的合作并没有结束,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项目,即将执行,计划
2024-06-18 10:49:00
全球首个,嫦娥六号创造法国历史后,中法SVOM卫星也发射了
来了,中法SVOM卫星计划发射了,这也是嫦娥六号之后,中法之间的一个重大合作项目。所以,中法航天合作算是走向了一个新高度,这一次的合作也将成为中国走向与国外合作之下的一个新高度。
2024-06-25 11:09:00
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阔步前进(国际论道)
...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积极推动国际合作7月8日,中法天文卫星传来喜讯,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中法双方4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中方研制的伽马射线监测器
2024-07-15 03:37:00
嫦娥六号“奔月” 将从月背“挖土”归来(附图片)
...重要的艺术遗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文化交流在中法关系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艺术人文交流能促进理解和尊重,提升人们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减少误解和冲突。我觉得中国文化的
2024-05-10 06:46:00
...配置了测月雷达、月震仪、电磁场探测仪、月壤剖面热流测量仪等科学载荷,有望在月球实现多物理场、长期、大规模探测,并通过对探测数据的研究,在月球内部结构研究上实现新的突破。(作者
2023-07-10 05:16:00
计划 2028 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已收到 30 余份国际合作申请
...貌相机、月震仪、月表低频电磁场探测仪、月壤剖面热流测量仪、月基对地观测辐射计、月基对地观测面阵多光谱仪、软 X 射线望远镜、小型陆生生态实验装置和原位资源利用试验装置等 10
2024-06-28 10:16:00
...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受阴影影响,光照充足,并且附近的永久阴影坑内可能存在水冰,因此这里成为建立栖息地的良好备选。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王琼:南极
2023-09-29 17:25:00
着陆精度暴增23倍,嫦娥七号先头兵力即将发射,领先美国至少10年
...延长探测时间,提高探测效率。月球极区的连续光照区与永久阴影区相伴相生 同时,又因为地形遮挡,有连续光照的区域附近通常也存在常年无光照的永久阴影区,在永久阴影区内则可能存在水
2024-01-19 10:31:00
“嫦娥六号”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 为何要去月球南极?
...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受阴影影响,光照充足,并且附近的永久阴影坑内可能存在水冰,因此这里成为建立栖息地的良好备选。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王琼:南极
2023-09-29 17: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