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怪病袭来哪哪都难受“真凶”查明:虫子作祟
今天是国际罕见病日,记者对话“莱姆病”患者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
61岁的赵先生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出现“复影”等症状。接着出现面瘫、耳鸣、听力急剧下降等,查遍了全身,始终找不到病因,如同被施了“魔咒”一般。最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疑难罕见病中心主任焉传祝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抽丝剥茧”,探寻“真凶”。最终发现赵先生的病全是因为一种虫子——蜱虫。这也是医院开诊十周年以来确诊的首例“莱姆病”患者。2月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28日,记者打通了赵先生的电话。
面瘫耳鸣,“怪病”缠身
赵先生今年61岁,家住青岛平度市。几天前,刚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进行又一轮复查,耳鸣、视力下降等症状已经改善,右眼重见光明,眼球活动也明显好转。2月28日,记者联系到了赵先生,听他讲述了患病过程。
“去年的9月份,我经历了一些身体上的变故,实在熬不住了,来到青岛看病。”在那时,赵先生已经出现了右眼关闭不全的症状,以为只是面瘫,他和家人也没太上心。后来他的身体又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后来看东西也不清楚了,看什么都是重影,而且明显感觉到右眼看不见东西了,还出现了耳鸣,哪里都不舒服。”赵先生告诉记者,妻子带他在当地的医院做了康复理疗、中医治疗等,但是没有任何缓解,也没有办法揪出病因。“当时甚至还用过各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和针灸,没想到病情更重了。”赵先生讲述,他赶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疑难罕见病中心主任焉传祝教授带领的医护团队为赵先生进行了全面的神经系统查体,发现他右眼视力近乎失明、眼球固定、双耳听力下降、双侧面瘫、咽反射消失……已经累及视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等多根颅神经,但影像检查和化验结果却并不能解释病因。
问题出在哪里呢?焉传祝教授指出,“多颅神经损害”要警惕免疫相关疾病和少见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家属沟通并取得信任与支持后,医护团队进一步安排患者进行相关风湿免疫指标、腰穿等检查,仍未发现病因。
真凶原是蜱虫
赵先生讲述,自己的病情给医护人员出了不少难题。“我想起了20多年前,下地干活时被草丛里的蜱虫咬过,三年前也出现过左侧面瘫的情况。”同时,疑难罕见病中心的医生也没有放弃,继续进行抽丝剥茧的检查。为寻找真正病因,这一次,医生安排了少见的莱姆病相关抗体检查……结果显示,莱姆病多个特异性抗体阳性,赵先生确诊为神经莱姆病。这也是医院开诊十年来发现的首例神经莱姆病例。
“检查出抗体阳性后,医生给我进行了敏感抗生素青霉素和小剂量激素治疗,我的右眼重见光明,眼球活动较以前有明显好转。但是现在还是有点口斜,前几天我去医院复查,还没拿到最新的复查结果。这一切出乎了我的意料。”赵先生告诉记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内科副主任赵翠萍告诉记者,医院疑难罕见病中心下设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协作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罕见病协作组等7个协作组,向疑难罕见病患者提供包括诊断、治疗、康复、遗传咨询、生育指导全方位服务。
赵翠萍介绍,每一个疑难罕见病例,都是一道难题,有些罕见病可能“追凶”几年才能确诊。我国人口基数大,医学上所认定的罕见病发病比例乘以人口基数,可以说我国的疑难罕见病患者并不罕见。罕见病难确诊,是摆在医生和罕见病患者面前最大的阻碍。一项数据表明,60%的患者经历过误诊,平均确诊时间将近四年。“80%以上的罕见病都是由于基因遗传缺陷引起的。但具体是哪一个突变导致了疾病,还需要进行大量验证工作。需要在动物和细胞上验证,如果确定它能够造成器官结构和功能损害,才能确定这个基因变异造成了基因缺陷。有时候,甚至需要用1至2年的时间才能明确诊断。”赵翠萍说道。
蜱虫钻入不要生拉硬拽
在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信息中,记者了解到,“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本病的发病季节集中在4月~10月,这与蜱虫的活动特点及人体暴露机会增多密切相关。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前期主要为游走性红斑,呈靶形或“牛眼”形,继而表现为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后期以关节损害为特点。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与职业密切相关,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野外活动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含有避蚊胺的市售驱避剂或花露水,可以持续保护几个小时;活动结束后,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钻入皮肤,千万不要生拉硬拽“粗暴”对待,以免拽伤皮肤,还易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导致病毒感染。可用75%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或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然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及时到医院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