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穿补丁龙袍的皇帝是谁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17: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有很多勤政爱民的皇帝,他们力行节俭,反对奢靡之风,在历史上很有作为,比如隋文帝杨坚等皇帝,都是勤俭节约的楷模,现在,历史的车轮走向了清朝道光年间。

道光也有着做贤君明主的情怀,他认为繁荣富强是需要节俭的,在他这样的想法下,清朝出了一位最节俭的道光皇帝,就谈节俭这一点,他那些丰功伟绩的祖先就比不过他。

他倡导节俭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先从自己开始,吃上面,有原来的20多道菜变成了四道菜,另外,他还对自己的后宫加以限制,每年后宫的消费不得多于20万两,他平时还和妃子们的柴米油盐计较,可谓节俭抠门到家了。

他对自己和老婆都这么很,对那些打工的大臣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为大臣们建立了相应的能力道德标准,皇帝吃饭都是四菜一汤,大臣就不能超过这个标准,皇帝上朝龙袍上都是补丁,大臣们岂敢穿豪华的衣服。据说当时京城里很多破旧衣服店都告罄了!

更绝的是,皇帝宴请大臣的时候,对于那些干的十分优秀的地方官员,道光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说你如何如何会办事,如何如何了不起,但是你千万别误会,皇帝也就嘴上表扬一下,宴请的所有消费,大臣你得自己买单!

然而,道光皇帝如此的节俭,如此的辛苦自己,但他的节俭甚至抠门,并没有把他从悬崖上拉回来。或许清朝的问题是积弊,但是,毕竟在道光一朝,这个时期内忧外乱,吏治腐败,军队费弛,国库异常空虚,列强入侵大清,《南京条约》签订等等,都发生在他这一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最抠门皇帝,龙袍上打补丁,聊聊关于他抠门的二三事
...意思就是说,道光穿的衣服,不到一个月都不换。他穿的龙袍甚至都不是新做的,是用宫里的旧布料做的。龙袍破了也不换新的,而是在上面打补丁。补好之后接着穿,为了省打补丁的开销,他甚至
2023-07-05 13:31:00
聊聊古代皇帝龙袍的进化史
...崇尚“以黄为贵”,开始真正流行黄色的“龙袍”,当时隋文帝穿的龙袍就是杏黄色的。隋文帝是一位十分开明的帝王,当时的隋朝不仅皇帝可以穿杏黄色,老百姓也可以穿,在这一点上,作为隋文
2023-08-23 14:52:00
道光穿打补丁的龙袍,钱他都花在了哪里?
...有“钱”的概念,随便说了5两银子。道光大惊,自己的龙袍打个补丁内务府报了10两银子,赶紧将自己的衣服交给大臣,让他们帮他找裁缝打补丁,节省10两银子。其实要知道,打个补丁,用
2023-07-09 07:58:00
道光皇帝为什么这么抠?因为紫禁城里的物价太高了
...做官的大臣们也要节俭。道光皇帝也是史上第一个穿补丁龙袍的皇帝,补丁龙袍也就是龙袍穿了一年又一年,等到龙袍都穿破了,在上面打补丁接着穿,这就是道光皇帝的风格,对于乾隆皇帝来说,
2023-01-09 16:07:00
为什么秦始皇穿黑龙袍,而后世皇帝大多穿黄龙袍呢
...唐的服饰制度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恢复了秦汉的章服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官员和民众的服色。其中,天子的服色为黄色,代表了土德,是五行
2024-03-15 19:31:00
道光帝想吃烧饼,内务府为何报价六万两银子
...宜的东西,不轻易花钱,更不轻易花大钱。甚至于自己的龙袍坏了,也不换新的,而是让自己的皇后在龙袍上打补丁,总是穿一些旧的衣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众多的大臣也都学道光
2023-07-22 14:38:00
...种威严,反而变得更加低调。至于黄色的龙袍,则要说到隋文帝了。当时他特别奉行五行之术,在他看来,皇帝作为人间帝王,掌管了国家所有的土地,因此龙袍就应该是为土相性。因此黄色从那时
2024-05-17 19:31:00
皇帝龙袍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熟悉的皇帝要穿“黄袍”其实始于隋唐时期。史书记载“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柘黄,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黄色。柘黄来自柘树,柘树生长极为缓慢,柘树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使其树
2024-07-15 15:13:00
...己使用的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网络配图且又规定规定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非节庆不得食肉,看来有些不平等,确实在封
2023-09-04 17: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