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坚守乡村四十载 丹心育得桃李芳
——记信丰县新田镇百石小学教师吴怀宝
课堂上,吴怀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吴怀宝在备课。
□特约记者李春梅 通讯员李千千 文/图
“同学们,我们读数要一级一级往下读,从高位到低位,‘6030’读作‘六千零三十’。”近日,在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百石小学,孩子们坐得端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课,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面前站得笔直、神采奕奕上课的人,正是扎根山村整整40年的教师——吴怀宝。
百石小学地处边远山区,距县城50多公里,交通不便,学校条件简陋,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孩,吴怀宝在这里一待就是40年。从18岁到58岁,从青春洋溢到年过半百,吴怀宝扎根在农村教育的土壤里,守望着山区的孩子们。
初心:为孩子留守山村
吴怀宝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倾己所能。1983年,年仅18岁的吴怀宝走上三尺讲坛,如今,他深耕三尺讲台四十载,用粉笔书写下最美的青春篇章,一批又一批山村孩子在他的引领下走出大山,走向灿烂、光明的未来。
刚参加工作不久,吴怀宝随爱人回到新田镇,蜿蜒曲折的山路颠簸不已,随风扬起的灰尘吹得脸“皱皱巴巴”。夫妻俩骑着摩托车,盘山而行。
当时的百石村是一个位置偏僻、荒凉的山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存条件艰苦,年轻人纷纷出去务工,留下的只有老人和小孩,许多教师都不愿到这里任教。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十块钱。身边的亲人都劝他趁年轻走出大山,“外地老师留不住,我走了,这里的娃娃怎么办?”吴怀宝婉言回绝,坚定自己扎根山村的想法,始终待在原地,守望着山村里可爱的娃娃。
“我从小在山村长大,看着自己教的学生一个个能走出大山,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感。”几十年来,这里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吴怀宝一直坚守在这里。他教的学生有许多考上了大学,有的还成为了教授和公司高管。家长们提到他,总会激动地说:“有吴老师在,孩子就有希望,我们都很心安。”
每到傍晚,吴怀宝总爱在村子里转转和村民聊聊孩子的近况。
“吴老师,你吃饭了吗?”“我家娃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吴怀宝走到哪,哪里就有村民与他打招呼。山里的孩子,父母大多在外打工。谁家孩子在哪儿居住,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多大年纪,谁家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师德先进个人”“扎根山区教育标兵”……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吴怀宝付出辛勤的汗水,也品尝到了甜美的甘露。
坚守:培育桃李写人生
“吴老师,你看我写的字是不是很好看?”“吴老师,今天教我们读哪首诗呀?”“老师,送你个小东西,我自己做的哟!”一直以来,吴怀宝与学生的关系非常亲密。
和好朋友吵了口、成绩进步了、爸妈回家给自己买了新文具……每到课间十分钟,吴怀宝的办公桌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他总是俯身倾听孩子们分享故事,遇到问题也耐心帮忙解决、出主意。放学了孩子们纷纷从教室端出小板凳,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坐在一起,安静地听他讲红军长征和洪超烈士的英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吴怀宝更是乐此不疲。
2015年,班里有个陈姓留守女孩,她自卑胆小,但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是块“好料子”。但家庭困难让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在繁重的经济压力下,父母准备让她辍学。“那段时间一吃完饭,碗筷都来不及洗,拿起手机就急着去家访劝说她的父母。”星光月影下,吴怀宝多次奔波在家访的路上,给予女孩物质上的帮助和心灵上的关怀,家长被深深打动,打消了让她外出打工补贴家里的想法。
在工作上,吴怀宝刻苦钻研教材教法,详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注重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他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写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中他收获了许多……
吴怀宝非常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我家在200多公里远的外县,刚来到这个边远山区小学的时候心里很失落,是吴老师找我谈话,让我焦躁的心安静下来,并且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年轻教师李洪说。
欣慰:学校出现生源回流
“百石村大部分村庄距离学校5公里左右,以前,孩子们吃饭成了一个难题,孩子们都是早上从家里自备午餐。”吴怀宝说,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孩子们基本上带的都是些干菜,还有的直接带点干粮凑合。
2013年以来,百石小学得到了众多爱心公益组织的关注,爱心人士和企业陆续向百石小学师生捐赠物品和爱心午餐费用。从此,百石小学的孩子们吃上了热腾腾的、健康营养的免费午餐。
“叮铃铃、叮铃铃……”12点一过,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拿好碗筷,来到食堂,排好队伍。“这里的饭菜比家里的还好吃,大家每一餐都吃得很开心。”学生温语欣端着饭盆幸福地说道。
为了让孩子吃饱吃好,吴怀宝亲自把关所有的食材。当记者问道:为什么不让老板把菜直接送过来?他说,孩子们的健康饮食很重要,只有自己亲自把关,才放心。
据了解,以前百石村许多村民把小孩转到城镇就读。如今,学校越办越好,很多孩子又回学校就读,出现生源回流。
“近几年来,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了免费午餐,而且还有年轻教师过来,我们当然愿意孩子转回来。”家长邱光辉高兴地说。
“其他村小都在减少班级,而百石小学却申请增加班级。”吴怀宝欣慰地说,“百石小学从最初的三个年级五个班到现在的五个年级六个班,学生数量从原来的十几名到现在的近百名。”
40年来,吴怀宝用辛勤的汗水圆了众多山区孩子的求学梦,努力抚育着一株株新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