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10条线路开通已有仨月,搭乘者多是熟客——
通医专线还是要“亮出来”
本报记者 王瑶琦 柴嵘
3个月前,本市分两批试点开通10条通医专线,方便患者和周边居民出行。近日,记者走访城区7条通医专线发现,客流有多有少,搭乘的多是熟客。由于公交站牌上找不到医院信息等,一些新乘客不敢轻易上车。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建议,加大社区等渠道推广,优化站牌设计,尤其提高老年患者对通医专线的知晓率。
有了固定客流
3月21日10时许,张先生熟门熟路地到万芳园二区公交站等通医专线7路,准备前往天坛医院。张先生说,父亲患糖尿病,定期要去医院开药。以前坐公交车,不仅要换一趟车,下车后还要走大约20分钟。
“现在方便多了,父亲有时候自己就坐着通医专线去医院开药。不用换乘,下车就是医院,我也放心。”张先生已经摸清了通医专线7路的运行规律——每日8时至16时,每隔15分钟一趟车。
通医专线还方便了沿途居民。3月22日7时许,通医专线2路一辆公交车上,有家长送学生上学的,有上班族去地铁站的,几乎座无虚席。司机说:“首班车6时发,末班车21时发,途经学校,新街口、积水潭地铁站,开通一段时间后,附近居民就成了固定客流。”
站牌难觅“医院”
“几乎没有乘客知道这趟车。”朝阳门外站,一名文明引导员说,通医专线3路绕着朝阳门外和东直门内跑,途经医院和地铁站,但是很多乘客不了解线路情况,经常不敢上车。
记者看见,该线路公交站牌上只写了“东四十条桥西”等站名,找不到途经的3家医院的信息。
在智能地图上,通医专线也不好找。市民张女士说:“我用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都试过,从来没有推荐过通医专线。只有一字不落地搜索‘通医专线’加路号全称,才会显示线路。”
需要加大宣传
“通医专线想要更好地服务乘客,必须加大宣传。”陈艳艳说,很多老年患者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社区、医院可以加大宣传,让老年人知晓有通医专线。
通医专线站牌设计也要考虑使用大号、醒目的文字。一位通医专线公交司机建议,在站牌上适当增加途经医院信息,让乘客一目了然。智能导航地图也应完善搜索设计,让通医线路广为人知。
陈艳艳建议,一些通医专线可以尝试预约乘车的方式,动态调整调度时间。“既要减少患者候车时间,也要最大程度地避免跑空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