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烟农李学兵用电抽水到水窖。
山头上架好的电线。
□余瑜文 刘晓华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崇宁 文/图
明媚四月天,在会理市树堡乡祭龙村五组大山山头,几位村民正忙活着,这一天,是黎溪镇电管所来给他们架电的日子。这其中,最为雀跃的当属祁芬了:在高山上架电的点子,就是她出的。
作为85后新烟农,祁芬种烟已有三个年头。这些年,她的烟草种植面积翻倍增长,人年轻,有劳力,种烟收入一年最高达到了24万元。去年,因遭受严重冰雹灾害,她家的70亩烟叶全部受灾。其中,65亩绝收。在2022年特大冰雹灾害中,树堡乡是重灾区之一,5700余亩烟叶瞬间化为乌有,烟农损失达2000余万元。虽然在树堡烟站的指导下,通过培育杈烟和改种玉米,祁芬挽回了7万多元损失,但面临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以及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她知道,种烟是她唯一的出路。这不,去年底她就投入了2万元,深翻了40多亩土地,准备卷土重来,大干一场。
“我们的烟地大多在山头上,年年种烟都要用燃油抽水机到机井抽水,那可是出了名的‘油老虎’,成本高,还费时费力。”为了发展烤烟,祁芬和丈夫刘国春合计,要是能把电架到山上,倒是能解决他们很大的问题。
此话一出,树堡烟站网格员刘晓华顿时来了兴趣。“祭龙村700亩常年种烟的土地都在这个山头,每年20多户烟农抗旱保苗苦不堪言,要是能通电,那抽水的问题就解决了。”他立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站长。点子是好,可高山架电,电力公司支持吗?钱谁来出?站长罗刚犯了难。于是,两人兵分两路,刘晓华负责召集烟农商量资金问题,罗刚则奔走于乡政府和电管所,争取项目。
“我们都是老烟农了,烟也是要一直种下去的,把电架到山上去,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吗?”在烟农互助组的小组会上,身为组长的祁芬兴奋地表达她的想法。“树堡年年干旱,要是把‘油老虎’换成‘电保姆’,抽水就不是事儿了,不止种烟轻松,闲地种啥都不受累,这可是造福几代人的好事,干得。”丈夫刘国春眉飞色舞的补充道。此话引得组员们拍案叫好。
“想法是好,可这费用不低吧?”有人嘟囔着说。提到出钱,大家都噤了声。“我们已经协调了电管所的支持,架电长度3.5公里,需要大小电杆32根,8000余米电线,再加上人工费,大概需要7万多元,你们十户人,一户一万元都用不到,换未来很多年的轻松,还是值得的。”刘晓华翻出这些天与电管所协商的记录,趁热打铁道。
“小刘啊,难怪你给我们组建这个互助组,就是为了让我们出钱的啊!”组员游朝国打趣道,引来阵阵哄笑。今年,树堡烟站共组建烟农互助组4个,祁芬所在的小组就是其中之一。“老游,也不能这么说,互助组不就是为了把大家集中起来,让你们互帮互助享受技术红利吗,去年你家植保的时候,不就是人家祁组长来给你们现场指导的吗!”刘晓华截住话头纠正道。
“电通了,水够抽吗?别得不偿失啊。”祁军提出了他的疑虑。
“这些我们早想到了,不仅水够用,日后的管护我们也要纳入日程。今年,我们还会在坝子村实施共享机井计划,也就是大家排队抽水,人人有份哈。”刘晓华将规划娓娓道来,打消了组员们的顾虑。十位组员最终达成了一致,共同出资7万元架设电缆。
3月10日,送电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电保姆上山喽!”村民们个个容光焕发、喜笑颜开。历时30天,32根电线杆拔地而起,受益烟地800余亩。
毋庸讳言,基础设施建设是偏远山区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在树堡乡更是如此。近年来,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严重干旱常年困扰着当地村民,以烟为生的村民们怨声载道,极大地制约了烟草产业发展。
“树堡的烟农年年与天斗,正是有了祁芬他们这样自食其力,充满斗志的烟农,我们的产业发展才更有希望,我们就是要‘带着烟农干、帮着烟农赚’。”树堡烟站站长罗刚铿锵有力地说道。2023年,树堡烟叶收购站落实面积8800亩,全站聚力于补齐协调发展短板,举全力助烟农增收,促乡村振兴。
“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信心一定会输。”望着自家整片山地,祁芬夫妇百感交集。正如他们所想,种烟这条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天帮忙,还需人努力,他们信心十足能在今年打下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09: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