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女性力量在崛起,国剧“恶婆婆”套路何时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1 11:43:00 来源:北青网

近期,随着《好事成双》《田耕纪》等剧的热播,“恶婆婆”的形象又出现在公众视野,《好事成双》中林双的婆婆无理取闹,不论对什么样的儿媳都是“无差别刁难”;《田耕纪》中的奶奶偏心跋扈、唯利是图,但言语之中也透露出自己曾经遭受过婆婆的责难。这两部作品,都是婆婆做的全是错事,儿媳的行为永远正确。

尽管带来了一系列话题讨论,但很快有部分网友提出质疑,女性主义题材的作品中,极端地丑化婆婆形象是否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呢?这种制造婆媳冲突的“炒冷饭”显然已经让很多观众有了“审美疲劳”。

女性力量在崛起,国剧“恶婆婆”套路何时休?

让“婆婆”太恶的,是生活还是编剧?

在热播剧《田耕记》里,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女主人公要对付的是一位面貌丑陋,做事恶毒的奶奶。这位“奶奶”对三个儿媳妇几近虐待,特别是对女主人公的妈妈,后者流产,“奶奶”都要她下地干活,更是拒绝花大钱给儿媳妇看病吃药。

同样热播的电视剧《好事成双》里,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女主人公不仅要面对“出轨”丈夫,还要面对唯利是图的婆婆。这位婆婆张嘴闭嘴皆是钱,对儿媳百般刁难,甚至挑唆儿子与儿媳离婚,以便攀高枝。最后,恶有恶报,自己的如意算盘不仅落空,儿子因为商业腐败事业家庭全毁。

随着两部剧的走红,两种“恶婆婆“的形象也随之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更多以往电视剧的恶婆婆形象被视频播主翻了出来。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为什么那么多替女人鸣不平的影视剧,婆婆的形象总是“恶”的,难道婆婆不是女人吗?

也有观众认为从“孔雀东南飞”到今天,时代如此发展,为什么“婆婆”却总不能进步,难道婆婆没有年轻过吗?甚至有人戏谑的说当自强自立的时代女性变老以后,是否也一定会成为“恶婆婆”,“婆婆”千百年一成不变的作恶,是生活的错,还是编剧和导演的错?

女性力量在崛起,国剧“恶婆婆”套路何时休?

为什么要塑造“恶婆婆”形象?

资深影视编剧李般若在采访中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恶婆婆形象的设置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有类似的社会现象,但在影视剧中普遍进行了极端化、集中化处理,这本身是影视剧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首先我们要理解影视剧里是必须要有反派的,矛盾冲突才多,才惹人看。婆媳关系不和睦是家庭中比较常见的矛盾,但通常家庭剧中儿子媳妇是男女主角,是不能让观众讨厌的,所以当坏人的职业就只能让恶婆婆,或者苏大强式的怪老头来担任。”

而在这种戏剧冲突的需求之外,导演和编剧们也发现,这样的极端化处理能巧妙地吸引到一批固定受众,知名心理讲师、心理培训师荀炎谈到,“这种总有受众的情况实际上是因为,不论现代家庭关系如何改变,人们总能从中找到情感的宣泄与共鸣,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讲,每个现代人都是拎着手提电脑的原始人。”

同时,荀炎也聊到,现代剧中的恶婆婆形象和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传统婆婆形象在本质上其实是有区别的,“从心理层面上来说,首先我觉得最早的中外戏剧作家不论是莎士比亚还是中国的诸多元曲,都是以男性的视角展开的,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婆婆只是一个权威的象征,除此之外并没有赋予她或好或坏的人情属性,反抗婆婆其实就是一种反权威意识,在男性视角中或许这就是最大的抗争。而在部分现代剧中,人们开始探究、解释婆婆恶的原因,婆婆将自己的经历抒发出来,最终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这可能起到了一个宣扬女性力量的作用。”

“恶婆婆”“大女主”在剧中真的成功吗?

如果说《田耕纪》中的恶婆婆可以归咎于旧社会,那么现代剧《好事成双》中的婆婆形象还能称之为合理吗?以“独立女性”“爽文”为卖点的热播剧,却塑造了这些完全反面的女性角色,这样的剧情恐怕并没有做好“抒发并理解”。

资深影评人、剧评人樱桃认为,针对婆媳关系的特殊性而刻意放大矛盾体,“我和一些网友同样想提出一个质疑,编剧是否是在污化女性,塑造一种刻板印象?难道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最难以进化的是女性吗?无论男女,与人相处就一定会有分歧或者矛盾,想要消除这些需要的是我们具有思考的能力,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编剧李般若认为,这样的人物塑造肯定是失败的,“片面的人物现在已经不流行了,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一个人是不可能完全好或完全坏,这样片面的人物是不合理的,是没办法再说服观众的。这是一个视角问题,也是编剧故意隐藏视角来制造矛盾的方式。到了后期,一般应该打开视角,让观众看到婆婆的难言之隐,然后走向和解。”

女性力量在崛起,国剧“恶婆婆”套路何时休?

什么样的角色才够有“女性力量”?

对于网友们提出的恶婆婆质疑,心理讲师荀炎认为,这是观众在进步的必然结果,“人们不再是单一的审美,而变得更加多元,我们现在喜欢看女性力量题材作品,是乐于去看到‘她’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在努力生存,努力活出自己的姿态。现在很多观众也厌倦了大女主人设,大家需要更加丰富的人性表达。”

那么什么样的女性形象才是观众想看的呢?“现代的女性是具有复杂性的,应该多从人物曾经的经历和在不同场景环境下的角色身份来填补这个“恶”的缺口,让角色更加多面性,她不仅仅是婆婆,可能还是女儿、妈妈,她也可能是职场中的某些角色,她应该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恶婆婆的角色已经让不同性别的观众都感到不适,我们的电视剧主创团队是否应该开始正视这个创作问题了呢?这种极端的恶意和矛盾并不利于社会思想的发展,应该重新思考怎样才能拍出真正的女性力量。

剧评人樱桃说,“近几年网剧开始追踪这些家庭伦理特点,原因就是逐渐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中,通过大荧幕对现代社会的生活形态进行展现。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艺方式,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具有传达思想意识的责任,我认为想要拍女性力量题材的导演和编剧应该对自己塑造的角色负责,对观众负责,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实习生 王佳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午阳光不需要被“神话”
...乐颂》IP终于迎来了完结篇。除了《欢乐颂》系列,昔日国剧的“金字招牌”正午阳光,因为产量增加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几年也不断出现“扑街剧”。而当许多人感叹正午阳光跌落神坛时,
2024-03-20 21:36:00
《好事成双》电视网播两开花,出圈除了“爽”和“刚”还靠什么?
...向,以及当下观众的偏好把握,给剧集产业提供了参考。国剧“刚”学,跑通“战争剧”逻辑《好事成双》的叙事特色,就在于一个“刚”字。不同于类似题材的剧中,从家庭生活里遍体鳞伤败退、
2023-10-12 01:01:00
《她的城》张静初林萧的嘴,把豪门当事业,高露被“大饼”框住
...小美三位都市女性她们的婚姻、事业,显而易见这又是部套路剧。这些年有不少打着女性主义的影视剧,它们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是几个不同状态的女性好友互助的故事,经常出现的设定便是全职富
2023-08-28 00:06:00
豆瓣9.5分!每一集都爆哭,这韩剧太牛了,啪啪打脸国剧
...生命与精神的代际传承。相对于隔壁还在各种手撕小三的国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不知道高明了多少。/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04-23 00:20:00
...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纪录,最高峰值达4.811,成为新春档期国剧市场的一匹“黑马”,再次印证了家庭年代剧的独特魅力。《六姊妹》根据伊北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是北京市广电局重点资助项
2025-02-18 11:43:00
才播3集就飙升榜第一,观众好评如潮,这把闫妮又稳赢
没想到,这个5月最“破圈”的国剧角色,竟然是“老人”。先是一部《漫长的季节》,“东北老三只”横空出世。靠着国剧罕见的艺术品味、东北文艺复兴温柔暖心的故事和几乎全员封神的演技,一度
2023-05-10 10:12:00
一个儿媳,吃定婆婆的最佳手段:冷
...模式在真实的婆媳关系中显得力不从心。婆婆的出牌不按套路:其次,婆婆基本都不会按照儿媳们的设想来出牌。婆媳关系有着微妙的性质,婆婆的身份可能和她在其他场合的身份截然不同。我有个
2024-01-08 06:01:00
气晕全网的“恶婆婆”,人设是演的、月入4万
...婆婆”视频,往往没有“恶婆婆”视频吃香,因为它们的套路很难戳中未婚年轻人的心理,仿佛在制造一种虚与委蛇的共同繁荣。可是说到底,无论是“好婆婆”还是“恶婆婆”,它们的出发点都很
2024-01-04 22:43:00
婆婆全款帮我们买房,但听到房产证名字,我发现全是套路!
...当婆婆告诉我们房产证上的名字时,我却发现这背后全是套路。原来,婆婆在买房时,将房产证上的名字写成了她自己的。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毕竟我们一直以为这是给我们买的房子。我们试图
2024-03-11 08: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用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幽默语录火遍全网,6元鸡排卖出60元的情绪价值,其幽默风趣的经营方式和真诚服务近期引发网络广泛热议
2025-10-09 10:00:00
冠军揭榜!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圆满结束!
10月5日,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在四川省德阳市圆满闭幕。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支大学组队伍以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2025-10-09 10:49:00
胡欣红据媒体报道,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一夜之间从“宠儿”变为“弃儿”。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未卖完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
2025-10-09 10:49: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央政法委网站消息,2025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2025-10-09 10:56:00
宏昆集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 共绘“陆地游轮”品牌发展新蓝图
9月27日,宏昆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品牌战略规划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宏昆酒店集团董事长兼CEO叶漫青、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2025-10-09 10:56: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书院·阅莱阅好 悦读秋韵】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举行“家国同庆·书香传情”阅读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农家书屋内书声琅琅、笑语盈盈,一场以“家国同庆·书香传情”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行
2025-10-09 10:28:00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64】在金融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2025-10-09 09:29:00
国庆坚守“医”线 | 看不见的战场,离不开的“侦察兵”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十月,红旗飘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朋友圈里,是各地的美景美食;欢声笑语中,是阖家团圆的幸福。然而,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个地方
2025-10-09 10:28:00
画里有话|教育的“桥”不该由跪下的身体搭成
近日,河南郑州中牟县某学校班级组织的“愧疚教育”活动引发热议。活动中,家长们跪成一排,学生蒙眼从家长背上踩过。有女生摘开眼罩后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
2025-10-09 09:2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随着国庆中秋假期收官,不少市民将回归工作模式。回顾这个假期,他们没有经历旅途的奔波,却在熟悉的城市里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2025-10-09 07:26:00
以传统文化凝聚侨心、联结两岸,栖霞区两场中秋主题活动接连举办一轮“中秋月”,照进游子心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朱国磊)近日
2025-10-09 07:32:00
AI-AR导航定位“精准打靶”肺结节这项全国首例手术操作更便捷、更安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潘相龙吴怡“本还在为术前多闯一道‘难关’而忧虑
2025-10-09 07:33:00
高淳蟹,行天下
“捆”住新鲜,“扎”起财富!高淳蟹,行天下日前,高淳区固城街道蟹农忙着分拣、捆扎刚捕捞的螃蟹,通过物流销往全国。通讯员魏宏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10-09 07:32:00
这个假期被江西“暖”到了(图)
金秋十月,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江西不仅以青山绿水迎接八方来客,更用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温暖瞬间
2025-10-09 05:14:00
“注水肉”最高可处货值20倍罚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肉品安全关乎百姓餐桌与健康。近日,《江西省家畜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2025-10-09 0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