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陶澍任两淮盐政后,按例每年有养廉银5千两,但他认为自己的常俸‘已极优厚’,故而将每年的养廉银上交国库。任两江总督后,两淮盐政衙门照例每年支付‘赏需银’2万两,被其力拒,并明令裁革。”7月仲夏,湖南安化县茶廉主题公园在晚霞的映衬下越发迷人,几个散步的群众正在本土历史文化名人陶澍“廉故事”的宣传栏前驻足观看,不由得为其廉洁奉公的事迹发出感慨和赞叹。
安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涌现了许多“古廉”“红廉”代表人物,他们大公无私的“廉迹”盛名远扬,给后人留下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和源泉。为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安化县纪委监委注重提炼本土历史文化中的“廉”因子,并引导各地各部门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察看文物古迹、石刻茶碑,走访当地群众,查找史料等方式,深入挖掘县内古圣先贤、清官廉吏、革命先烈、知名茶人的廉洁故事。
经过精心挖掘梳理,20余个富有安化味道的“廉”故事脱颖而出。这些故事有理有据,生动感人又蕴含教育意义,如清代两广总督陶澍回乡、清代云贵总督罗绕典拒收“送上门的银子”、浙江布政使龙锡庆“不为半点昧心事,岂受一文非份钱”、开国少将邓克明“我的子女都按组织原则办事”、开国上将李聚奎“风范长留世间”、县和平解放功臣熊邵安“主动退回工资定级”等。
安化县纪委监委在注重“盘活”本土名人“廉故事”的同时,还注重讲好安化“廉故事”。陶澍广场茶廉文化长廊前人头攒动,引吸了无数民众前往驻足停留;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展陈企业在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红廉”“古廉”故事,前往参观打卡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红色安化”陈列馆里革命先烈的英勇勤廉事迹在这里娓娓道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继承先辈遗志发奋图强;紫薇中学通过“紫薇之声”广播站在课间播放本土“廉故事”,将清廉文化渗透校园生活日常……
该县纪委监委引导各地各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栏、大型活动等平台和媒介,将这些故事以视频、图文、花鼓戏等接地气的形式再现于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中,让安化茶乡处处“廉花”盛开。(李凤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