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在达州钢铁轧钢厂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相互扶持、齐心协力、默默坚守,用责任和担当,共同守护着企业和自己的小家。
40岁的王洪权是轧钢厂维检车间主任,2004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与众多大学生一样怀着远大理想和抱负,来到达州这座陌生的城市,成为达州钢铁一名普通的电工。由于他踏实肯干,工作中刻苦钻研,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同事的介绍下,王洪权与达兴能源工人廖映红认识后喜结连理,从此他们两人成了工作中的战友、人生路上的伴侣,共同组建了幸福、温馨的小家庭。
这些年来,王洪权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从一名值班电工逐渐成长为现在的轧钢厂骨干力量。作为设备维护车间的带头人,他随时处于待命状态,遇到难解决的设备问题他会第一时间到现场,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源才会离开。
2022年8月,公司下达了一棒冷床改造指标任务,该任务必须在15天内完成。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正值高温天气,为了提前完成工期,王洪权带领设备维护人员加班加点地干,为了能够时刻了解冷床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他更是把家搬到了办公室,实时掌控现场的情况。他与大家共同努力提前6天完成了一棒冷床改造工程,得到了公司及分厂领导的一致好评。
王洪权说:“作为设备维护人员,随时都要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到心中有数,轧钢厂的生产离不开设备,现场是设备人的阵地。”也正是因为王洪权的责任和担当,同设备维护人员一起奋力拼搏,才使得设备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为公司及轧钢厂完成指标任务做出了应有贡献。
王洪权的妻子廖映红,她深知企业生产对于设备维护人员的重要性,这些年来,她不仅要忙于自己的工作,也要兼顾家庭。廖映红总是以实际行动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王洪权的事业。
廖映红说:“如今,我和王洪权已经一起携手走过了16个年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在节假日、周末加班,我们常常聚少离多,但是在生活中王洪权体贴入微,是个非常称职的丈夫。”
面对妻子和孩子,王洪权有些愧疚,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对妻子的感谢。“正是妻子背后一直默默支持和对家庭的付出,才有我们幸福的小家。”王洪权感慨,有了千家万户的支持,才汇聚出达州钢铁的发展合力。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邬昌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5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