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蘑菇书记”:食用菌引领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20 10:36:00 来源:大众网

在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有一位被村民们亲切称为“蘑菇书记”的领头人,他就是西朱村的党支部书记朱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声中,朱勋带领西朱村走出了一条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振兴之路。

负债村的华丽转身

曾经的西朱村,是一个负债高达150万元的“三无村”——无产业、无特色、无活力。面对这样的困境,朱勋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深知,要想改变村庄的面貌,就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西朱村发展的产业之路。

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朱勋决定将食用菌产业作为西朱村发展的新引擎。他带领村“两委”干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通过引进大球盖菇种植技术,开启了西朱村的绿色征程。

在朱勋的带领下,西朱村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创新性地采用了“食用菌+瓜果+蔬菜”的三茬轮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减少了闲置土地,优化了生态环境。食用菌的种植不仅修复了土壤,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还改善了土地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恒温棚下的产值飞跃

为了打破气候对食用菌生产的限制,朱勋决定在基地采用恒温棚技术。这一决定虽然意味着更高的电力消耗,但带来的却是产值的大幅增长。“恒温棚技术让我们每年可以进行三季种植,而传统的日光棚仅能进行单季生产。”朱勋说,“虽然电力成本有所增加,但产值却是日光棚的两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在权衡电力消耗与产值增长的关系时,朱勋展现出了前瞻性的眼光和决断力。他深知,只有敢于投入,才能换来更大的回报,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国家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背景下,朱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他带领团队将秸秆打捆、收购粉碎的玉米芯、木屑等原料,用于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制作。“通过使用秸秆替代传统栽培基质,我们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约1/3,显著减少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同时,这一做法也有效降低了碳排放,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朱勋介绍道。

在朱勋看来,秸秆的华丽变身不仅是一次技术的革新,更是一次观念的转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秸秆的价值,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深入发展。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渣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但朱勋却从中看到了新的机遇。他决定将处理后的菌渣直接还田,用于土壤改良。“菌渣有很好的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能够替代化肥来补充土壤肥力。这样既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又没有化肥残留,对环境更友好。”朱勋说。通过菌渣还田,西朱村的土壤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们发现,使用菌渣改良后的土壤更加肥沃,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也有助于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的绿色引擎

在朱勋的带领下,西朱村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从未停歇。他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不断改良和研发新的食用菌培育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我们单位面积的产量已经从之前的400-600斤/亩,提高到了现在的2100斤/亩。”朱勋兴奋地说,“这样的技术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推动了低碳农业模式的发展。”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西朱村的食用菌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跟随朱勋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

为了让西朱村的食用菌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朱勋带领团队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他们既注重线下销售,也大力发展电商渠道。“我们现在既有电商渠道,也有线下销售渠道。线下,主要是在济南、临沂等省内城市销售;在电商平台上,我们的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朱勋说。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拓展,西朱村的食用菌产品逐渐在各地打响了名气。

如今的西朱村,已经从一个负债累累的“三无村”发展成为年收入超50万元的示范村。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朱勋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朱勋将继续带领西朱村的村民们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通讯员 辛静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0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泰安市新任职村支部书记培训班赴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开展现场观摩活动
...午,秋阳煦暖,泰安市新任职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一行走进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食用菌产业基地,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的现场观摩活动。活动现场,西朱村党支部书记朱勋热情接待了培训班
2025-10-15 22:53:00
通讯员 杨怀飞 李树峰眼下,正值羊肚菌种植养菌期,在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忙着播种。从2020年开始,西朱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西
2025-01-13 17:43:00
...个基地年产值超过280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0多万元。”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刘猛介绍。在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羊肚菌菌丝已经开始恢
2025-03-04 11:44:00
...谷里镇开拓创新,科学谋划,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兴办民生实事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构建村兴、民富、景美的新农村。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家家有门路、人人能创业
2023-07-13 19:07:00
通讯员 李树峰春日的新泰市谷里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在泰安市宏丰农业高标准菌菇种植基地,一个个食用菌养殖大棚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为羊肚菌摆放外援营养袋。只见他
2024-02-28 14:34:00
新泰市谷里镇玻璃瓶飞上“数据云”
...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公司副总经理秦成斌说。新泰市谷里镇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在加大招引力度上出实招,在推进企业技改扩规上不松劲,倾力打造全国知名玻璃小
2023-07-31 16:48:00
通讯员 巩玉龙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月18日,新泰市石莱镇举办“齐心协力启征程•聚力实干争先锋”干部教育培训班,促使全镇机关干部、村干部迅速收心归位,以崭新的工作状态和干劲提早谋
2024-02-19 16:27:00
...讯员 李效钦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泰市樱桃种植逐渐成长为当地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新泰市樱桃持续火爆的背后,离不开农业银行的倾力支持,从规模化种植到贸易流通,
2024-10-16 16:56:00
...导企业合规经营,服务企业准确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助力特色产业走稳健康发展之路。走进泰安市永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在现代化菇房里,智能补光系统
2025-07-04 23: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实习生赵韵涵)11月11日,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承办的“稻浪与星辰”美丽乡村艺术展在金陵美术馆开幕
2025-11-12 08:05:00
水有“哨兵”物联网,蟹有数字身份证固城湖螃蟹:信用“织网”,品质“领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今年10月21日上午
2025-11-12 08:05:00
家门口的“充电站”,既助求职“充电”,也助创业“放电”雨花夜校:点亮“八小时外”的技能成长之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洁尘通讯员刘建宇华灯初上的傍晚
2025-11-12 08:05:00
两桥施工忙 竞赛促干劲
11月11日,沪渝蓉高铁(左)、宁淮城际铁路(右)跨滁河大桥加紧建设中。中铁上海工程局开展劳动竞赛掀大干热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架梁贯通、如期通车。通讯员张刚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11-12 08:05:00
2025年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举行南京市聋人学校代表队获得两个特等奖本报讯(记者钱红艳)近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在仪征举行
2025-11-12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通讯员陶立齐近期的一个周五下午3时,在中国(南京)软件谷工作的程序员秦云朗驾车驶上宁宣高速
2025-11-12 08:06:00
国网江苏电力首批共享专利签约专利共享,职工企业双向获益本报讯(记者吴春霞)“没想到一个因直流接地故障导致检修延期的生产难题
2025-11-12 08:06:00
童趣天地亮相新街口
近日,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场户外广场“小黄鸭城市乐园”缤纷亮相。旋转木马、小火车、蹦床等游乐设施,在闹市区打造出欢乐空间,为亲子家庭提供休闲新选择,同时带动商圈客流,助力消费活力再升
2025-11-12 08:06:00
□贾钢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
2025-11-12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婷婷)近日,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南京可再生能源学会、东南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一届长三角新能源国际会议在南京鼓楼高新区召开
2025-11-12 08:06:00
□赖风葛玉红单俞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25-11-12 08:06:00
本报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老师建议我先参加电工培训、考取证书后再就业,这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近日,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
2025-11-12 08:06: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10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8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教育体育局、都昌县城市管理局
2025-11-12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熠帆、曹智健)近日,赣州市宁都县梅江镇领秀新都小区业主杨先生(化姓)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12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7天免费入住‘洪漂驿站’”“打工人轻松吃上实惠营养餐”……11月11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共青团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2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