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文物里的国潮丨探寻漕粮质检的“密码本”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04 22:02:00 来源:缘之心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通州取自漕运通济之意,自古是漕运重地

通州的文化,离不开运河的文化

今天我们来探寻通州运河文化背后的故事

今天带你们看的这件文物

就是这个写满了神奇密码的扇子

叫做军粮经纪密符扇

元朝郭守敬对隋唐大运河

进行了裁弯取直的“大手术”

有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

从北京直抵杭州

在明清两代的不断维修改进下

成为国家漕运的命脉

运力相当发达

满载粮食的船只穿梭其间

从江南运往京城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呢

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大运河边

大运河边上有很多的码头

在通州历史上就有土坝码头、石坝码头等等

从南方运来的几百万担的粮食

在历史上就从这些码头上岸,需要进行验收

谁来验收呢——军粮经纪

我们今天这把扇子的主人,就是一名军粮经纪

为了保证粮食质量,防止滋生腐败

凡是漕粮入仓,都要经过查、验、运、纳粮、入仓等一系列繁琐严格的手续

而负责此项工作的就是军粮经纪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站

设置了土石二坝两个管理机构

沿袭了明朝漕运制度的做法

其中石坝码头的大光楼俗称“验粮楼”

验粮就是这里的头等大事

一枝塔影认通州

从南方来的漕公

远远地看到我身后的燃灯塔

就知道通州到了

此行的目的地也就到了

他们在我们脚下的石坝码头这儿交粮

而岸上的军粮经纪就在这儿验粮

验完粮之后

在边上的大光楼上,负责监督漕运的户部坐粮厅官员

手拿军粮经纪密符扇,监督军粮经纪

把粮食交到通会河当中的葫芦头

一直运向北京城的粮仓

每名军粮经纪在经过反复验查后

会在漕粮布袋上签上自己的代号

以此作为质检合格的证明

递交给户部坐粮厅的官员进行检查

验收合格的粮食,就会沿着通汇河来到京城内的粮仓

这里是京城十三仓之一的南新仓

属于皇家粮仓,大运河正是一条经济命脉

把南方的漕粮顺利送到京城

供应首都人民的粮食需要

军粮经纪密符扇在其中

正发挥了保障漕粮运输的关键作用

密符扇其实就是军粮经纪身份的密码

是朝廷授予漕运军粮经纪人员的工作凭证

监察官员会随时抽查漕粮质量

若有不合格的、发霉、掺假的粮食

就对照粮袋上的符形以及扇子上的密符

查出军粮经纪的真实姓名,予以惩处

扇子上面每面有

50

个代号

每个代号是一个密码

这呢是通州,这呢是小楼

小楼画的是一个什么呢,鲶鱼须的一个形象

它代表通州的特产美食,小楼烧鲶鱼

这呢还有王麻,也就是王麻子剪刀,它是一个剪刀的一个造型

这还有骆驼,北京城是有骆驼运送各种货物的

这还有冬瓜,这边还有石榴葡萄核桃

哎这还有个鸭子,南京烤鸭沿着大运河传播到了北方,变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北京烤鸭。

密符的来历

最初因由军粮经纪本人按照自己想法意愿或者混名绰号等来综合创制

而持有通州密符者,在百家军粮经纪中也受到众多经纪人的最高礼遇

然而,大运河作为国家运输主力

1901

年戛然而止

停漕令的颁布,大运河失去了往日的繁忙

密符扇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悄然退场

扇面上

100

个密码沉没在了岁月长河中

它见证了大运河的辉煌,见证了漕运码头的繁华

可以说读懂这把扇子,就能了解千年漕运的独特文化【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独特的文化活动。过去,每年春天,当第一批搭载着南方漕粮的漕船抵达通州时,当地都会通过祈福、花会表演等形式共同庆祝,祈福新一年风调雨顺。“五一”假期期间,这一情景演出每天都会在
2025-04-26 23:38:00
中外专家学者泛舟通州 共话千年运河文明
...诗可以反映出,当时沿着大运河而来的,不单单是物资、漕粮和建材,大运河还是人才和信息的通道。”任德永讲道。在人文交流方面,运河不仅沟通了国内,还是中外文明交往的水上通道。意大利
2023-11-22 20:36:00
他们是清朝时期养活京城十二万八旗禁旅,却最终被抛弃
...持了京城十二万八旗禁旅、宗室成员和京官的俸粮。这些漕粮全部是从江南六省通过大运河一直输送到通州。通州是个重要的转远点,漕粮在此处被早已等候的装卸工陆续装袋,一部分运往当地的三
2023-10-27 00:58:00
这本一百多年前的影集,为“新政”拾遗补阙
...为“新政”拾遗补阙《仓场验米图》再现清末南粮北运、漕粮验收的真实场景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仓场验米图》影集以文字与影像的形式,再现了百年前南粮北运、漕粮验收的真
2023-09-25 00:11:00
大清各级官吏是如何通过漕运中饱私囊的
...,狭义的理解是指通过运河将江南一带的粮食运至北京。漕粮主要供给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等。这一制度为国家统一、粮食稳定、南北经济沟通和商品流通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制度
2024-06-20 21:08:00
穿越千年盛世 再现运河繁华:2023年大运河“开漕节”系列活动启动
...节”是通州独有的大型文化活动。“开漕节”是庆祝首批漕粮从南方运抵通州的日子,定在每年农历三月朔日举行。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一原在开幕式上表示,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
2023-04-17 17:55:00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更适合年轻人体质的畅游大运河“打卡地图”快快收好!
...修时,南北添建平台各三间。明清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故也叫验粮楼。时过境迁,物换星移。沉睡了一个多世纪的大光楼,本世纪初叶在其遗址附近的今日大运河西岸,破土仿建,亦曰“大
2023-10-31 17:06:00
沉浸式情景剧表演《开漕盛典》创大运河文旅新热点
...万里南来第一船”,自明朝起,每年农历三月朔日,首批漕粮从南方运抵通州之时,官民共庆“开漕节”表达对新年风调雨顺的祈求与对大自然的敬畏。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之际,“2024
2024-04-22 12:03:00
擦亮“大运河”金名片 文体旅融合展新景
...”,见证着千年漕运历史为通州这座运河之城留下的丰富文物古迹和美景,也讲述着运河文化生生不息的传奇故事。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活
2023-11-12 16: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