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库房+科技” 可保存文物的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1 21:5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为补充目前基层文保单位文物保存空间的缺陷,实现对保存空间微环境的精准控制,以多元化、低成本、高效能的藏品保存设备——“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应运而生。日前,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开启试运行。

“库房+科技” 可保存文物的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

根据国家文物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全国正式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6565家,其中未定级的中小博物馆有4千余家。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至少半数以上由中小博物馆保管。而这些中小博物馆大都存在藏品库房空间不足、保存条件差等问题,给文物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库房+科技” 可保存文物的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

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是一款专为文物存放、养护与管理而设计的,可以帮助非等级博物馆解决文物(藏品)保存条件差的难题,具有空间拓展性、组装灵活性、调控智能性的“库房+科技”产品,相较于传统智能化储存柜一套动辄三四十万的总成本,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性价比更高,且空间容量大,养护功能全,安全性能高。

“库房+科技” 可保存文物的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

在舱体结构上,该产品采用组合式设计,整体使用广泛应用于制作高铁、动车的高强度工业铝型材,通过螺栓连接,密封处施胶,整体无焊接、铆接工艺,可实现反复拆装利用,模块化程度较高。在环境控制方面,采用恒温恒湿空气净化变频热泵空调机组,为方舱提供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检测净化服务以及稳定可靠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服务,从而达到高质量保存的目的,具有高能效比、高可靠性、高精度等特点。此外,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集成了消防、照明及智慧库房管理系统等相关设备设施,使文物可在防火、防盗、防尘、防虫、恒温恒湿、智能监控的环境中得到保护。

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通过解决基层藏品保存环境问题、减少基层文物库房投入和合理利用存储空间、提升藏品库房智能化程度三个维度,实现文物保存环境的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塑造。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殷维

图片来源伪满皇宫博物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科技赋能文化保护与传承
...博物馆智慧化服务 伪满皇宫博物院的“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将科技融入文物保护,大大提升文物保护质量。 张扬 摄本报记者 孙娇杨 实习记者 金昱含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
2023-10-18 07:14:00
“点亮文博之光”吉林省中小型博物馆之眼艺术宫盛大启幕
...有前卫的可视化库房,还有文博界第一个组合式智能文物方舱,它运行着该院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库区管理系统。这里将成为博物馆践行“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理念的新舞台。在主会场活动的最后,
2023-05-19 16:49:00
三星堆300余件文物亮相新馆
...供了现代化、科技化的选择。新馆“世纪逐梦”展区的“方舱考古”展项采用最新的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将考古方舱还原到展厅里,反映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六个新坑的发掘工作。其使用的播放服
2023-08-01 16:43:00
太会整活儿,这些“黑科技”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讲话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三星堆太会整活儿了,文物元素“飞”出博物馆,散开在广汉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数字技术让零散的文物碎片拼接在了一起,跨越3000年,它们终于在这里重逢。
2023-10-21 19:32:00
“摸不着”的数字孪生 带来“看得见”的效益
...应工厂产线生产运营状况。受访者供图图为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上滚动呈现的城墙实时情况。受访者供图4月30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国家动漫园里的大型动作捕捉棚内,身着特定装备
2024-10-15 06:51:00
全省文物局长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今年实施西安城墙保护修缮工程
...景道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将建成“秦东陵发掘保护方舱”扎实推进考古和历史研究。加快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推进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实施秦东陵考古坑壁加固工程,建成“
2025-01-22 07:22:00
...构等单位,对展陈展示设施设备、大型实验室设备、考古方舱、现场平台等进行更新升级。建设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试验平台,更新配备大位移作动器、加速老化装置等。推动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
2024-05-24 19:55:00
本文转自:新华社记者12月7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进一步提升考古设施装备水平,国家文物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
2023-12-07 21:27:00
告别“晒书捉虫”上万件文物搬进“新家”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告别“晒书捉虫”上万件文物搬进“新家”眉山三苏祠构建文物保护新体系三苏祠文物摄影室项目。王越欣摄“以前,三苏祠没有专业的文物库房,文物都是放在普通库房里,现在
2024-06-11 02: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男留学生与女生同住一栋学生公寓?重庆理工大学回应
中国网9月16日讯 9月16日晚间,重庆理工大学就此前网传“男留学生与国内女生同住一栋学生公寓”发布情况说明。内容如下
2025-09-16 22:23:00
她是老师,是“妈妈”,是大山里的“点灯人” |记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黄俊琼与她的孩子们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丁美珍、马琼、水柏年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
2025-09-16 22:01:00
“手术非常及时,第一次遇到服务这么好的医院!”七旬老伯异地求医收获满满感动
“医生和护士的态度都非常好”“手术非常及时,主刀医生做得也很好”“第一次遇到服务这么好的医院”,近日,南平的许伯复查时
2025-09-16 22:15:00
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精准医学培训授课活动圆满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李思)金秋九月,正值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7日,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精准医学培训授课活动顺利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肿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2025-09-16 21:11:00
小叶医探 | 以“游戏化沟通”守护儿童安全,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是世界患者安全日,今年的主题为“安全护理每个新生儿和儿童”。日前,“小叶医探”从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2025-09-16 19:59:00
“车祸现场5人被困”后续:除乡镇干部外,还有多人冒险施救
大皖新闻讯 车祸现场5人被困,贵池乡镇干部冒险相救。大皖新闻昨日报道了近日发生在贵池区的一起感人救援故事。9月16日,被救驾驶员家属吴燕女士联系大皖新闻记者
2025-09-16 19:24:00
武当山供电所全力保障秋季汛期供电安全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乔会琴)入秋以后,雨水渐多。为保证辖区线路正常运行,9月16日,国网丹江口市供电公司武当山供电所电力“守井人”对辖区10千伏金花树线路设备开展特巡
2025-09-16 18:28:00
直击!福州800多名热血青年出发
披戎装,踏征程!今天上午,2025年下半年福州市欢送新兵活动在福州火车站举行。福州800余名新战士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和祝福
2025-09-16 18:56:00
临近中秋,月饼成为焦点。据《工人日报》9月16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部署遏制“天价”月饼工作。此举延续监管思路
2025-09-16 18:33:00
黄山邀你和张明敏在迎客松前共唱《我的中国心》
大皖新闻讯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1984年央视春晚,中国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
2025-09-16 18:15:00
【青春向军营】哥哥二次入伍,和弟弟一起当新兵
9月14日,织金县迎老兵送新兵的广场上,锣鼓声声,人头攒动。“光荣门”两侧锦旗招展,在秋日阳光下格外鲜亮。新兵郑永健和郑永康的父母也站在人群里
2025-09-16 16:48:00
8万元买心理疏导打水漂?家长投诉教育机构:效果不符还遭退费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苗 刘志坤 孙明近日,多位家长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在山东纽扣远程教育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纽扣教育”)购买数万元的心理疏导
2025-09-16 16:38:00
又是一年教师节。社交媒体上涌动着对恩师的深情告白,鲜花再次成为这个初秋最温暖的风景。在叙事与抒情之外,我们或许更需要一次沉静的凝视——凝视那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
2025-09-16 16:00:00
民俗盛宴迎客来——平度市第三届桃源民俗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
鲁网9月16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王浩 通讯员 王雪莲 王璐)金风送爽织锦绣,艺海欢歌奏华章。9月13日,平度市第三届桃源民俗文化艺术节在风景如画的桃源养生谷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6 16:12:00
菏泽京环:闻“汛”而动,1000余名应急人员坚守一线,全力保障城区道路畅通
大众网记者 沈甲亮 菏泽报道9月16日,菏泽降雨,部分路段出现积水现象。面对突发雨情,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提前预判
2025-09-16 1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