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院士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AI育种与生物技术前沿发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3-21 21:05: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3月21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育种专家如何随心所欲精准培育具有完美表型新品种?在3月21日举行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众多院士、专家、业界代表等围绕AI育种与生物技术融合等方向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院士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AI育种与生物技术前沿发展

3月21日,生物育种产业化与企业发展论坛在三亚举行。记者 沙晓峰 摄

当前,全球生物育种技术正进入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关键阶段,人工智能的深度赋能已成为决定未来育种体系竞争力的核心变量。传统育种方法依赖长期试验与经验决策,研发周期长、效率受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效、精准、绿色发展的需求。要实现生物育种技术的体系性升级,必须抓住人工智能变革农业生物技术的重大机遇,推动育种体系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精准选育方向转型。

院士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AI育种与生物技术前沿发展

3月21日,生物育种产业化与企业发展论坛在三亚举行。记者 沙晓峰 摄

3月21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分论坛生物育种产业化与企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韩斌以及来自中国种子集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大北农创种科技等科研院所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围绕智能品种智造、AI育种、应用DeepSeek加速育种科研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加速智慧育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谈及AI育种,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认为,借助智慧育种推动种业创新,是实现产业振兴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路径。以大数据为依托,整合传统育种技术与新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智能种业这条新赛道上吸引众多人才投身其中,共同开展人工智能相关合作。

“生物育种技术的核心是要持续助力农作物单产提升。未来中种集团也将结合市场最新需求,不断推进技术更新迭代,布局丰富的生物育种产品线,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中种集团种业共创平台市场部负责人王小龙说,他们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玉米高产抗虫新品种落地,加速生物育种商业化进程。

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从国家科技战略高度看,人工智能赋能生物育种不仅是技术变革的方向选择,更是农业科技自主可控、确保种业安全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在未来全球种业科技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须通过人工智能推动育种技术体系升级,从而实现基于智能计算的关键大品种AI设计智造。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郭微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1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院士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新质生产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田”变为现在的“靠科技种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生物技术、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当前,全球种业正迎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
2025-03-21 15:36:00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生物育种”这一种业“热词”被频频提及。在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分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以《生物育种与健康饮食》为题,为加快推动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分享真知
2024-01-07 15:55:00
海南省陈松林院士工作站三亚揭牌
...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物技术专家。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海水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
2023-06-19 17:4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赞三亚杂交水稻示范成果:能帮助更多国家
...斗在南繁,他充分发挥水稻生物学多学科合作的优势,将生物技术和遗传资源渗透到水稻育种领域,在水稻遗传种质资源发掘创新、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分子育种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在第三届三亚
2024-01-06 15:57:00
...读种业未来机遇,本届大会精心筹备了领袖论坛、玉米与生物技术论坛、水稻和麦类论坛、畜牧与水产论坛、园艺作物论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招商推荐会、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大北农
2023-01-04 15:48:00
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院士专家点赞三亚: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南繁是种业的热土、“中国种子”的摇篮。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丰富的育种资源在南繁集聚,越来
2024-01-06 01:43:00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论坛举行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建言献策本报讯(记者 郭志华 实习生 何承儒)1月4日,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论坛在三亚举行,该论坛系第三届三亚国际种
2024-01-05 05:43:00
玉米与豆类论坛举行 专家共话大豆玉米发展之道
...和豆类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1月5日,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分论坛——玉米与豆类论坛上,行业专家学者分享的内容涵盖基础研究、传统和生物育种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
2024-01-05 23:55:00
...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代表大会、领袖论坛、玉米与生物技术论坛、水稻和麦类论坛、畜牧与水产论坛、园艺作物论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招商推荐会、“大北农创种之夜”招待晚宴等多场重量
2022-12-30 03:3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出海再提速!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旗下7天酒店出海,同日签约10个项目
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再次迎来关键节点。10月31日,其于深圳正式宣布,国民品牌7天酒店将进军东南亚市场。这是继今年8月底
2025-11-01 10:02:00
10月28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近1800家海内外知名展商齐聚
2025-11-01 07:03:00
正式发布!视源股份牵头制定《娱乐用车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10月23日,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商用显示标准研究组第六次全会暨标准研讨会上
2025-10-31 08:20:00
中感集团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以系统性创新重塑矿山作业安全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上,中感集团创新展示的“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025-10-31 08:51:00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杰科技董事长于洋受邀出席2025首席数据官峰会论坛,并作主题为《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
2025-10-31 08:51:00
■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打通数据壁垒与业务断点,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融通发展■建立功能完善
2025-10-31 09:05:00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下,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究竟什么样的图书馆更“聪明”?近日,第五届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2025-10-31 09:05:00
Mutual妙趣艺:全球战略+资源整合,打造文娱IP数字资产化标杆
Mutual妙趣艺于2020年成立于美国加州,专注于文娱IP(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化领域。公司的核心定位是打造“数字资产领域的AWS”
2025-10-31 10:57: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2025年第四届移动网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在本次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信通院权威发布了2024年“全国百城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结果”
2025-10-31 11:43:00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广西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正加快构建一条“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特色发展路径
2025-10-31 11:46:00
aigo国民好物成为第32届WCGC全球总决赛官方唯一翻译类供应商——以中国智造共铸无界对话的全球盛事
上海,2025年10月 —— 备受瞩目的第32届世界企业高尔夫挑战赛(WCGC)全球总决赛于2025年10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东庄海岸高尔夫俱乐部隆重举行
2025-10-31 11:52:00
让检测全面拥抱AI!科学指南针2025产品服务发布会举行
让检测全面拥抱AI!10月30日,科学指南针2025年度产品服务发布会在杭州举办,来自高校院所、企业、分析测试中心等多方行业代表到场参会
2025-10-31 11:52:00
培育钻定制哪个品牌好?2025最新测评出炉,国产珠宝高性价比领跑榜单
曾几何时,钻石承载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爱情神话,而天然钻石的稀缺性更被赋予了极高的市场价值。然而,随着实验室培育钻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2025-10-31 12:14:00
在企业商旅管理从“费用管控”向“全流程智能管理”演进的关键时期,平台竞争力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预订功能,而是延伸至合规风控
2025-10-31 12:16:00
拓竹荣膺《时代》最佳发明,3D打印技术步入主流创新支撑体系
近期,《时代》周刊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揭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300项突破性发明中,仅有4项被明确标注为3D打印创新
2025-10-31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