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田豆豆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桂华教授团队在《科学》子刊 Science Advance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PD-L1蛋白K162位点甲基化是实体肿瘤抗PD-1/PD-L1免疫治疗耐药的原因,为设计针对性的药物、扭转免疫治疗耐药奠定了基础,为临床肿瘤患者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恢复机体免疫能力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但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使用免疫检查点药物无效而引起免疫逃逸,即免疫治疗耐药。
免疫逃逸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肿瘤进展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识别并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针对免疫检查点PD-1/PD-L1的治疗已被多国批准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如结直肠癌、肺癌、胃癌、黑色素瘤等的一线治疗或后续治疗,也有多个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然而,在临床治疗中,一部分PD-L1表达较高的肿瘤却表现出PD-1/PD-L1免疫治疗耐药,其潜在原因值得深入探索。发现新的抗PD-1/PD-L1治疗获益人群筛选标志物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研究指出,当PD-L1蛋白K162位点发生甲基化修饰后,PD-L1同PD-1的结合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免疫治疗因耐药而失效。而PD-L1第162位赖氨酸甲基化水平/总PD-L1表达量的相对值可能是更可靠的预测抗PD-1/PD-L1治疗敏感性指标。(通讯员 常宇 徐向上 黄昌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