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王鸣镝
最近,《半月谈》揭露了一些地方农业试验田测产造假现象,高产数据你追我赶,各种“纪录”不断刷新,今天这里水稻亩产1200公斤,明天那里就能突破1300公斤,恍如穿越到亩产万斤的年代。
从试验田里做手脚,到测产作弊掺假水,个别地方农业试验田测产造假“放高产卫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偏离了试验田测产的正轨,更给农业生产埋下巨大隐患。更有甚者,把追求“漂亮数据”作为唯一目标,把秸秆叶子都算成“粮食”,将农业试验田测产变成了造假工程。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是芯片中的芯片,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试验田测产数据造假不仅误导政策制定者、误导市场、误导农民,更让科学严谨的“农业试验”演变成了一场荒唐的“数字游戏”,伤害农业生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治顽疾还需下猛药,根治“测产造假”还需打好组合拳。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农业试验田测产相关办法和管理体系,强化制度约束力。其次,强化测产流程全过程管理,制定规则约束农业企业、农业专家,建立重大农业项目攻关的测产核准机制。
归根到底,种子好不好,农户最有发言权。与其大张旗鼓、花样百出地搞测产,倒不如鼓励地方政府认认真真牵好头、种子企业脚踏实地作示范,只有市场认可、农民会种的品种,才是真正的好品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