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灭倭战神戚继光,训练过的明军战斗力超出了想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3:33:00 来源:戏说三国

戚继光,这位在冷兵器时代曾创造了奇迹的灭倭战神,有一外号叫“戚老虎”。但在普通百姓那里,他还有一外号,叫“戚我爷”,因为他替百姓剿灭了倭寇,带来了一方安宁,所以百姓们将其视作再生父母。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出生于山东济宁一个叫鲁桥的小镇上。在戚家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培养了正直的人品和远大的理想。

戚继光18岁那年,就曾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22岁那年参加武举会试时写的《答俺答策》曾作为内参在兵部内广为传阅而在京城小有名气。

灭倭战神戚继光,训练过的明军战斗力超出了想象

随着东南沿海的倭患日益严峻,戚继光被调至浙江的抗倭前线。虽说此前已在山东练过兵,但在实战中戚继光还从未与倭寇真正交过手。

1555年8月,刚升任宁绍台参将的戚继光终于迎来了对倭寇的第一战。有八百倭寇直奔其驻地龙山所,而戚继光的手下有四千人。

虽说有着人数上的优势,戚继光仍不敢大意,在仔细查看地形,设好迎战、埋伏和接应等人马后,拎枪拈弓,开始准备厮杀。

果然,在前锋的诱导下,八百倭寇钻进了戚继光精心设下的埋伏圈。从常理来讲,四千对八百,又诱敌成功,这场仗的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了。但埋伏圈居然被倭寇冲出了一道口子,戚继光急忙下令,赶快追击。可追着追着,倭寇突然调转了头杀了回来,明军反成了被追的一方。

原来,以往明军对付倭寇,就是装装样子,见着倭寇假装比划两下就赶紧跑。不过,这次倭寇有点失算,因为他遇到的是戚继光。

见此情景,戚继光找到一块高地,只见倭寇的那几百人正成三路形成“川”字阵型追杀明军,三队的小队长尤其凶悍,带领队伍把明军队形冲得七零八落。

这时,只见戚继光张弓搭箭,连发三矢,倭寇的三个小队长应声倒地。贼首一倒,倭寇队伍立刻陷于混乱,开始逃跑。可没一会儿,明军又被一些倭寇倒追回来,戚继光再次射落倭首,如此这般,经历几个来回,倭寇才最终退去。

虽然以前也有耳闻,但战场上倭寇和明军的战斗力之悬殊还是超出了戚继光的想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戚继光首先想到的是练兵。他拟定了一个练兵计划,得到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支持,胡宗宪拨给他三千绍兴籍新兵供其训练。

经戚继光训练过的新兵确实战斗力大增,其勇猛在明军中少见的。但这支军队远不能让戚继光满意。

在之后的带兵中,戚继光领悟到,除训练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选人。

一场改变历史的群架

说起戚家军,其军功勋章里至少有胡宗宪的一半。因为按照明朝的规定,部队和将领之间不是固定的,将领会调任不同的防区,而部队是不会跟着走的。戚继光到了浙江,带领什么样的兵,是由上面决定的。此时戚继光向胡宗宪请求自己选兵、自己练兵,这绝对是一个破规矩的事儿。但最了解浙江抗倭形势的胡宗宪同意了戚继光的请求。

灭倭战神戚继光,训练过的明军战斗力超出了想象

戚继光不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他要选择自己理想的兵员。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一次出差途中,这位曾经历过战场洗礼的戚大将军被一场斗殴场面惊呆了。

这场群架准确地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械斗。是义乌人与邻县的永康人为争夺矿藏资源的械斗,参与械斗的至少有上万人,有男人、女人、老人,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孩子。大家手里操着各种武器,锄头、斧子、镰刀、菜刀、棍子,真是应有尽有。但就在这场使义乌当地官员头疼不已的群架中,戚继光却有些兴奋,因为他发现,虽然是打群架,义乌人却有着同仇敌忾的勇气,关键时刻敢往前冲,不怕牺牲。义乌人“其气敌忾,其习慓而自轻,其俗力本无他,宜可鼓舞”,于是,戚继光决定在义乌招兵,“得此一旅可当三军”。

虽然如此,为了保证兵员质量,戚继光还制定了一套异常严格且独特的征兵标准,即“四要、四不要”:要标准的农民、要粗壮结实、目光有神、见官府要有点害怕的人;城里人,包括在市井间居住过的人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不要,长得白的和四十岁以上的不要,胆子小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

按照这个严格而独特的征兵简章招上来的义乌兵,就是日后令倭寇噩梦连连的戚家军成员。

当戚继光把为对付倭寇而量身打造的独门秘籍传授给他的子弟兵后,这支戚家军就开始在战场上创造奇迹。

见证奇迹的时刻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集结了两万余人的倭寇向浙江进发,在宁海登陆。

戚继光接到军报之后,立即带领队伍日夜兼程,赶到了宁海。

在宁海,1000多名倭寇前锋与戚家军正面相遇。倭寇自以为熟悉明军的战斗力,他们挥舞着倭刀,向戚家军发起冲锋。但倭寇發现,对手突然自行溃散,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倭寇以为这是害怕所致,便更加疯狂地冲了过来。

可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随着一声“列阵”的号令,原来散乱站着的士兵立刻列成了阵形。这种战阵就是戚家军的鸳鸯阵。

鸳鸯阵由11个人组成。队长在前,后10人分为两列五行。第一行是一手拿盾牌,一手拿标枪的盾牌兵,第二行是狼筅兵,第三、四行是长矛兵,第五行是短刀兵。敌人进攻时,盾牌兵先投掷标枪,杀伤敌人。如果不怕死的继续前冲,用盾牌先保护好自己和战友,狼筅兵就用狼筅袭击。狼筅是一种特制的,形似大刀或长矛的兵器,前面布满了枝杈和倒钩,向前可以阻挡敌人,向后倒钩就会钩住敌人,如果再继续前推后拉几次,非把人搞得血肉模糊不可。如果还有人冲过来,就该是长枪出场了,四个精善戚家枪法的长枪手往往一出手,便能杀敌致命。在队伍的最后,还有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他们的作用是防止敌人迂回,从侧翼和后面保护战友。

虽然倭寇仍旧凶悍,但始终无法靠近明军,结果死的死,伤的伤,全线崩溃。宁海之战只打了半个时辰,就消灭300名倭寇,而戚家军方面,除1人轻伤外,其他人皆毫发无损。

虽然鸳鸯阵本身威力巨大,但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空间,为适应在狭窄地形下作战,就要有新的阵型。宁海之战后,戚继光率部前往台州,在离城两里的花街与倭寇遭遇。双方展开一场巷战,在此役中,鸳鸯阵的11人战斗小组演化出两到四组的战斗序列。在半个多时辰里,歼灭倭寇千余人,而戚家军只有3人阵亡,不仅击溃了偷袭台州的倭寇的主力,还救出被掳百姓5000余人。

此后,戚家军便成了倭寇的噩梦。据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统计,台州大战中,戚家军以3000精兵对2万倭寇,一月之内,转战上千里,大小13战,歼灭倭寇5500多人,总共阵亡则只有20人。

在解决了浙江的倭患之后,戚继光又进入福建、广东平定倭乱,戚家军真正成了倭寇的克星。

“南倭北虏”是困扰明代朝廷的两大问题。在解决了“南倭”之后,戚继光又奉命北上,他修筑长城、整训三军,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出现少有的太平局面,“北虏”问题也随之解决。戚继光曾这样写到自己的战绩:“游子三十年行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

戚继光对倭寇保持的全胜记录,在抗倭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笔。虽然在当时的倭寇群体中,有所谓的“真倭”和“假倭”,但假倭所进行的杀人、劫掠等行为与真倭并无不同,而在这些倭寇的背后,大多都有国内国王和其他势力的支持。所以说,戚继光称得上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4:14: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继光,战神,战斗,训练的资讯:
大明最后一个战神,终结了倭寇之害
...称名将者稀,而明末能够被称为军神的,仅戚帅一人!戚继光一生,干的最大的、最牛逼的事,就是痛捧倭寇。当时,日寇自海入寇,烧杀掳掠、为害尤烈,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未已,竟成大害。
2023-05-28 05:42:00
历史上最强的九大战神,都有谁
...军"。岳飞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一军事理想。戚继光——明军铁骨铮铮的抗倭名将,铁军无双的集大成者 岳飞之后,中华武林又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次的"战神",来自明朝的戚
2024-06-12 13:26:00
从白起到成吉思汗,揭秘古代四大杀神的恐怖统治
...善战著称,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第二名:戚继光戚继光,明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抗倭英雄”。他率领军队抵御日本侵略,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戚继光的作战风格
2024-04-08 13:55:00
戚继光:抗倭名将背后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智慧
...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上那位声名显赫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深具战略眼光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传奇人生和军事成就,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人。准备好
2024-10-13 11:46:00
戚继光:明朝的“海上英雄”如何用智慧和勇气捍卫了祖国的海疆?
...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而战。而在明朝这个动荡的时代,戚继光无疑是其中一位璀璨的明星。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深谙兵法、善于用人、注重民生的杰出统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2024-09-05 21:40:0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顶级武将,谁是你心中的战神?
...对历史造成巨大影响;第三,本身能力突出。第十位:戚继光戚继光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抗倭英雄,倭寇是什么?倭寇是什么?我不知道,嗯,你知道的。杀的倭寇那叫一个惨,那时候的明朝不像后
2023-10-12 22:13:00
戚继光仅用4千人击败倭寇一万人,戚继光是如何击败倭寇的?
...这个问题,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朝廷派戚继光去浙江,担起了抗倭的重任。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16岁继承祖业,成为明军大将。戚继光于浙江在任期间,虽然打过一些胜仗,
2023-02-23 14:53:00
倭刀在明代军队是如何推广使用的
...练,而此时的中国则没有可以使用这种刀的刀法。直到戚继光在嘉靖四十年在战斗中缴获了倭寇所携带的《隐流目录》,戚继光根据缴获的倭刀谱残本、与倭寇战斗的经验和自身高超的武艺,自学倭
2024-06-24 12:59:00
...搔痒之憾,也就是宋朝的岳飞带领下的岳家军,和明朝戚继光带领下的戚家军。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
2023-03-15 16: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