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经过4个多月的鏖战,10月20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建路全线通车。牛利敏 邓寅明 摄影报道
经过4个多月的鏖战,10月20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建路全线通车。实现完美蜕变的新建路,被打造为一条以安全为基底、以畅行为亮点、以文化为纽带的景观大道,完成了城市品质与通行体验的“双升级”,成为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又一窗口,并为太原城市交通动脉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建路纵贯杏花岭区和迎泽区,作为太原“十纵十横”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是这座城市极少数未进行过大规模改造的主干道之一。除了燃气管线外,雨水、污水、自来水、热力、通信、电力6类管线“服役”时长均超过20年,部分管线甚至接近70年。
此次新建路市政配套设施改造,北起北沙河南沿岸,南至迎泽大街口,道路全长约3.6公里,红线宽度达50米,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城市家具、公安及城管监控、公交、水电气暖等市政管网、智慧管网监测和物联一体化设备等。
新建路市政配套设施改造,不仅是一次普通的道路改造,更是城市建设理念的升级——变“通行”为“畅行”:机动车道维持双向6车道,在十字交叉口增加了一条车道,有效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缓解了高峰时段的拥堵压力;公交停靠站设在机动车道旁,让公交车停靠时不再截断主路车流,在提升市民乘车安全性的同时,也让机动车道通行效率显著提高;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离通行,非机动车道由原先的1.5米至2米拓宽至3.5米,同时增设绿化隔离带,让骑行更安全舒适。
在城市路网功能与市民出行体验全面升级的同时,地下设施也全方位升级,城市排水标准从1年一遇提升到5年一遇。新材料的应用也将显著提升路面的抗车辙与抗疲劳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通过采取多杆合一、多箱合一新工艺,改变了过去人行道上面杆箱林立的乱象,特别是线缆入地,释放出更多的城市空间,让人行道整体感觉清爽简洁。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方还对新建路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深入挖掘和重新激活,以阜城门和城西水系为雏形,提炼出新建路的专属logo,并将其印制在大街人行道阻车器、交通信号灯灯杆、隔离护栏、便道座椅、垃圾箱、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上,让新建路“新老共生、烟火传续”。
在工程施工中,建设方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始终坚守“打造精品工程”的核心理念,克服作业空间狭窄、地下管线交错纵横、道路东侧高压线干扰施工等难题,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控每一个环节,用匠心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畅通、平整舒适的出行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