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助农 遂宁多个智能育秧育苗中心投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7 16:5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4月13日,在遂宁市安居区三家大米育秧中心,4套循环育秧架上秧苗整齐划一,茁壮成长。经过浸种、铺土、播种、覆土、浇水、码垛、暗室催芽一系列流水线操作后,一个个长出嫩芽的秧盘被转运到循环育秧架上,工人只需按下开关或用手机远程操控,即可实现水、温、光、肥、药的精准控制。吸收养分7天,秧盘被机器人送至大棚促苗,不出2周便可移栽。

科技助农 遂宁多个智能育秧育苗中心投用

安居区三家大米育秧中心循环育秧架上秧苗长势喜人。安居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春耕,遂州大地上,一条条智能育秧育苗生产线陆续投用。这一次,遂宁用科技,为农业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为切实做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遂宁市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战略,落实各项惠农奖补政策,加大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示范推广,大力推行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全市已累计在船山区桂花镇、安居区三家镇、蓬溪县明月镇等多个乡镇建成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6个。

“同样是培育150亩稻田的秧苗,传统育秧周期为40天,而智能育秧只需要22天。”三家大米育秧中心负责人邓清国表示,相较于人工育秧,智能育秧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智能化的精准控制也降低了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成本。

成本在大幅降低,效益却在不断增加。在蓬溪县明月镇白庙村智能育苗中心,35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近日迎来了首批秧苗,该中心采取智能化、流水线方式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均匀,种子成活率达95%以上,极大地提高水稻育秧效率,保证了育秧质量。目前,该中心已收到来自周边村镇多个种植大户、村集体的600余亩秧苗订单。

科技助农 遂宁多个智能育秧育苗中心投用

三家大米育秧中心负责人检查秧苗成长情况。安居区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区域推进,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智能育秧中心产出的秧苗均匀整齐,非常适合机械插秧。全市各育秧中心不仅为种植户提供秧苗,还提供插秧、收割、烘干等“一条龙”服务,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科技助农 遂宁多个智能育秧育苗中心投用

育秧生产线上机器手臂正在码垛。安居区委宣传部供图

“全程机械化育秧取代了传统的两段式育秧,所培育出的优质秧苗无缓苗期、可机插,节本增收提效能的同时能提升20%左右的产量。秧苗移栽后,育秧大棚还可用来培育蔬菜苗、水果苗等,实现多元化利用,提升设备使用率。”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好的秧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今年全市预计种植水稻85万亩,智能育秧中心无疑给粮食稳面增产再添一道“保险”,遂宁也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新建水稻集中育秧设施、推广机械插秧技术,以数字化、智慧化的农业设施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助推遂宁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遂宁农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衡帆、王金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赋能“天府粮仓” 绘就一年好“丰”景
...收抢种。 4月9日,遂宁市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工人正在循环式育秧机上查看水稻秧苗长势,为插秧做准备。4月8日,成都市大邑县宸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利用植
2024-05-03 06:18:00
今年种田更省心省力
...观察 刘作鹏 摄彭山区数智水稻示范基地内的循环式智能育秧机。 翁光建 摄(C视觉)春耕正当时,不负好时光。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无人驾驶“神器”来回穿梭,成为春耕犁地主力军;在智
2024-04-03 05:00:00
各地“千方百计”保障春耕春播顺利进行 田间地头描绘农业现代化好风景
...春耕生产。跟随镜头,我们来到重庆铜梁土桥镇的智能化育秧工厂。四条立体循环育秧生产线正在不停作业,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随着自动滑轨上下移动。据了解,今年,土桥镇在两个村首次建起两
2024-03-28 17:13:00
农业生产中的新质生产力
...产力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园园 通讯员 彭翔 刘亮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从自动供盘、供种、覆土到码垛等全过程实现机械化,完成一盘只需要1.8秒;本土农机企业生产的新型设备畅销,
2024-03-19 10:27: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新设备加持,效率更高人力更省育秧流水线上喜见科技活力本报通讯员 蒋须俊 赵玉兰 董盛盛本报记者 栾继业小满前后育秧忙。当前育秧流水线更显机械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2024-05-26 08:50:00
天府粮心|育秧从田间搬到“厂”里 秧苗从高科技“育婴室”出芽
...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强调,四川将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业职业经
2023-06-21 10:51:00
自动化育秧棚可完成自动喷灌、自动通风、自动监测温度,自动育秧机还可实现机械播种……4月26日,晋源区王郭村智能化育秧基地,一盘盘秧苗青翠欲滴。该村采用高科技孕育晋祠水稻,高效培育
2024-04-27 20:16:00
十堰新增6处育秧中心,智能工厂尽显“科技范”
...旭升 房县融媒记者 陈锐 )今年,十堰市新增6处机械化育秧中心,机械化育秧能力达到40万盘,水稻秧苗质量、机械化插秧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房县红塔镇朱家湾村育秧工厂内,村民们正在
2024-05-04 15:03:00
...铺设地热管道导出热能供电供暖,今年开始在烘干中心、育秧育苗中心、设施渔业中应用,供给海龙村等周边村使用,整个产业园区一年可以减碳5509吨。“今年主要用来培育蔬菜苗,预计全年
2023-04-18 04: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