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传承优秀文化 推进素质教育
“非遗”成为学校延时服务课堂“明星”
本报讯 (记者常洪涛 通讯员陈鹏旭)4月27日下午,在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鼓儿词社团,10余名学生一手持鼓槌、一手拿月牙板,跟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鼓书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表演艺术家冯国,练习相关乐器的使用技巧。
“学生刚学时往往掌握不好月牙板的使用技巧,我就帮孩子们总结经验,督促他们加紧练习基本功。现在有很多学生都能上台表演了,学鼓儿词的学生从开始时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150人。”冯国说。
冯国年近六旬,从艺已有50余年。2009年,他唱的鲁山鼓儿词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9月,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他在琴台一小建立了鼓儿词传承基地。2019年以来,琴台一小组建了鼓儿词社团,冯国成了学校的鼓儿词特聘指导教师,利用学生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为社员传授技艺。
“我校在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入鼓儿词、体音美、国学诵读等优秀社团,传承非遗文化,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琴台一小校长张广伟介绍,该校先后获评市首批特色学校、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等。
近年来,鲁山县深入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景区等活动,多措并举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鲁山县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非遗名录9项、市级非遗名录20项、县级非遗名录41项。
鲁山一高组织学生习练省级非遗项目买壮图心意六合拳,鲁山县实验学校组织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学习王忠富泥塑、张秋月布老虎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剪纸、葫芦烙画、麦秆画制作等非遗项目也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省级非遗项目剪纸传承人陈子豪还走进郑州高校课堂授课。值得一提的是,鲁山花瓷烧制技艺、鲁山绸织作技艺、张良姜栽培技艺等非遗项目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发展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