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探索建立外出执行配属任务官兵跟踪评价机制——
“千里之外干得好,评优照样跑不了”
■张雄飞 耿 涛
编者按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三军部队联演联训趋于常态,跨建制、跨部队、跨军兵种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官兵在外执行配属任务期间,如何及时、全面、动态地掌握并客观评价他们的综合表现,是各基层部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把握配属任务特点规律,探索建立外出执行配属任务官兵跟踪评价机制,在激发主动作为、岗位建功热情动力的同时,也消除了教育、训练、管理、保障等方面存在的死角盲区,其做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前不久,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修理连第三季度“双争”评比结果公示,在“四有”先进个人民主测评中,正在外执行任务或任务结束刚归队的官兵,纷纷被评为“好”,占比超过六成。对此,民主测评排名靠前的战士杜科奎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笔者,连队对他们在外表现了如指掌,“千里之外干得好,评优照样跑不了”。
前段时间,杜科奎赶赴千里之外的某训练场,配属某旅参加实战化演训活动。虽然杜科奎只身在外,但连队对他的现实表现一直密切关注。演练中,杜科奎多次成功抢修关键装备,受到兄弟单位的肯定和表扬。收到反馈后,连队第一时间将他的表现向全连官兵进行了传达,便于大家了解掌握,最终他在这次“双争”评比中脱颖而出。
“实时掌握外出执行配属任务官兵的现实情况,得益于完善的跟踪评价机制。”该旅领导介绍,部队调整改革后,旅队外派人员配属其他部队演训成为常态,但由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这部分官兵在评优评先时成了连队战友“熟悉的陌生人”,民主测评排名落在后面,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旅党委深入调研后,决定探索建立外出执行配属任务官兵跟踪评价机制,即结合单位实际,区分不同类型配属任务建立评价规范,根据任务重要性、参与度、个人实绩等,综合考量打分;对外出执行任务,特别是配属其他部队的单兵或小组,由连队主官对接掌握其综合表现,利用行政例会等时机进行传达和讲评;加大对落实评价机制的检查力度,对组织不规范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和指导整改,推动功勋荣誉表彰向练兵备战一线倾斜。
与此同时,该旅还运用我军信息化建设成果,实现对外出执行配属任务官兵全时段、不间断的动态管理和跟踪评价。笔者在某连看到,骨干杨锟带领小组外出配属保障,虽然远离营区,但小组成员思想状况、工作表现等信息源源不断地发回连队。由于完成任务出色,杨锟被陆军表彰为“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官兵执行任务到哪,教育管理就覆盖到哪。战士小逯配属某分队出国执行维和任务,由于当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他对工作一度有些懈怠。所在连队得知情况后,立即对他进行教育提醒,激励他在任务中敢挑重担、为国争光。小逯很快调整工作状态,圆满完成维和任务,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不仅如此,跟踪评价机制的建立,让外出执行任务官兵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部队能够及时提供服务保障。某连战士张杰配属某部执行演训任务期间,获悉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他担心不已,工作经常走神。该旅机关了解情况后,及时协调地方政府部门妥善处理。解除后顾之忧的张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工作更加主动,表现更加出色,得到任务部队高度肯定。当年年底,该旅给他记了二等功。
近年来,该旅外出执行任务官兵获得集团军及以上表彰奖励140人次,其中95%以上走上骨干岗位、85%以上入选集团军人才库。日前,该旅又将兵分多路执行配属保障任务,官兵临行前纷纷表示,一定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