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01: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几千年来,周幽王始终是给人以一个昏君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上,而褒姒则是被实锤的“红颜祸水”,周幽王宠爱褒姒所生的伯服,废掉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引来一场祸乱并导致西周灭亡。要我说,褒姒才是真正的正宫王后,伯服才是真正的太子。

当然,我这么说并非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为了刻意颠覆历史或者翻案,而是在众多历史细节的分析上,进行的一番合理性推敲。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让我们先把历史的长镜头推向西周末期,先来看看周幽王时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我们从全局视角俯瞰西周时期的政局变动。

西周王朝自武王建国,到成、康时期,达到了盛世。昭王即位后,三次伐楚失利,西周从此由盛转衰。周宣王时期,西周王朝呈现了短暂中兴,但周宣王为了重建天子权威,四处征伐,导致战乱纷繁,支撑王师长期消耗的财政经济已近崩溃,严重损耗了周王室的实力,加之西周末年丰、镐之地天灾不断,国人困苦不堪,怎么看都是一幅衰败的末日景象。

就在这时,周宣王去世,留给继位的周幽王的是个千头万绪的烂摊子。

周幽王是如何治国的,史书上并没有详尽的记载,似乎只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戏文供后人消遣,也以此来证明周幽王是多么的昏聩无能。

实际上,西周时期尚未建立有烽火这样的预警系统,即使有烽火台,那么在陕西放一把火,诸侯们在河南、山西就连一股烟也是看不到,这样的烽火台有何意义?谈何勤王?所以,后世历史学家经过考证,已经证实“烽火戏诸侯”纯属子虚乌有,大概是冯梦龙为了让《东周列国志》更具可读性而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给小说添加的“佐料”。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周幽王即使再不长心,也不可能在治理国家上毫无作为,只顾吃喝享乐。想象一下“雄主”和“昏君”同时合体的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读者朋友就应该知道,周幽王基本上也是一个被后世丑化过度的人物。

那么,到底是谁丑化了周幽王呢?答案是他的儿子周平王姬宜臼。

那么,姬宜臼为什么要丑化他爹周幽王呢?因为他爹不想立他当国君。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周平王姬宜臼

史载,周幽王姬宫湦的王后为姜姓夫人,因为来自申国,也称申后。

姜姓是周代大族,所谓的周王朝其实就是姬姓和姜姓的政治军事联盟,姜姓部族为周人打天下立下大功,以姜太公为首的一批姜姓贵族被分封为诸侯,主要的姜姓诸侯国有“齐、申、吕、许”四个,他们也被称之为“太岳四胤”,备受天子尊崇。

清代有满蒙联姻,周王室也有姬姜联姻,姜姓是周王室最重要的后妃之族。史载整个西周时期,一共有7位周天子的夫人是姜姓女子,即:周武王王后邑姜、周康王王后王姜、周穆王王后王俎姜、周懿王王后王伯姜、周厉王王后申姜、周宣王的王后姜后、周幽王的申后。

需要注意的是,西周后期的三位天子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他们娶的夫人都是姜姓,而且都来自申国,而不是齐国或是其他姜姓国,可见西周末期,申国在周王室内部的地位十分显贵,申国作为王室的“岳丈”,权势熏天,炙手可热。

姜姓是周王室最重要的后妃之族,那么,为什么说是“最重要”而不是“唯一”呢,因为还有其他氏族,也是周天子需要仰仗和拉拢的势力。除了姜姓,周代较大的后妃之族还有姒姓、祁姓、姞姓、任姓。

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娶的是任姓女子,这就是周文王的亲娘“太任”。周文王自己的夫人是姒姓,被尊称为“太姒”。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贤良淑德的周室三母:周太王夫人太姜,周公季历夫人太任,周文王夫人太姒

姒姓是夏朝的遗民,出自大禹一脉,当周人刚刚在西方崛起时,姒姓已经在东方发达了上千年了。姒姓诸侯也有很多,比如成语“杞人忧天”的那个杞国,以及盛产美女的褒国。看到褒国是不是就很熟悉,对,就是以冷艳美女褒姒闻名的那个褒国。

小说家言,褒姒嫁给周幽王后生下一子,取名伯服。周幽王越看伯服越喜欢,动了废嫡立庶的心思,因此便废掉申后所生的姬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还把申后打入冷宫。

这一下,废太子宜臼不干了,便逃亡到自己的姥爷家申国。申侯肯定要替自己的女儿和外孙打抱不平,但仅靠自己还势单力薄,怎么办?于是申国便联合了西边的犬戎部族一起侵入周都。

没想到犬戎进入繁华富贵之乡后,便纵兵为祸,不但大肆劫掠了一番,还顺手把周幽王也杀了,伯服自然也成了犬戎的刀下之鬼。申侯自作主张,立宜臼为新的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由于镐京已经破败,周平王不得不迁都洛邑,这便是东周。

过去的历史一直是照着这么个情节讲的,但是细细推敲,却发现漏洞有很多,也很大。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褒姒画像

褒姒的儿子叫伯服,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名字便能发现其中的玄妙。

先秦男子,以“伯、仲、叔、季”来排辈,伯就是老大。比如后世齐国的管仲,意思就是管家的老二,而不是他真的叫“管仲”,人家的名字叫夷吾。

伯服的名字,拆解开来的意思就是“姬家的大儿子,名字叫姬服”。按照周王室礼法,褒姒所生的姬服才是周幽王的长子,甚至是嫡长子。申后所生的姬宜臼,在年龄上小于伯服,否则他就会叫“伯宜臼”。比如,周武王姬发的哥哥,就叫“伯邑考”。

伯服比姬宜臼更年长,除了序齿排辈上这一点外,还有一个根据:现存史料上虽然没有史载姬宜臼的具体生年,但从姬宜臼继位为天子后在位达51年之久来看,考虑到先秦时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姬宜臼在幽王时期很有可能是个年龄不大的孩童,基本不会是个年逾弱冠的青年。

《东周列国志》把伯服写成个年幼孩提、总角小儿,却把姬宜臼写成了一个二十来岁的成熟青年人,这是肯定不符合历史的。

前面提到过,周幽王之前的两任天子娶的都是申国的姜夫人,这就如同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霸占了大清后宫一样,突然插进来一个姒姓的夫人,而且备受宠爱,申国感受到了地位上的威胁,申国很有可能为此与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矛盾。

周幽王为了摆脱姜姓和申国的控制,也有可能是考虑到周王朝风雨飘摇,需要一位年长的太子与自己共同面对西周末年的危局,几经权衡才决定以伯服为太子,而没有立姬宜臼。

自然,这就触犯了姜姓部族和申国在周王室内部的利益“蛋糕”,因此便引出了后续这么多纷争。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根据上述分析,西周灭亡的直接导火索就是申国联合犬戎的叛乱,东迁的周平王也并非是周幽王的法定继承人,而是申国一手扶植的“傀儡”。

周平王的“伪天子”身份有两点可以间接证实。

第一,当时在周王室内部势力最大的畿内贵族虢氏,就不承认周平王的合法性,而是立王子余臣为新的天子,史称“周携王”。虢国国君虢石父是周幽王最为信赖的重臣,在犬戎祸乱镐京时,虢石父忠心护主被犬戎杀害,作为天子的心腹和姬姓宗亲,虢氏最了解幽王立太子一事的态度。

第二,东方诸侯中的鲁国是周公旦的后裔,一直恪守周礼,长期是东方诸侯中姬姓的领袖,但鲁国也不承认周平王的合法性,即使周平王东迁到了洛邑,鲁国也从不到洛邑去朝拜这位天子。直到后来周携王被杀,周平王坐稳了天子宝座,虢国也归顺了东周后,鲁国才转变态度向东周王室朝拜。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如果上述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历史的真实面貌应该是如下这般模样:

褒姒很有可能是周幽王第一任正宫王后,并诞下了嫡长子伯服,但是因触犯了姜姓旧势力和申国的政治利益,周幽王不得不改立申后为王后。可是在该立谁为太子一事上,幽王、褒姒、虢氏与申国及其支持者再次发生严重对立。

为了先发制人,申国以“清君侧”之名联合犬戎进犯王室,除掉了政敌虢石父和太子宝座的威胁者伯服。慌乱中,周幽王也惨死于兵祸之中。周王室遭遇如此大的变故,年幼的姬宜臼仓促继位。

申国引狼入室,但“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赖在镐京不走,这就直接威胁了周王朝的生存安全,申国不得不求助东方的卫、晋、郑等大国出兵。申国许诺给各国加官进爵、犒赏封地,换取诸侯对其弑君之罪的赦免。于是,这才有了卫、晋、郑护送周平王东迁。

经过了二十一年,晋国杀掉虢国拥立的周携王,结束了周朝分裂的局面,此前持不同政治立场的诸侯只能承认既成事实,陆续都归顺了洛邑的东周王室。

所谓周幽王“立谗人而废卿士、弃聘后而立内妾、幸嬖女而以为后、立伯服而黜太子”很可能是成王败寇后成定局之后,周平王政治集团的漂白之举,是对真实历史的篡改。

揭秘周幽王与褒姒: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真相

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红颜祸水”这个古老的偏见,在小说家笔下,褒姒似乎是上天降下来,专为惩罚周朝而生,其身世更是自带“妖女误国”的黑暗光环。

我以为周幽王和褒姒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了,不幸做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

当然,真实的历史要远比史书上写得还要惊心动魄,而幽王年间的宫廷争夺,其你死我活的程度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绝对不是一句“幽王昏聩”可以简单概括的。历史的真实面貌到底如何,我们只能期待更多的史料文献和考古文物重见天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都说历史不忍细读,因为历史的真相往往会颠覆你的认知
...代,享国八百年,分为西周与东周。在西周最后一位国君周幽王时期,在位周天子是贪婪腐败,更是为了宠妃褒姒什么事都可以做。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甚至闹出烽火戏诸侯的笑话
2022-12-29 17:03:00
揭秘周平王东迁真相:皇位来路不正,周王室开始没落
...,或者我们通过一些历史常识也能够知道,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来了一个,结果搞得整个周王室彻底没落,周王室的政治信誉没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周平王东迁天下诸侯王反目。但对于这一点,刚开
2023-04-22 09:53:00
揭开一段被尘封的先秦往事,二王并立
...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一直是这样的书写的,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无道,他不仅废除太子,而且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犬戎之乱,西周灭亡。司马迁编著《史记》时已经是汉代,秦始皇焚书以后,导致
2023-06-25 09:51:00
《史记》中的晋文侯之谜,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三十五年,文侯仇卒。”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文侯立、文侯卒”这六个字,生平非常简略,似乎没有
2024-03-04 01:51:00
“烽火戏诸侯”真相揭秘:周幽王并非昏君,而是被误解的庸君?
...诸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濡目染,说周幽王宠妃褒姒不爱笑,周幽王尝试过很多办法都无法逗褒姒一笑,最后不惜动用烽火台调动诸侯,褒姒看到诸侯手忙脚乱的样子,终于笑了
2024-03-14 14:00:00
周平王报复:抹黑周幽王与褒姒的真相
...听我娓娓道来。烽火戏诸侯就像现实版的狼来了的故事,周幽王为博得心爱的妃子褒姒一笑,在烽火台点燃烽火,各诸侯收到信号马不停蹄赶到后发现敌情竟然是假的,褒姒看到眼前诸侯着急的模样
2023-11-22 07:44:00
周王室地位下降,从西周到东周的转变
周幽王被杀后,以申侯为主的部分诸侯拥立原太子宜臼继位,为周平王。然而,周平王王位来之不正,算是联合外族弑君杀兄,得不到诸侯的认可,特别是君主虢石父与周幽王一起被杀的虢国,更是直接
2023-10-27 14:58:00
“烽火戏诸侯”的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上很难说通,比如故事开头就说:“褒姒一直不笑,但是周幽王以烽火戏诸侯之后,褒姒就笑了。”有些太不真实。《史记》中褒姒的神话出身传说夏朝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宫廷,留下了满
2023-06-30 15:42:00
周平王和周携王,他们两人究竟谁才能算是正统周王呢
...东周的时代划分的重要的事件,就是平王东迁,正是因为周幽王之后,周平王东迁,周朝得以延续,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东周的时代。但是除了周平王,还有一个周携王,他是周幽王的弟弟,即周平
2024-05-25 14: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