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黄震: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9 11:5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肖聪聪、张雪冬)9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减排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未来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系统性变革。需要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强制性来保障“双碳”目标实现,向社会和产业界传递清晰且明确的未来绿色发展预期,凝聚起更加广泛的共识。为此,他建议:

一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立法、修法等工作,结合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做法,立足我国法治基础,制定专项立法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法律体系构建,明确法律体系的框架设计、建设目标、推进进程以及重点任务等。

二是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等专门性立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的制订。对“双碳”目标的基本原则、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减缓与适应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将碳排放标准、核算、监测、碳排放权交易等关键制度纳入其中,为“双碳”相关的政策、规章、条例、规范性文件等提供上位法依据。

三是加快修改与协调现行法律规范,启动对环境保护法、资源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清理现有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不相适应的内容。研究推进“双碳”目标带动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涉外新领域相关的补充立法,形成一个涵盖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明确的、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制度规则保障。

黄震称,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发挥“双碳”目标愿景的引领作用,必将进一步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更大成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进中央建议: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更名为《循环经济法》
...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提案》。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本之策
2023-03-01 12:27:00
...实现城市零碳交通的关键发展路径,提出要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实施合理的运输资源配置和高效的道路管理,建设与新型交通系统相适应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和电动
2022-12-19 04:31
碳排放权交易应在法规框架下进行
...现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双赢,完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核心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排放实体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目标。生态环境部
2024-01-29 00:26:00
...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三是进一步发展碳市场,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四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水平。
2024-01-08 16:02:00
中国CCUS技术应用须“步稳”而“蹄疾”
...适合我国国情的CCUS商业模式,不断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化CCUS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2023-11-13 02:29:00
...和合成燃料, 助力难以电气化的行业脱碳。 他建议,从法律法规层面,要加快“双碳”法律体系建构,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碳中和促进法”的立法,对“双碳”目标的基本原则、战略规
2023-11-13 08:46:00
...2520个标准构成的特种设备法律制度体系。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关部门从政策、资金、技术等环节持续发力,积极推进特种设备绿色低碳转型。报告显示,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
2023-06-26 21:29:00
...束。四川某发电公司以比选方式采购碳排放配额,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规定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重点排放单位系碳排放权交易主体之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
2024-10-14 09:46:00
...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从2011年以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近年来稳步推进,制度规范日趋完善。此次公布的《碳排放权交
2024-02-26 15: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