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碳排放权交易应在法规框架下进行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29 00: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于敬仙

近日,随着法院的一纸判决,某省首例碳排放权交易诉讼案件落下帷幕。判决书指出,原被告于2021年10月29日签订的《指标转让协议》中关于碳排放配额转让的内容无效,被告某供热公司返还原告某公司碳排放配额转让款,并赔偿损失共计330余万元,碳排放权交易失败。

2021年10月,原告某公司与被告某供热公司签订协议,被告某供热公司将其所有的产能、煤炭、能源、碳排放配额、污染物排放5项指标以3700万元的打包价格转让给原告某公司。原告向被告支付3700万元的款项后,被告将碳排放配额指标以外的其他指标过户到原告名下,但对于碳排放配额,却无法过户,为此,原告请求解除碳排放权交易,退还59632吨碳排放配额指标款,共计339万元。

碳排放配额交易为何会失败?

为什么产能、煤炭、能源、污染物排放四项指标交易成功,单单碳排放配额交易失败呢?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正处于初创阶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破解能源环境约束、实现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双赢,完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核心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排放实体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目标。

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等部门规章,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建立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是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最高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是当前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法律依据。其中,将重点排放单位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并要求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的规定,属于对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和交易场所的基本要求。该规定对于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排放实体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目标任务,实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和峰值目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原告某公司与被告某供热公司通过双方签订协议的方式进行交易,未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交易。法院审理认为,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外私下交易碳排放配额,属于违背公共秩序,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双方签订的《指标转让协议》中关于碳排放配额转让的条款无效,被告应当将收到的碳排放配额转让款返还给原告,并赔偿原告的损失。双方均系全国重点排放单位,应当知晓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中进行交易,原被告对本案场外交易导致不能过户的后果均有过错。因此,对于原告的损失,被告应承担50%的赔偿责任。该案判决送达后,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

碳排放权交易如何合法合规?

用碳交易的办法,解决碳排放、碳减排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企业对于新事物缺乏了解,导致该案发生。该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示我们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时,并不像市场上买东西那样,你给我钱我给你货物,必须严格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方式,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如果放任重点排放单位在场外交易,则会导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虚化,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也会影响碳排放权的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进而不利于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该案也提醒行政机关要加强对新事物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一线进行宣传。在企业遇到问题时,及时跟进,全方位服务。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外私下交易碳排放配额违背公共秩序,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这应该是这起碳排放权交易诉讼案件带给我们的警示。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生态环境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首例碳排放配额交易纠纷案开庭中标方被诉违约 原告索赔289万本报讯(记者张蕾 通讯员黄硕)昨天下午,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了本市首例碳排放配额交易纠纷案。四川某发电公
2023-02-24 14:03:00
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美丽中国)
...条例》,从六个方面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有利于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
2024-02-06 06:45:00
国内碳价因何创下新高?
...、清缴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设立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框架。 “无论是管理者、需要履约的企业,还是服务机构,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主体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除了明确主体,《条例》对
2024-05-13 06:00:00
...地全国首笔公正转型贷款,该笔贷款是依据《G20转型金融框架》创新的公正转型金融工具去支持碳密集企业低碳转型和公正转型。此次公正转型贷款发放对象是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贷款
2023-09-17 21:50:00
...四川某发电公司以比选方式采购碳排放配额,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规定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重点排放单位系碳排放权交易主体之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
2024-10-14 09:46:0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
...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初步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难点,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过专项监督
2023-01-01 13:35:00
...交易行为,是双方真实性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综上,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2023-08-17 18:12:00
进一步建设完善碳市场(锐财经)
...年5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条例》的出台,对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行业减碳成本我国的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
2024-02-27 05:18:00
花10万买的数字藏品成了“废品” 专家:出台相关法规推行“监管沙盒”
...发展进入稳定期后实行备案制度,评估各平台采用的估值框架、定价模式,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创新监管方法,加大检查力度,建立数字藏品诚信档案,持续跟进、规范平台行为。针对涉及数字藏品
2024-04-09 09:5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