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那一把棉花啊,温暖到如今 赵焕新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08 09: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上午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我竟然感到一丝寒意,于是在单衣外面加了件背心,霎时感觉暖和了许多。

在这冷暖转换的瞬间,我想起万里之外的母亲,想起她在几十年前的严冬如何帮我御寒。

童年时经历的严寒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冰柱子,一直在我记忆的某个地方戳着。我的童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度过。那时候的冷,是天寒地冻,是无缝不入,是几尺长的冰凌儿挂在屋檐下几个星期都不掉下来,是狗屎猪粪都结成了冰疙瘩,是池塘里的水冻成了深绿色的玻璃,鱼在里面封住动弹不得。

没有哪一个冬天我的手上、脚上不留下几处冻疮。上小学的我感觉冬季每天的晨读课是多么的难挨!学校没钱给教室的所有窗户安装玻璃,就用尼龙纸糊住窗扇;风会把窗纸刮得啪啪地响,那响声与孩子们冻得直抽鼻涕的声音此起彼伏;教室单薄的土墙既不保暖也不隔冷,室内室外几乎一样的温度。每个人的手和脚都冻得生痛,就一心盼着下课铃早点响起,好回家吃早饭。

童年时许多游戏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开心,但只有一样除外:一个班级的孩子,有男孩有女生,涌到墙角,你挤我,我挤你,大家的身体挤在一起,摩擦生热,我们称之为“挤暖”。这个游戏低年级高年级的学生都在玩。我们的身体和衣服把墙角磨得光滑,但暖和只保持在挤挤攘攘的那一会儿——大家四散之后回到教室,冷更甚于“挤暖”之前。

母亲是位裁缝,手艺很好,东家请西家接地到人家家里做衣裳,按说应该有些收入,但大多数农户都穷,做衣服的费用往往要拖到“年关”才结算,甚至几年就一直赊欠着。富户人家冬天到来之前御寒的棉衣棉裤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母亲也东拆西借,缝缝补补的,尽量让她的四个儿子穿暖些。

我每个冬季都穿上了棉袄,但我的棉袄袖子总是短了那么一截儿——其实并不短,是我觉得不能把手完全缩进袖子里,因而嫌短了。我性别意识觉醒的早,母亲给我做的冬衣,用的布料里子有点红绿我将就了,但冬衣的面子有时候竟有一小半是深红色,甚至还带点花案的。但我已顾不得那么多,因为实在太冷,也没有选择了。

我后来明白有衣服穿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时候正赶上经济困难期,买布料要凭“布票”的。爸爸是家里的劳力,我们放寒假了他还得早出晚归干农活,有时候还要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参加“兴修水利”工程。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粮食不够吃,奶奶要保证家里主要劳力一天三餐伙食,不得不狠心只给我们吃两顿主食——晚上让我们吃点炒米之类的东西,就很早哄我们钻进被窝,因为被窝里暖和,睡着了晚餐也省了。

这么冷的天,母亲也得天天赶路,去给人家做衣裳。她系着一条鹅黄色的上面有着凤凰图案的围巾;围巾很好看,其实很单薄,围着它抵御朔风,聊胜于无。她脸上、手上也有好几处冻疮。

我猜想我的母亲在给富户人家的孩子缝制厚棉衣时,一定想起了她的儿子,特别是她的那位叫冷叫得最厉害的二儿子,也就是我。

我这个猜想的证据是:有一天母亲收工回家,给我带回了一把棉花。她把棉花扯开了塞进我的暖鞋和针织手套里,让我这样穿戴着上学。

我记不起来那是不是真的就让我暖和些了。我只记得母亲很认真地塞棉花,我在一旁也很认真地看着,毫不怀疑那样会让我更暖和些。我还记得也就是在那前后,爸爸妈妈为给我治冻疮,在灶火里把萝卜烧得半熟,用热萝卜擦拭我脚部和手背的冻伤。

那一把棉花,我记忆到今天。

依稀听母亲讲,她三四岁的时候——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前——随着她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外祖母,到外村要饭。她那时候是懵懂的小女孩。她妈妈会把乞讨到的热饭菜留给她。这是在那样的处境中她的母亲唯一能做到的。

我的母亲,在严寒的冬天,在冬衣御寒不够的情况下,那么无奈而又自信地给我鞋子里、手套里塞上一把棉花。这是在那样的处境中我的母亲唯一能做到的。

那一把棉花啊,温暖我到如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棉花在中国的历史:从珍稀到普及,纺织业的崛起与没落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明朝才有的棉花,在这之前中国人是穿的什么过冬?宋末元初的黄道婆的故事,相信有不少人都听过了,也就是说当时棉花就已经开始普及了,只是因为纺织技术的落后,所以
2023-09-09 00:20:00
...都是妈妈亲手缝的,裁剪好红底碎花的棉布,絮上新摘的棉花,针脚细细密密,摸上去厚墩墩,穿上去暖融融,再大的冰雪都不会冷。妈妈手很巧,裁剪的棉衣收腰身,腋窝下也不紧绷。那时候觉得
2023-02-15 14:59:00
母亲的秋分
...机下田收割稻谷了。 母亲看完水稻又转到棉田瞅一瞅。棉花收了花,挂了铃,开始吐絮,张开雪白的笑脸。务农多年的母亲对棉花的脾气和性格了如指掌。棉桃一般在每天太阳光最烈的时辰炸开,
2023-09-27 01:48:00
浅聊古人冬天受冷受冻的辛酸历史
...,丝绸和麻布成为人们穿得最多的衣服。直到南宋时期,棉花才开始全国性地普及,制成保暖性极佳的棉袄、棉鞋、棉被,一直沿用到今天。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懂得把狩猎获得的野兽皮扒下来
2023-07-12 07:19:00
木棉花里的母爱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朝花夕拾木棉花里的母爱◎陆珍连四月天里,天气渐渐暖和,走在大街小巷,偶然看到掉落在地上的花萼厚实的木棉花,不禁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喝木棉花苦瓜肉末汤的场景。 记忆中
2024-05-07 11:22:00
...姜汁淌到高头。接着再用特为做好的“圆手套”也就是有棉花夹层的、不分指麻头的圆筒状手套罩着整个手掌。第二天起来看看,冻疮的颜色浅了不少,裂开的口子也收了些,每天坚持这样做,冻疮
2022-12-19 00:02
...年了,如果手里有点余钱,母亲就会去供销社买些布料和棉花,为一家人缝制件新衣服。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我多次从睡梦中醒来,看到母亲在一针一线地缝制着衣服,豆油灯的火苗不时发出滋滋
2023-02-17 03:45:00
棉被是母爱的味道
...一起睡,我和二弟睡一张床。那时家里穷,到了冬天,旧棉花做成的一床粗布棉被,总遮不住我们的身体。加之二弟睡觉不老实,夜里老蹬被子,被子上面捂盖的棉衣棉裤就掉到床下。冰冷的寒夜里
2023-02-03 09:29:00
岭南春早万象新
...株,也显得那么精神。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但是木棉花是不需要陪衬的,从光秃秃的枝头含苞、开放、凋谢,像是晚霞织就的云锦,惊艳了春天。春雨过后,几朵木棉花从枝头落到地上,当清
2023-02-18 00: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