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贾雨村再遇心上人娇杏,为什么会那么巧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1 20:0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文讲到贾雨村科举高中后,竟然没几年就坐上了一府的太爷,也就是知府高位。

要知道古人中了进士后,状元最高也才是从六品的翰林起步,外放为官大多是八品县丞。

《红楼梦》:贾雨村再遇心上人娇杏,为什么会那么巧合?

贾雨村这种火箭蹿升,除了偶然,必然另有原因。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这事与当时发生的水旱大灾荒有关。危急关头朝廷用人不拘一格,贾雨村本有能力,立了大功脱颖而出,事后论功行赏也就快速升迁。

他的官运有点像唐代的高适,时势造英雄。

☞细说红楼系列076,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话说贾雨村上任那天,碰巧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结果扒着门就看见了新太爷坐在大轿里被抬着从门前经过往官府过去。

《红楼梦》:贾雨村再遇心上人娇杏,为什么会那么巧合?

(第一回)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这丫头当然就是娇杏,她看见贾雨村不难,难在贾雨村在众人群中一眼看见了她。

表面看这件事特别巧,人海茫茫怎么就又遇见了?

娇杏是贾雨村的初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得就是贾雨村再见娇杏的心情吧。

《红楼梦》:贾雨村再遇心上人娇杏,为什么会那么巧合?

然而事实却未必如此简单。

他对娇杏一往情深,心心念念,有可能第一时间发现心上人,但要说真如此巧则未必。

就说贾雨村升迁,偏偏又回到苏州附近,肯定不是为了感谢甄士隐的。

他本贯胡州,大概也在苏州不远,可能类似如今苏州与湖州的距离。

当初他中举人却不在乡里接受资助安心备考,却跑去苏州落魄葫芦庙,大概是在家得罪人受到排挤。如今衣锦还乡,自然就要距离家乡近一点才好“报仇”。

而更让他心心念念的便是“梦中情人”娇杏。

《红楼梦》:贾雨村再遇心上人娇杏,为什么会那么巧合?

如果说金榜题名,科举仕途是贾雨村的第一执念。娇杏就肯定是他官运亨通后的第二执念。

当初他当着甄士隐的面说“先上玉人楼”,甚至表达出若有了娇杏,科举可以延后的意思。

他如今虽已娶亲,想要得到娇杏之心只会更强烈,更想了却心中遗憾。

既然手中有权,当然要运作回到当初发迹之地。

推测贾雨村早就派人回苏州找过甄士隐,也打听清楚甄家如今落脚之地。

《红楼梦》:贾雨村再遇心上人娇杏,为什么会那么巧合?

一来苏州附近自来富庶是肥缺。

二来贾雨村想要娇杏就必然要回到这边才行。

三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自然回乡为官才爽。

几方面因素凑一起,才是贾雨村与娇杏“邂逅”的真相。就算没有这次再见,他也肯定会寻找甄士隐讨要娇杏为妾。

彼时的他尚且单纯,再娶了娇杏也就“此生无憾”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里,贾敏为什么要远嫁?
红楼梦中的京城贾府和苏州林府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在林如海病重,贾琏带林黛玉回苏州侍奉并理丧的时候,曾派了小厮昭儿回贾府报信: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一同送林姑老
2024-12-04 09:43:00
红楼梦:贾雨村的升官之谜,从进士到知府怎么只用了几年时间?
...年后到来了。☞细说红楼系列075,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第一回)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
2024-09-21 20:06:00
贾雨村罢官,是红楼梦最阴暗的细节,作者用几行字刺破官场潜规则
《红楼梦语言话术·题外话》003且说贾雨村升任大如州的“太爷”,上任伊始便邂逅了“心上人”娇杏,第二天便求之于甄士隐妻子封氏,将娇杏娶回家做了二房。不想那娇杏命运两济,只一年就生
2024-12-21 10:30:00
《红楼梦》里面有焦大这么一个人物,原型是一个奴仆,因为从小跟在宁国公身旁,又是三代老仆了,所以宁国公府上上下下都很待见他,也算是农民翻身做主人了。焦大话说他还有恩于贾府,当年就是
2023-08-30 16:59:00
红楼梦:知府老爷另觅新欢,发妻才死,就将心爱丫头扶为正室
红楼梦那些有趣故事08:穷书生金榜题名,新太爷另觅新欢上一回故事讲到贾举人得了甄老爷资助,不及辞行连夜进京,错失了两封重要的举荐信。贾举人如何科举不及细说,却说一晃过了几年,这一
2024-10-06 16:31:00
红楼梦:贾雨村赠送甄士隐妻子的“两封银子”,究竟是多少钱?
...看见了娇杏。☞细说红楼系列077,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关于上述论点,当天封肃被传唤回来的说法也做了说明。他先提到贾雨村遇见娇杏,随后又提到了贾雨村问了甄英莲
2024-09-21 20:08:00
红楼梦:贾雨村背叛甄士隐还能解释,他对朋友妻子做的事不可原谅
《红楼梦语言话术》014话说甄士隐丢下妻子,随着跛足道人出家而去。于神话的角度说他顿悟后撇家舍业去追求大道。于世俗来说甄士隐这般离去不免不负责任。不过,我认为曹雪芹的“潜台词”实
2024-12-21 10:30:00
唐朝时期比柳永还悲惨的才子,10次科举都不中
...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红楼梦》中对宝钗的签文解读,用的就是罗隐的诗——牡丹花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
2023-09-18 22:17:00
红楼梦:富家翁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竟得到成仙的契机
红楼梦的那些有趣故事03:苏州城外阊门内,甄家老爷真事隐上一回讲到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修成人形,结果二人竟然互生情愫。小年轻的头脑发热不能收场,只得请家里大人出面。大人们一看
2024-10-06 16: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