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国际首个!我国科学家搭建,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12 09:55: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新华社7月11日消息,我国通信领域传来捷报:以通信与智能融合为标志的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4G、5G通信链路有望具备6G的传输能力。

我国率先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国通信学会7月10日在京举办的“信息论:经典与现代”学术研讨会上,一项新成果的发布吸引了业界目光。

现有的经典通信技术,逐步逼近理论极限,触及容量提升难、覆盖成本高、系统能耗大等技术“天花板”,如何突破这一制约是业界关切。

经典通信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模块化”,主要靠资源堆叠提升网络性能,因此通信系统性能提升的代价是网络复杂度的极速攀升。“与经典通信不同,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新型通信技术,能以‘端到端’贯通式优化,替代‘模块化’分离优化,以更简洁的网络结构,实现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显著提升。”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关村泛联院副院长许晓东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团队基于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多项关键技术,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验证了4G、5G链路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这一通信系统,设计智能而简约,其容量、覆盖、效率三项核心指标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成果及其创新理论以论文形式发表于我国通信期刊《通信学报》上。

相较于5G,6G具有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广的连接密度,还能实现通信与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的深度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需探索新路径,要从‘堆叠式创新’迈向‘颠覆性创新’。”张平说。

国际首个!我国科学家搭建,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

图片来源:央视中文国际视频截图

6G,也就是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是当今全球都瞩目的焦点之一。

据央视网此前报道,2023年12月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中国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6G推进组,为6G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推动形成6G全球统一标准。

对于普通人来说,提到6G,最基本的一个感觉就是它会比5G更快,但6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6G不仅仅是一个“快”字。未来,6G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层面,更多的是偏向智能体。

现在的5G基站只是支持通信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在6G时代,基站将同时支持通信和感知,能够利用无线电波感知周边的环境、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等,不仅能提升通信的性能,还会催生新业务。

王志勤表示,现在整个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体系,基站非常多,在这个基础之上,希望能够再做一些感知性的工作。做低空经济,直接在基站上进行升级改造,就具有了感知的能力,可以对无人机进行空域管理。还有一些交通路口,把这些基站升级以后,可以看整个车流量,做为交通管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0到1,从并跑到领跑(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⑤)
...通信技术四十载——从0到1,从并跑到领跑(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⑤)本报记者 闫伊乔张平教授(左二)指导学生科研调试。受访者供图人物小传张平,1959年生,
2024-10-11 06:05:00
我国科学家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突破
...动。超固态自20世纪70年代作为理论猜测提出以来,各国科学家尚未在固态物质中找到超固态存在的可靠实验证据。在这项研究中,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种钴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首次发现
2024-01-11 09:22:00
“鹦鹉螺”里照见微观世界(瞰前沿·大国重器)
...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也照亮了众多科学家的科研之路。这束光,让物质“纤毫毕现”蓝天白云下,外观酷似“鹦鹉螺”的银白色建筑矗立。这是上海光源,既是张江科学城的地
2025-03-22 06:17:00
突破!超分辨光盘研制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光存储
...端黄晓慧2月22日,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光存储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与上海理工大学
2024-02-22 11:57:00
...为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这一磁体的研制成功,将为科学家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强大的实验条件,也将为我国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打下关键技术基础。我国刷新水冷磁体强磁场世界
2024-09-23 08:28:00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宇宙中的暗能量并非如传统认知般恒定不变,而是会随着宇宙的演化发生动态变化。这一突破性发现,基于
2025-04-11 11:45:00
天文学里面有个名词,叫“超新星爆炸”,指的是恒星演化中一种剧烈的爆炸现象,它不仅是壮丽的奇观,也承载着宇宙演化的关键信息。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捕捉到了超新星爆炸中的“激波突
2024-08-03 19:18:00
2030年我国载人登月,月面任务揭秘,惊喜等你发现
...月球上保存着大量古老的岩石和地质构造,这些都是地质科学家们宝贵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月球地质的详细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相似地质过程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
2024-01-17 10:40:00
...的粒子,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探索永无止境。摆在科学家面前的,还有一系列重大挑战:对强相互作用本质的理解、探索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等。“计划建造的
2023-08-26 03:0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