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男性患子宫肌瘤”论文打了谁的脸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05 20:12:00 来源:缘之心

自动播放

5月4日,一篇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络流传。

不少网友被这篇论文的内容“雷得外焦里嫩”。这篇论文开篇就写明:“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但是在论文第一部分却写道:“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论文还强调,其纳入标准为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哪怕是没有学过医的普通群众,也能一眼看出这篇论文的荒诞之处,从该论文中选取的患者病例来看,对照组27男13女,观察组28男12女,男性占比近70%,男性得子宫肌瘤的概率还大于女性……众所周知,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男性根本没有子宫,哪里来的子宫肌瘤?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随着媒体深入调查,更多疑点浮出水面。该论文唯一作者霍某静,取得了山东省卫健委发布的护士执业注册,但不在国家卫健委医生执业注册信息系统中,也就是说,作者大概率是一名护士。当然,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参与临床研究并撰写论文本无可厚非,但学术论文的价值应建立在真实数据与严谨论证之上。一篇连研究对象性别都混淆的论文,其学术价值几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数据采集是否合规?

更令人困惑的是,这篇低级错误肉眼可见的论文,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我国唯一的妇科内分泌领域学术期刊,且在线公开已近8年。难道这个期刊的编辑和评审都不审稿的吗?否则为何连医学小白都看得出的问题,他们却看不出来?如此长的时间里,为何无人发现并纠正这一错误?这样的论文发出来,被人看到,权威期刊的脸面何在?学术的诚信和尊严何在?

此前,不少媒体都曾曝光过,部分学术期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通过“卖版面”牟利,这篇论文的发表是否也是类似“潜规则”的产物?还有没有其他的“水论文”在滥竽充数?部分期刊是否沦为了利益输送的工具?雷人论文所滋生的种种疑问,都直指学术评价体系的深层病灶。

学术期刊本应是知识传播与思想碰撞的高地,其学术声誉与公信力,建立在每一篇论文的真实性与严谨性之上。如果任由“学术垃圾”大行其道,无异于自毁长城,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科研资源,污染学术环境和社会风气,更会损害中国科研的国际声誉。

“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雷人论文”重重敲响学术警钟,光作者所在医院核实调查,明显远远不够,需要期刊出版方、相关主管部门等多方联动,直面质疑,公开审稿流程与数据来源,以透明化回应公众关切。

此事暴露的不仅是单一论文的失范,更是学术评价机制的系统性风险。从论文撰写到期刊发表,从审稿流程到学术监督,每个环节都应成为防止学术造假的防火墙,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破除“唯论文论”,让每一篇论文都承载着科学价值和社会责任,真正成为智慧与创新的“成果”,而不是学术泡沫中的“泥沙”。(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体佳 张宇) 男性也能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近日,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记者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篇医学论文内容荒诞、涉嫌学术造假,比如,在子宫
2025-05-05 21:12:00
...。感谢广大网友关心。齐鲁医院2025年5月5日此前报道涉“子宫肌瘤”论文现55例男性对照观察患者?山大齐鲁医院:正在调查澎湃新闻涉事论文原文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
2025-05-05 18:42:00
5月4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络流传,网友惊奇发现,论文第一部分写到“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接
2025-05-05 11:41:00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回应发布“男性患子宫肌瘤”论文:正在核查具体情况
...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论文中被曝出现\"男性患子宫肌瘤\",引发关注和热议。据悉,刊发该文章的期刊为《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5月6
2025-05-06 13:48:00
5月5日澎湃新闻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篇关于子宫肌瘤护理的论文中,竟出现55例男性对照观察患者,引发舆论哗然。论文作者霍某静身为执业护士,却在专业期刊发表如此违背医学常识的内容
2025-05-06 08:14:00
...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论文中被曝出现“男性患子宫肌瘤”,引发热议。5月5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我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
2025-05-05 18:42:00
...。图/电子杂志截图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关注。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2025-05-05 20:42:00
...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这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造假造得很不高明,因为它制造了55个“子宫肌瘤男性患者”——霍文静称,
2025-05-05 21:42:00
...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论文中被曝出现“男性患子宫肌瘤”。目前,医院已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论文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提出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2025-05-06 15: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