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
育品牌 建平台 畅流通 大力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邓真兴委员代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民进郴州市委员会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粤港澳“后花园”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202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86万亩,总产量330万吨,总产值达到106亿元,商品菜总产量197.25万吨,商品菜总产值70.84亿元,全市蔬菜产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周边的永州市相比,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地市场占有率不大,本地职业菜农不多,本地蔬菜龙头企业不多,本地蔬菜销售渠道不畅。
究其原因,一是本地设施农业发展滞后,二是市场服务不完善,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四是产业链条不全。
为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我们建议:
一、打通内循环,推动本地蔬菜上本地餐桌。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本地蔬菜进入本地餐桌的引导,开展本地蔬菜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等活动。鼓励蔬菜经营主体与食堂、酒店、超市等销售终端签订直供直销和长期供应合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积极建立本地蔬菜产销对接平台,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推动郴州蔬菜上郴州餐桌。
二、建设示范基地,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积极发展钢架大棚和连栋大棚等,推广普及多功能农膜、黏虫色板、杀虫灯、环境灭菌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鼓励蔬菜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和农科所搞好协作,瞄准市场需求和蔬菜产业发展动态,进行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地发展的名优蔬菜新品种,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鼓励示范基地所在地的农户、返乡创业人员等承包蔬菜基地,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着力提高本地菜农的素质和能力,培育壮大本土菜农队伍。
三、打通外循环,推动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利用现有的“湘江源”“湘赣红”等蔬菜公用品牌,推动我市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参与其中,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增强品牌建设力度。大力支持汝城辣椒、临武香芋、桂东高山蔬菜等地方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由市蔬菜协会统筹,建立蔬菜信息中心,引导蔬菜生产者制定合理计划,推动蔬菜产品生产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高效对接。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积极培育流通型企业、合作社、经理人等蔬菜营销主体,在广州、深圳等市场设立销售档口,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运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蔬菜直播、开展扶农惠农直播带货等活动,扩大我市蔬菜产品知名度。
四、提升蔬菜深加工能力,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通过建设中央厨房,把蔬菜产品做成净菜、半成品或成品,以冷链物流的方式,直接送至粤港澳大湾区餐桌,或配送到城区各大商超、酒店、食堂,不断提高蔬菜商品化处理包装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生产多种类型的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