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7:59:00 来源:原始人侃历史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打算修建新城,为此他特意找来了刘伯温,想问问这个新的城墙应该修建在哪里。一听这话,刘伯温当即表示寻找地址容易,但是,他需要徐达将军帮忙,有徐达帮忙这件事情才能够成功,这还不简单,于是朱元璋立马找来了徐达将军。

刘伯温就对徐达将军说道:请将军站在午门之上,凭您的神力往北射一箭,这支箭落在了哪里,咱们就在哪里修新城。徐达点头答应,但见他来到午门之上,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双腿一前一后站定,上箭拉弦,弓如满月,一箭射出,刘伯温立刻命令开始修城。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朱元璋认为修城的事儿,绝对不能增加老百姓的赋税,因此他必须找那些富商大户,向他们集资,让这些富豪为国家做一些贡献。一旦城墙修建完成,就可以给他们在历史书上记下一功,在刘伯温的建议下,这些修筑城墙的官员们,立刻想起了那位“江南首富”,那个直至如日依旧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名字:沈万三。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万三者,万户之三秀的意思,所以在史料中又称他为“沈万三秀”。而明朝学者董谷《碧里杂存》中的解释说:明朝初年,称巨富者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称呼。事实上,沈万三,以富可敌国而闻名天下。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沈万三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且是古代富豪的代表,不但各地流传着他的故事,甚至在各地出品的年画里,也有他的形象。或描绘他的勤劳致富,或描绘他的安闲享乐,总之都是吉祥画面,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甚至“沈万三”,这三个字也成为富有的代名词。

当年,朱元璋平定了江南,即今江苏、浙江一带。朱元璋想要犒赏三军,可又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沈万三听见了,就去拜见朱元璋,声称愿意拿出钱来替皇帝犒赏。朱元璋大吃一惊,满脸疑惑,朕的军队有百多万,你有多少钱,敢代朕犒赏三军,沈万三微微一笑,多了也拿不出,每个士兵犒赏1两银子,还是可以效力的。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这话着实把这位乞丐出身的皇帝吓着了。他觉得挺没面子,有损皇帝的威仪,可能就想霸占他的财产,又怕别人议论,只好另想办法来整治他。

朱元璋平定了天下,定都南京,决定扩大城垣,这个时候大臣们都说沈万三有钱,就叫沈万三来分筑一半城墙,规定好工程质量和进度。据说皇帝负责一半,沈万三负责一半。

坊间传说,朱元璋负责建筑的那段城垣中,有一个城门,总是建不起来。有人就对朱元璋说,沈万三家里有一个聚宝盆,是宝贝,有灵气,若拿来埋在城门脚下,可以镇住邪气,城门就不会坍塌了。这分明是个要整沈万三的鬼主意,朱元璋当然同意了。沈万三只好献出“聚宝盆”。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让朱元璋拿去埋在城门脚下,结果,城门果然建成了,并命名这个城门为“聚宝门”。现在依然名称未改,游览南京的人,都喜欢去看看这座城门,沾沾宝气,也好发财。说到这“聚宝盆”的来历,也是很有趣的。照理说,沈万三帮助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是个大功臣,为什么他会被满门抄斩呢?其实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缘由。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决定建南京城墙。他找到了沈万三,沈万三说钱没有问题,但要把工程的三分之一包给他。朱元璋听了心中恼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答应。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不到一年,南京城建成。朱元璋大喜,大敕天下,以示庆贺。其实,朱元璋定鼎南京之后,国库空虚,建造南京城需要巨额费用,于是,他将大部分费用摊派到江南富户的头上,

相传,沈万三首当其冲,他单独认捐了正阳门段的城墙,但沈万三好大喜功,朱元璋主持修筑的南京城西北面还没筑好,沈万负责修筑的南京城东南面,居然就提前竣工了,搞得朱元璋很没面子。沈万三提前筑完城墙还不过瘾,又主动提出为朱元璋犒军,朱元璋说朕有军队百万,你的恩惠能遍及百万雄师吗?

沈万三听见了,就对朱元璋承若,愿意拿出钱来代替皇帝犒赏。说自己多了拿不出,每个士兵犒赏一两银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话说,沈万三自恃私库殷实,不但一口答应修城之事,还说与朝廷对半而筑。结果,工程同时开工后,沈万三竞不顾修筑另一半城墙的是当今的皇上朱元璋,居然比朱元璋提前三天完工。这已经让朱元璋很是不舒服,嘴上虽未说什么,但心里可是老大的不痛快呀!觉得沈万三根本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可是,沈万三仍旧不识趣,又申请犒赏全国军队每人一两银子,总共有百万两之多。这下子,朱元璋一下由妒忌可能变成了仇恨,狠狠的说道:“匹夫犒天子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当年朱元璋在与吴王张士诚交战时,吴地富商百姓对张士诫倾囊相助,这使他对江南富商恨之入骨,如今沈万三又这么高调,引得他多次想杀掉沈万三。这事在《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中也有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朱元璋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马皇后劝朱元璋说,这人虽然富可敌国,可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还是让他自生自灭的好。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马皇后的仁慈不但保护了重臣,同时也荫及了平民百姓,明初富豪沈万三便是其中之一。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富翁,从先秦时的子贡、陶朱公,至魏晋时的石崇,一直到明朝的沈万三,清朝的胡雪岩,富可敌国者很多,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算是明朝的沈万三了。其实,明朝富户的户口分为“奇、畸、郎、官、秀”五等,秀最高,奇最低。能称秀的人家产必须在万贯以上,秀中又分等级。

沈万三在“万户”中排行第三,家有亿万家产,故称沈万三,如此,则沈万三未必排行第三,而是排行和户等的合称。因为沈万三致富之后,曾经流寓过南京,朱元璋丈量鱼鳞图册之时,他在各地都置有房产。

商人逐利,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大,况且沈万三富可敌国,在他生前就已经声名在外,每到一处,反响巨大,形成了真真假假的许多传说故事。沈万三毕竟不是政治家。在朱元璋和各地义军摧毁元政权后,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在此期间,他押错了宝,看花了眼,以为张士诚会成气候,便为其歌功颂德,在苏州为张士诚修建纪功碑。碑亭刚落成,朱元璋胜利了!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谁想主宰历史沉浮的是这个叫花子、小和尚,十足的贫雇农的儿子朱元璋呢?他顿感惶恐不安,困惑迷茫,怕老朱拿他问罪。当朱元璋将江南富户迁至皇都南京,并让他们认捐修城墙之费用时,沈万三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一下子承当了南京城墙三分之一的建筑费用,后来又修酒楼、建牌坊。其实,沈万三的这些个举措,也有将功抵罪的意思在里面呀!

朱元璋究竟哪根神经被沈万三蜇痛?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置这位为他做出巨大贡献的“慷慨人士”于死地?很多历史典籍没讲清楚。

我想后人应该理解,朱皇帝可能是苦大仇深,也可能最恨地主老财,他骨血里流淌着对此种人刻骨铭心的敌视,又正值血气方刚之年,能不雷霆万钧,怒气冲天吗?但是,这仅仅是问题一个方面而言,朱元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是“重农抑商”,所以对富贾巨商是大加抑制的。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事实上,这也是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巨大冲突。朱元璋出身贫雇农,对土地是非常有感情的。他对种庄稼做过许多指示,非常具体且有量化指标,试图令天下百姓,务必要多栽桑枣。精耕细作,以利民生。

在中国史书记载的不计其数的历史事件中,朱元璋与沈万三较劲的故事,也许就是一次皇帝与大商人的角斗。至高无上的皇权必然地取得了胜利。这个带有些悲凉意味的故事,以一个开国皇帝和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商之间的善缘、恶缘为切入点而展开的各种传说。

后来,朱元璋要征用沈万三的“聚宝盆”,来建南京城,沈万三只好以需要择吉日并斋戒七七四十九天后,呈献皇上此盆才灵为由,暗里召集能工巧匠,用黄金钻石打造一个“聚宝盆”。朱元璋用计强行征借,把它埋在第一道瓮城东面的墙下,并建塔于其上,这样南门很快就修好了,于是南门也就更名为“聚宝门”了。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这个聚宝盆的故事就颇有深意!沈万三与朱元璋的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些传说以沈万三有心报国,而砌造南京的城墙为主题,最后反被朱元璋发配云南客死他乡,口承相传了几百年,影响之大、印象之深都是非常少见的。众所周知,沈万三是富甲天下的商人,资助朱元璋,输金无算,筑城劳军,后被朱元璋诛杀或流放。

沈万三号称富甲江南,是用什么方法致富的?创建了哪些行业?他是被明太祖充军还是杀头的?是什么原因获罪的?这些问题,各书皆有涉及,但很多事都相互矛盾,很难理出头绪。《明史》没有沈万三的传记,也不可能为他立传,但在别人的传记里提到他,比如《马皇后传》:“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之,乃释秀,戍云南。”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为何被满门抄斩?

据说,沈万三是周庄人,民间传说很多,人们称他为“白衣天子”,他富可敌国,富甲天下,用现代的话说,是亿万富翁,真的是无可比肩的大款。从历史的角度看,沈万三被满门抄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筑城”,“犒军”可能是事实,最后他被发配边疆的可能性比较大。综上所述,沈万三好大喜功,朱元璋主持修筑的南京城西北面还没筑好,沈万三的城东南面就提前竣工了,搞得朱元璋很没面子。

再则,沈万三押错了宝,看花了眼,以为张士诚能够成气候,便为其歌功颂德,居然在苏州为张士诚修建纪功碑,不成想碑亭刚落成,朱元璋却胜利了!其实,朱元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是“重农抑商”,所以对富贾巨商是非常压制的。所以沈万三最后可能被朱元璋诛杀,满门抄斩、亦或是被流放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首富沈万三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最后却被满门抄斩
...更多的利益,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朱元璋亲身经历了官商勾结带来的苦果,所以他上位后严惩了很多商人,其中沈万三就死在朱元璋手里。沈万三是元末成功的商人,他凭借高
2022-12-30 22:15:00
明朝首富沈万三得罪了朱元璋什么,最后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有着缺陷。简单来讲,沈万三就是因为太富了,所以得罪朱元璋没有其它原因,单纯的太富裕罢了。明朝初期的景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叫朱元璋。这个电视剧有
2023-01-04 17:40:00
朱元璋与沈万三:从合作到决裂的历史内幕
...明朝的建立跟其他朝代略有不同,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不是什么豪门大族,而是农民起义出身的乞丐,不仅家里没有什么亲戚,就算是徐达和刘伯温等人都是后来才结识的,所以他起义的经
2023-11-10 05:49:00
明朝因炫富被皇帝整垮的首富是谁
...,惹得当时人称之为“沈万三官”。一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喝醉就酒,晕了头,想显摆一番,主动请求由他出资。朱元璋大惊,问他:“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沈
2023-05-01 11:12:00
...、排行与户等的合称。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他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炫富招来了灭顶之灾据《留青日札》
2023-04-18 16:01:00
明朝商人沈万三,为什么会被捧成神仙?
...常高调了。可沈万三也没想到,张士诚后来会被纯草根的朱元璋击败。作为曾经支持过张士诚的沈万三,现在的身份就非常尴尬了。虽然朱元璋没打算杀他,可万一哪一天皇帝不开心了,沈万三的脑
2023-02-25 21:58:00
...。明朝的建立大多数来自于沈万三的功劳。想当年,他帮朱元璋修筑了南京城,可以说他是最大的功臣。后来,他还毛遂自荐的为朱元璋出资犒赏三军,但是这时候他却触及到了朱元璋的逆鳞,以为
2023-03-14 10:29: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事情发生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不久之后,想要修缮南京,而当时明朝的首富沈万三为了讨好皇帝,于是提出愿意出城墙三分之一的钱帮忙
2024-06-09 14:23:00
明朝大富商沈万三究竟拥有多少家产
...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曾出资修拓观前街,助朱元璋修筑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等,有野史记载,这个富商最终被朱元璋所杀。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杀死曾资助过自己的沈万三呢?传说中的江
2023-07-15 18: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