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截至8月31日,沪市主板1685家上市公司全部完成2023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总体看,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经营业绩保持稳定,稳就业、保民生作用明显,科技创新动力涌现,消费端加速修复,显示出今年以来出台的各项政策效应正在不断释放,也直观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韧性和潜力。
整体业绩保持稳定 亏损面显著收窄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93万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2.32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23万亿元,同比分别微降2%、1%。与2019年同期相比,上述3项指标分别增长31%、16%、21%,年均复合增长率7%、4%、5%。
其中,实体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1.08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99万亿元,同比均下滑7%。分季度看,走出先降后升曲线,较之一季度、二季度3项指标环比分别增长9%、5%、6%。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经营造血能力明显恢复,实体公司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2%。
从盈亏面看,2023年上半年,1427家公司保持盈利,占比近9成,其中746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16家公司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合计增加80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较上年同期减少69家。亏损公司方面,258家公司上半年亏损,相较上年同期、2023年一季度分别减少6家、22家,合计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约50%,亏损公司家数、金额均明显好转,亏损面显著收窄。
稳就业作用突出 促消费势头强劲
在稳经济、稳增长的同时,沪市主板公司持续发挥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性作用,以点带面稳固就业基础。
截至2023年6月末,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吸纳就业人数约1700万人,以GDP占比测算,预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2亿人;上半年合计支付职工薪酬2.16万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以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国防军工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职工薪资同比增长15%,科技创新拉动高质量就业效应开始显现。此外,北大荒、苏垦农发、农发种业等粮食生产企业供应稳定,有力保障食品安全。
伴随多项扩大内需政策落地实施,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明显回暖,酒店餐饮、旅游景区、电影院线行业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扭亏,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线下百货商超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6%。出行方面,航空、铁路运输客流量恢复明显,航空机场亏损大幅收窄8成,且二季度比一季度又有显著改善,收入、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为20%、38%;与之相对应,铁路公路净利润同比增长73%,也呈现持续好转的态势。终端消费品端,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等商品服务消费持续向好,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59%、14%,汽车行业上半年同比增长3%,二季度同比增速41%,环比增长40%。
国企发挥“压舱石”作用 民企边际改善趋势明显
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顶住压力,充分发挥稳经济的“压舱石”作用。2023年上半年,沪市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0%、16%,上半年实现净资产收益率5%,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其中,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0万亿元,净利润0.63万亿元,贡献超4成收入、近3成净利润,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6%、52%;二季度环比增速分别为8%、14%、12%。这其中,京沪高铁大幅扭亏,净利润增幅逾5倍;四川路桥净利润同比增长23%;中国中冶、中国中车等“中字头”央企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
民营企业短期利润承压,但边际向好趋势显现。2023年上半年,沪市主板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净利润同比下滑9%,但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8%,扣非后净利润环比增长6%,多项经营指标实现修复,且环比增速快于国企。
需要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经营质效亦持续提升,上半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长17%,二季度现金流环比大幅改善,期末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隆基绿能、福耀玻璃、海尔智家等一批代表性民营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实现超两位数增长。
上下游盈利分化收敛 高技术产业增势良好
在消费持续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下,上下游盈利结构有所调整。
上游采掘行业周期轮动,煤炭、有色、石油等行业经营业绩由增转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9%、24%、7%。在原材料价格下行推动下,火电行业业绩明显回升,带动以发电为主的公用事业行业净利润整体增长近30%。
中下游行业方面,随着上游价格逐步传导,造纸、化纤、橡胶及塑料行业上半年净利润虽出现同比下降,但二季度环比已有所改善,较一季度分别增长近6倍、3倍和51%。
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上半年增速转正,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2%,其中二季度增速明显,带动建筑材料二季度净利润降幅环比有所收窄。
作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行业,设备装备制造行业保持较快增速,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13%、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轨交设备、航空装备、通信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增速分别增长10%、29%、15%。现代服务业亦增势良好,随着数字化发展持续深入,信息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三大运营商产业数字化、云等新型业务快速增长,上半年合计收入超9812亿元、净利润超10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此外,高水平科技服务需求亦持续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净利润同比增长9%。
回购增持传递信心 中期分红渐成风气
2023年以来,沪市主板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74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400亿元,新增计划实施金额合计约83亿元。其中,海尔智家、上汽集团斥资回购金额分别达30亿元、20亿元,恒瑞医药、梅花生物、明阳智能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增持方面,新增重要股东增持计划55家次,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超105亿元。杭州银行、四川路桥、海尔智家等公司大股东纷纷实施大额增持,以真金白银传递对上市公司的充足信心。此外,近期20余家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或披露承诺不减持公告,携手并肩稳定市场预期。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中期现金分红家数和总量都有新突破。近期,沪市主板合计61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达1846亿元。其中,央企控股公司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三大运营商、“三桶油”均推出大额分红计划。
其中,中国移动现金分红476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分红金额分别为384亿元、258亿元、174亿元,中国电信分红金额达131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超过65%,中国联通、宝钢股份均分红超20亿元。除此之外,安井食品、爱玛科技等一批民营企业也纷纷进行大额现金分红回馈股东,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