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21: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王阳明,被后世称为明朝一哥,位列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这两个称呼是对他大起大落人生之路的惊叹,也是对他学问品德的高度赞美。

从朝廷命官被贬,沦为小小的龙场驿站站长,起复后短短13年,又变成两广总督兼巡抚,获封新建伯。龙场这块王阳明的重生之地,给了他什么磨难、什么经历?

他在龙场的山洞中冥思苦索,突然顿悟一夜入圣,从此开始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开挂人生。

龙场这块王阳明的顿悟之地,他又反思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蒙冤受屈被贬不毛之地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最爱青楼猎艳,根本无心朝政。太监刘瑾投其所好,既进献飞禽走兽,又进献美女美酒,深受皇帝喜爱,权力日盛。

刘瑾掌权后,不仅教唆皇帝横征暴敛、荒废朝政,自己更是贪得无厌、滥用权力。

刘健等大臣集体上书,要求皇帝罢免刘瑾。可朱厚照昏庸,根本舍不得惩罚刘瑾这个“蛔虫”,依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刘健等人,却遭到刘瑾陷害罢职。

看到刘健等人受到迫害,戴铣等言官大胆谏言,要求恢复刘健等人职务,朱厚照依旧不理会。刘瑾更加恃宠妄为,竟然又逮捕了戴铣等人。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刚正不阿的王阳明痛恨宦官擅权干政,即便知道此时谏言必遭迫害,依旧冒死进言,请求皇帝释放忠臣、惩处奸臣。

结果,王阳明的举动惹怒了刘瑾,不但被打了四十大板,还被贬官流放,到贵州龙场当了小小的驿站站长。

王阳明带着家丁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深山老林、人烟稀少、毒虫出没、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贵州龙场。更艰难的是,王阳明作为罪官,连住进驿站茅草屋的资格都没有,身处无房无粮的困境。

这样的境况,简直就是被判了死缓。换作一般人,早已自怨自艾,荒废余生了。但王阳明却内心坚忍,并没有就此止步止学,反而闭关求道。但是,他的悟道之路并不顺畅。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追求圣学终迎龙场悟道

王阳明追求的是圣人之道。但圣人之道的终极奥义是什么,却让他用了大半生去追寻。

王阳明天性聪慧,擅长舞文弄墨,早早就高中举人。中举之后,他的人生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无聊中沉寂了很长时间,他决心改变,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潜心研究词章、先贤、道学、佛学。

刚开始,王阳明沉醉于诗词文章,一边研究词章之学,一边追寻至真道理。可种类繁多的词章,在他看来却外表出彩、内涵有限。

于是,他开始研究儒学。他学习孔子之道,感悟“仁德的心”;他学习孟子之道,感悟“良知的心”;他学习朱熹之道,感悟“心中贯通人心至灵”;他学习陆九渊之道,感悟“万物皆备于我心”。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但是,因为儒学众说纷纭,王阳明追寻的圣人之道,依旧没有最终解。

最后,他又开始研究道学、佛学,而且心中常有体悟,本来以为佛道之学就是圣人之学。

但是,王阳明又发现,佛道之学与孔子之学,有很多地方见解不同,依旧没能解决他内心的终极困惑。

找寻真理无果时,王阳明被贬到龙场,他没有因为遭受官场不公、经历艰难困苦,而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仍然坚持对圣学的追求,断续找寻着理想中的圣人之道。

这时的王阳明,经过官场的磨砺,已将个人荣辱得失放下,不再执念于身外之物。一有时间,他便埋头苦读、仔细参悟,甚至连续多日看书,甚至耗尽心力至吐血的地步。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即便王阳明如此勤学习勤领悟,依旧内心困惑,日久而不得,始终无法参透圣人之道的真谛。

于是,他采取了一个对自己残酷的悟道方法。他在山洞中砌了一个石棺,每次冥思都要躺在石棺中,想要在与死亡的零距离中,找寻与真理的零距离。

在他“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才能参透生命的真谛”的思想驱使下,确实偶感思想升华,但总是差一点豁然开朗的顿悟。

他认为,阻碍自己悟道的最后关卡,是对生死大道的参透。有一天,他躺在石棺中,决意不顿悟、便生死。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时间流逝,身心变化,三天后的一个晚上,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王阳明突然睁开眼睛,疯狂大喊:“道在吾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终于迎来了“成圣时刻”。

那么,他喊出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白话解释就是:人生来,心中就会有圣贤之道,以前总是去向身外之物学习、寻求真理,反而是错的,真正的道其实就存在于人的心中。

据王阳明自己回忆:当他发现,自己顿悟之理与《四书》《五经》完全契合时,内心如江河奔向大海一般畅快。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知行合一创造阳明心学

从此,王阳明开始了自己主宰的人生,讲学、戡乱、平叛、靖乱,秉承“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人生宣言,走上仕途巅峰的同时,也走上了圣学之巅。

对于讲学,悟道之前王阳明是不屑的,他认为讲别人的思想没有意义。当他悟道之后,却主动前往贵阳书院执教讲学,迫切想把自己顿悟的思想传播出去。

在贵阳书院,他首次讲授“知行合一”,并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1516年,王阳明官至都御史,面对赣、漳等地的盗乱,通过收集情报、操练民兵、训练军队等方法,用兵剿、用智取,最后平定了贼寇。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1519年,王阳明又受命平定宁王造反,得胜而归。

之后,王阳明将主要精力投入著书立说,形成了代表作《王文成公全书》《大学问》《传习录》等,总结创造了阳明心学,开创了儒家新的重要学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王阳明龙场顿悟,悟出的是以“心”为宇宙主体的圣人之道,强调人的主体性,倡导“心即是理”,通过提高内心修养和认知,最后达到“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圣人化境。

王阳明悟道的经历,经过了自我否定、自我磨砺、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内心的成长富足,如果像王阳明般勤学思悟,皆可成为“心”的主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阳明舞台四剧同辉
“这样的王阳明太飒了。”11月25日,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大剧院首演,反响热烈,被观众称为,“一台颠覆王阳明传统形象的文艺作品”。舞台上,青年舞蹈家、贵州省歌舞剧院舞剧团副团长
2024-11-26 02:57:00
俊朗的王阳明形象 手绘长图的叙事方式 | 呈现阳明先生的贵州行迹 —— “阳明·问道十二境”长图暨书画作品持续展出中
...年级,在课本里会接触到一些历史人物。得知省博物馆有王阳明相关展览,母亲陆耀结特地周末带他来看展。“以手绘漫画形式呈现出的王阳明先生,不同于以往他在课本上接触到的形象,小朋友会
2023-12-11 22:59:00
王阳明:明朝文武全才的传奇人生
...年后的宋代了。到了明朝,精通儒释道、与孔孟朱齐名的王阳明横空出世后,“圣人”就不只是埋头苦读、只做学问了,而是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国的文武全才。王阳明自幼就十分聪明,但他并不
2024-02-29 18:49:00
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而出“知行合一”这些只言片语。回顾生涯、学术历史,王阳明被发配贵州龙场,从而总结出了心学,是他人生中学术领域从低谷转向高潮的“拐点”。但从人生经历角度,36岁的王阳明被发配西
2024-02-25 23:46:00
文艺评论 | 在京剧美学中感悟“知行合一”
...于耳。该剧由贵州京剧院创排,讲述“知行合一”首倡者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曲折故事,全剧以紧凑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形象、精湛的表演唱腔、诗情画意的舞美设计,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哲
2024-07-18 23:46:00
贵州寻龙 | 修文龙场:从驿站到悟道之地
...褒香。香归,开龙场九驿以报。”龙场的声名鹊起离不开王阳明。明正德初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到达龙场后,因驿站年久失修无法安身,王阳明就在离驿站南1公里的龙岗
2024-02-07 21:23:00
王阳明:追圣之路的探索与觉悟
“我要当圣人!”1483年,11岁的王阳明还在私塾读书。有一次,王阳明询问教书先生:“读书人的第一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告诉他:“当然是读书当大官啦!”教书先生的这个答案,在当时看
2023-10-03 16:03:00
传统文化先锋表达,诞生于深厚土壤 | 评舞剧《王阳明》
...四大文化工程”之一的“阳明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舞剧《王阳明》。该作品创作达3年之久,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省文艺精品扶持等支持,由贵州省歌舞剧院演出。故事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精神
2025-09-02 23:35: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创立了以“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阳明心学。2
2025-09-08 17: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